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认识之难
不管是公众还是个人,凡是极大的谬误都产生于对自己估计过高这个温床。
我们一般都是只观察别人,很少观察自己,这一直是我们聊以自慰的方式。
毕竟自我是非常令人不快的观察对象,为了不让我们因看到自己的缺陷而过分沮丧,我们本能的转移我们审视的目光,转向外部。
我们都在随波逐流,谁要是回过身审视自己,会非常吃力。
但与其批评他人,不如把自己的目光转向自己的内部,关注自己,思考自己,认识和感受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的目光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我们生活的世界束缚了我们的目光,但朝向我们自己的目光会变得开阔,虽然不管目光是朝内还是向外,都难逃虚空二字,但离自己越近,虚空程度就越少。
唯其如此,我们才不会把别人的罪过看得很重,却轻易就宽容了自己的罪过。
此外,胸襟坦荡的人不应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要让别人充分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才是真正的善。
---《论自以为是》--蒙田
从思维层面看,我想,难以全面认识自己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 我们习惯于去欺骗自己(自我防御、合理化、曲解等)
- 我们没有搞清楚我们认同的事物与自己的关系
为什么难以认清自己?
因为我们的思维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换个角度说,我们未能看清一些事实,是因为我们不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客观看待自己。
我们必须对付阻碍合理思维的其他障碍,其中之一就是自我观念。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某种程度上,只有在逐步清除我们思维中的不合理的障碍后,我们才能获得片刻的自由。
自由在于用进一步的理解取代考虑不周全的思想。---斯宾诺莎
自我观念:
什么是自我观念?
我们的自我观念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搞不清我们认同的事物与自己关系
我们的自我观念的项目不仅仅包括智力和吸引力,而且还有许多其他事项:我们喜爱的球队、我们在学校的成绩、我们的家庭、朋友、宗教、城市、国家、汽车、价值等等。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例如:喜欢收藏球鞋的同学把自己定义为sneaker。
人们在使用他们的特征、财产、价值和所属关系来定义他们自己并形成他们的自我观念的程度上是各不相同的。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元素对于他们的自我概念是核心元素。
他们为这些元素辩护就像是在为自己辩护。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例如
- 球迷因为他们喜爱的球队收到了批评而攻击另外一些人。
- 粉丝为自己喜欢的明星在网上进行谩骂(科黑vs詹黑)
- 两个国家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而发生战争
当这些元素对于“我们是谁”的回答是如此重要的时候,我们是不会去对它们进行批判性思考的。
相反,我们会产生情绪化的反应并且沉浸于自我防御机制、自我服务偏差和其他曲解方式来确证我们自己即我们同什么有联系——就是说,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是好的。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接下来,我们谈谈
- 自我防御机制
- 自我服务偏差
- 其他的曲解方式
自我防御:
自我防御是指为了保护自己免于焦虑、罪恶和其他的消极情感而扭曲事实的心理学应对策略。
影响我们思维的一些较为基础的自我防御方式是:
- 否认
- 投射
- 合理化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否认
当我们简单地拒绝接受一个令人不愉快的事实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使用否认的方法。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例如:
有一些爱做生意的潮汕人往往有一种论调:“读书无用论”。
- “读那么多书,这点家务都不会做,炒个菜都不会。。”
- “不懂得人情世故,读那么多书,把人都读傻了。。。”
- “你看谁谁家的孩子,没读大学,现在人家做生意做得多好。。”
- “读书没用,你看我也读过书,还不是混成了这个样子?”
