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陶渊明笔下的桃源。
桃花夹岸,芳草鲜美。远客来到,乡下人就杀鸡温酒,表示欢迎。乡下人都是避秦隐居的遗民,不知有汉朝,更无论魏晋了。千余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体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妄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至于住在那儿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曾有人遇着遗民或神仙。
而在沈从文笔下的桃源是这样的……
桃源洞离桃源县二十五里。从桃源县坐小船沿沅水上行,船到白马渡时,上南岸走去,忘路之远近乱走一阵,桃花源就在眼前了。那地方桃花虽不如何动人,竹林却很有意思。如椽如柱的大竹子,随处皆可发现前人用小刀刻划留下的诗歌。
水手的描写更是生动,虽然表述了水手之间的配合默契,奋勇向上,但有侧面地表述了小水手学业刚开始的悲苦,又有桃源妓女为文人的服务,也交替的写出了他们的苦楚,与陶渊明幻想中的桃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经意地流露出了自己的悲悯和反思。看似处处有着落,却又处处不留痕迹。
作者着重写到了载客小划上水手与激烈水流的拼搏,表现了桃花源人们的拼搏进取、强悍、粗犷的美,表现了贫困生活的危险残酷,老老小小,并不怡然自乐,而是与生活作者搏斗,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懈怠不放弃的精神。
而在通篇的文章中,却没有怎么写到桃花,却着重写到了山间芷草,表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却无不反衬出了现实的残酷。既描写了文化,又反映了文化的“堕落”,这也是文学湘西的一大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