理解孩子就是理解人性。我们可以凭直觉了解一个人,但是,若要清晰理性地理解一个人的人格,则需深入了解其人格的发展过程。孩子在不同年龄所经历的每一个外在变化都只不过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唯有以基本人格为基础才能够理解这一点。因此,在每一种情形下,我们都会聚焦于个体的独特人格结构。
这本书更多的是讲人格心理学,就是说我们要了解孩子,也得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在看这本书的过程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罗宝今年4岁,但是一遇到一些问题就哭,不管这问题或者困难我多大她都是以哭的方式来解决,并且有些事可能在大人眼里特别的不值得一哭,比如,衣服的拉链没拉好,哭,有一次内裤没穿好,直接生气的把内裤给撕了,我也一直在寻找她背后的原因。
吸引注意力并让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这是许多孩子都追求的目标,在独生子女或者最年幼的孩子中尤为典型。
这点我深有感触,有时候我上班陪伴她陪伴的少,她就开始玩手机,我有时候回到家她依然在玩,我就试图去劝说她,不要玩手机,玩多了,对眼睛不好,当然这种说教她是不会理睬的,依然做她的事,我就开始用演的方式告诉她玩手机的危害,有时候也会哄着她,她就愿意放下手机,其实我也在觉察孩子的这种动机,可能很多人会看到这孩子玩手机已经上瘾,无可救药,其实我能感觉到玩手机不是他的目的,通过玩手机吸引你的注意力,引起大人的重视,才是她的目的,我一直觉得这种行为不够理智,其实孩子在某一个阶段她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某些情况下,父母其中一方被某些外表的相似之处所触动,会特别声称其中一个孩子是“他自己的”。又或者在其他情况下,孩子自己可能认为父亲(或母亲)尤为强大并且值得模仿,因此有各种各样的动机促使孩子发展出父亲或母亲那样的性格和习惯。
在读到这一段时,我想到我小时候,因为邻居都会说妹妹很多地方像妈妈,勤快,而我从小被人贴了标签,我像我爸,做事磨蹭拖拉,遇到事情正襟危坐,比较木讷,每天都可能都会被贴标签,于是呢我自己到现在还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感觉他们说的也对,我确实是这样的人,改不了了,遗传,当时妹妹确实勤快,妈妈也会说妹妹像她,我当时会觉得自己特别自卑,我不像妈妈,我没有优点,有时候也会刻意改变自己,去像妈妈多一点。
孩子之所以气馁,有可能是因为成长道路上的每个障碍都被小心翼翼地挪开了,以至于他没有机会体验自己的力量并发展个人能力。父母就会在无数的细节中挫伤孩子的自信,这些气馁不断积累,其结果就是导致孩子内心的自卑感越来越强。
对于逆商培养,我有时候就有点手足无措了,罗宝有时候会遇到点事就用哭来解决,有时候她错事,我还没说话,她就开始哭了,我一直就在想她怎么这么脆弱,这是天生有的,还是我在养育过程中的失误,还是我自己的这种玻璃心,让孩子模仿了,姥姥带罗宝一般都会帮她扫除障碍,有时候听罗宝说自己幼儿园的事情,她告诉我,同学们都嘲笑她,我已经意识到了她内心的自卑感,对于这些养育问题,我也多看书,多了解孩子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