-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读得好不如嫁得好。。”
其实很多长辈的话,是毫无逻辑可言的,丝毫经不起推敲。。。。
通过限制这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实,我们保护了自己不受令人不愉快事实的干扰,但是这也限制了我们对情况进行客观思考以及为了自己和他人的最大利益作出聪明决定的能力。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投射
投射属于防御机制,通过这种防御机制,我们把不愿接受的和没有意识到的本属于自身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进行观察。
当我们敌视他人的时候,我们也许认为是他人在敌视我们。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一个人炫耀(装逼)什么,他就缺什么。“
首先他在某方面的存在不足(物质或别的),然后他顺理成章地把这本属于他自己的东西投射到别人身上进行观察。
他觉得别人已认为他在这方面是缺乏的,所以他才要不断地去证明自己。
从而获得别人的肯定,来缓解他对缺乏的方面的焦虑。
例子,见朋友圈(当然,有些票圈纯粹是share~)。
我们会在别人身上观察到我们自身的无能和欺骗行为,这些都是我们自身所无法接受的。
总之,我们看他人不是在看他们怎么样,而是在看我们怎么样。
因此,当我们沉浸于投射机制的时候,我们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思维就变得无比扭曲了。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如果没得到足够的肯定,他便常常感到痛苦。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王小波
合理化
最容易欺骗的人就是自己。 ---李顿勋爵(Lord Lytton)
在所有的自我防御机制中,合理化也许是对清晰思考限制最厉害的了。
合理化是一种被扭曲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视图证明由自我利益或者不可接受的欲望引发的行为是合理的。例如,它是通过把自私动机转换成体面的理由,来保护自己免受糟糕感情的伤害。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从合理化的角度,也可用来check check ”读书无用论“的论调。
往往提出”读书无用论“的大人,首先他自己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什么学历的,亦或者是平时几乎不看书的。
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找到很多片面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你看谁谁家的孩子,没读大学,现在人家做生意做得多好。。”
-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你看xx家的谁,没什么高学历,就是因为嫁了个好老公,现在不也过得挺好的,所以女孩子读得好不如嫁得好。。”
从逻辑角度来说,一个简单的特例是不能得出”读书无用论“的这个观点的。
这个推理过程是站不住脚的,可以很容易找到反例来推倒这个观点。
事实上,
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整整六倍,且每个教育阶层都显示出明显的级差。
在本质上,合理化是在我们行为和感情的真实原因方面对自己撒谎。
关键是为了利用它来保护我们,我们信任这种谎言;
如果我们明白我们在说谎,将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自我服务偏差:
万事皆不如自欺来得容易。因为人总相信他所希望的。
--- 狄摩西尼(Demosthenes)
如果我们的行动是由良好动机驱动的,那么它们就没有必要被合理化。
但是行动,即使具有良好动机,如果会带来不被希望的后果,即威胁我们自尊心的后果,也会导致我们进入其他的思维扭曲状态。
其他人的行动也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自尊心。这样的威胁自我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我们产生称之为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biases)的认知偏差。
自我服务偏差的一个方面是存在对我们的成功进行赞扬并且对我们的失败归结到外部因素上的偏好。(Zukerman,1979;Bradley,1978)。
例如,一位考试失败的学生也许把她的失败归因于不公平的考试或者无能的辅导员身上,而不是归因于她糟糕的学习习惯上。
生活中的例子太多,不展开讲了~
为什么我们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
角度1:为了 feed 我们的ego(小我)
角度2:没办法接纳自己,转而向外界寻求优越感,减轻焦虑感
角度1:小我ego:
《小我的核心》
小我的内容因人而异,但是在每个小我中运作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小我的差异只是在表象,深究之下都是一样的。它们是怎么样相同的呢?
它们都是靠认同和分离为生。
当你透过小我而活的时候(小我是心智制造的自我,由思想和情绪组成的),你身份的基础就是不可靠的,因为思想和情绪的本质就是短促而稍纵即逝的。所以每一个小我都不断地在为生存而挣扎,试图保护和扩大自己。
为了要维护“我——思想”,它需要一个相对的思想——他人。概念上的“我”,如果没有一个概念上的“他人”的话,就无法存活。当我视这些“他人”为敌人的时候,他们是最与我分离的。
在这个无意识小我模式天平的一端,是小我强迫性地责怪、埋怨别人的习惯。
耶稣对此也曾说过:“为何你只看见你弟兄眼中之刺,而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梁呢?”
