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三国纪》:不存在的三国
如果前几篇所说的三国事,大多是以《三国演义》为背景来说的,那么“三国热”就如易中天在《三国纪》里所言,主要围绕这八字而展开——心机,算计,权术,谋略。然“演义”始终并非正史,在夸大突出一部分事件和人物时,也使一部分人物和事件面临着“失真”的现象,而有些细节更被忽略,今天我要说的这是和古代选拔人才有关,也和董卓,吕布之流灭,而魏蜀吴起也有关,这里的关键其实和读书脱不了关系。
我们现在所谓的应试教育其实远在东汉就有,那时人才选拔方面是以儒经考试为中心,孝廉、茂才(本为秀才,为避开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之名,后改为茂才)为主要科目。孝廉以品德的孝顺廉洁为标准,茂才则以才能突出为标准,到底有多出众,当时的全国十三州,每年仅有13个名额。孙权和后将陆逊(江东将领)都有茂才的称号,孙权的为孙策向曹操称臣时所授,陆逊的为孙权授予,这就是三国时的应试背景。
然作为吴国将领吕蒙,是继周瑜,鲁肃之后的大都督,除周瑜是托孤大臣,后二人皆为举荐而来,且也是“兄弟之交”,那时的结义,并不需要所谓的刘关张桃园焚香拜神的仪式,是否具有兄弟情分的重要标志是是否进入对方家庭隐秘的内堂,面见对方的女眷(母亲或妻子,特别是母亲)。鲁肃当时是“遂拜蒙母”,周瑜当初与孙策也是“升堂拜母”。然鲁肃起初是看不上吕蒙的,一则因为吕蒙的出身太低,从军也就为了有升官发财,二则因为吕蒙更如一介武夫,而这类出名的武夫,早有董卓一样的军阀,吕布一样的大将,皆招人痛恨。但为何其后会有“吴下阿蒙”,“刮目相看”的成语呢?其实就是读书起了作用。从看不起到看得起也经历了孙权劝读,吕蒙苦读的过程。
据记载,孙权曾对吕蒙言“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孟德亦自称‘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可见孙权对其下属将领的良苦用心,一则告诉吕蒙读书的重要性,二则告诉了读重点的读书方法,重点推荐了七本书。
和前文对比可见,这里的读书不是以应试考试的“儒经”为重点,而是以史书为重点,为何会这样?因为军事是政治的工具,又是群体的关系,而政治风云和人际关系都在史书中有所记载,这种违背应试的专读精神才是使鲁肃刮目相看以及“遂拜蒙母”的原因。然又把目光放到别的君主或谋臣身上:
曹丕言“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刘备对刘禅言“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诸葛亮言“与颍州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曹丕的“靡不毕览”,诸葛亮的“观其大略”,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既说明的书不用全读,也说明了读史的重要性。在那个三国割据的时代,表面看来是军阀之勇赢得天下,再次看来,以为是谋臣(诸如诸葛亮等人)之智赢得天下,再次看来,以为是耐力先行赢得天下。我想这读书之法,读书的竞争才是关键所在。其实“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放到而今,亦是如此,也为大众所知和认可,可值得思考的是,“三国热”,热的是“小说”,而非正史,读三国,三国人物都读史,我们却忘史,不免遗憾。
参见:
①陈寿《三国志》;
②方北辰《三国名将》。
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第三期
第四十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