在天平的另一端,是个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和国家之间的战争。在《圣经》中,耶稣问的这个问题从未得到回答,但是答案当然应该是:
因为当我批评或责怪他人的时候,我觉得有优越感,也比较强大。
《抱怨与怨恨(resentment)》
抱怨是小我最喜欢用来壮大自己的伎俩之一。
每个抱怨都是心智制造的小故事,让你对它深信不疑。无论你是大声地抱怨,还是在脑海中抱怨都一样。有些找不到太多对象可以认同的小我,只凭着抱怨便可以轻易地生存。
当你被这种小我牢牢掌握的时候,抱怨,尤其是对他人的抱怨,就成为一种习惯,当然,也是一种无意识的习惯,也就是说,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他人贴上负面的心理标签,无论是当着他们的面,或通常是在别人面前蜚短流长,或是光在心里上为他们贴上标签,都是抱怨行为模式的一部分。
骂人就是这种贴标签和小我寻求理直气壮、凌驾他人的行为当中,最为粗俗的一种:“笨蛋、混蛋、婊子”——如此斩钉截铁的判定,让人无力辩驳。这个无意识行为尺度的下一个层次,就是叫嚣、痛骂,紧接着就是暴力行为了。
怨恨是伴随着抱怨和为人贴标签而来的情绪,它会为小我增加更多的能量。怨恨就是感到苦恼、愤慨、委屈或是受侵犯。你会因为他人的贪婪、不诚实、不正直、现在的作为、以前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未能达成的事、应该做或不应该做的事,而心怀怨恨。
小我最爱这一套了。
你不但没有忽视他人的无意识,反而还把它变成他们的身份认同。是谁在这么做的?就是你内在的无意识,也就是小我。
有时候,你在别人身上看到的“错误”其实根本不存在。它完全是个误解,是受到制约的心智为了树敌,为了显示自己是对的或是较为优越的,而投射出来的。
有些时候,这种他人的错误可能确有其事,但是你愈聚焦于它,有时甚至排除了所有其他的事物,就会愈加地扩大它。你对他人内在事物所产生的反应,会强化你自己内在同样的事物。
---《新世界》
解决方法:
对他人内在的小我不予反应(nonreaction),是让你超越自身小我,同时化解人类集体小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只有当你能够辨认出他人的行为是出自于小我,亦即出自于人类集体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时,你才可能真正处于“不予反应”的状态。
当你明白他人的行为不是冲着你而来时,你原先想要反应的那股冲动就消失了。若对小我不予反应,你就能够时常启发别人内在健全的心态,所谓健全的心态,就是不被制约的意识,而非被制约的意识。有时候,你或许会采取一些实际的行动,以保护自己不受无意识者的侵害。但是当你这么做的时候,毋须将他们变成敌人。
然而,你最大的保护,就是保持意识临在的状态。
当你把人家的无意识(也就是小我)看成是针对你个人时,就会把对方视为敌人。
不予反应不是示弱,反而是显强。不予反应的另一种表达词汇是宽恕。
宽恕就是去忽略(overlook),或是去看穿。当你看穿了小我,就能够直视到每个人内在都具有的本质——健全的心态。
小我喜欢抱怨、感觉怨恨,不仅是针对个人,也会针对处境。你针对他人所产生的反应,也会用在针对处境上:把处境视为敌人。它的含义就是:这种情况是不应该发生的,我不要在这里,我不要做这件事;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当然,小我最大的敌人就是:当下时刻,也就是说,生命本身。
提醒别人他们所犯的错误或不足之处以促其改进,和抱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避免抱怨不尽然就是必须忍受不好的质量或是行为。当你请服务生把冷的汤加热的时候,小我并不存在于你的话语之中,只要你谨守事实,事实永远是不偏颇的(neutral)。“你竟敢上冷的汤给我……”这就是抱怨了。在这句话之中,有一个乐于被一碗冷汤刻意侮辱的我,而且还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大肆渲染一番,这个“我”也十分享受指责别人犯错的乐趣。这里所讨论的抱怨是为小我服务的,而不是真的为了要“改变”什么。
有时候很明显,小我并不是真的想要有所改变,因为这样它才能继续抱怨个不停。
看看你是否能抓住(也就是去注意)那个脑袋里的声音,也许就在它开始抱怨的时候,辨识出它的真实身份:小我的声音。它不过是一个被制约的心智模式,一个念头罢了。
当你注意到那个声音的时候,你也会了解,其实你并不是那个声音,而是觉察到那个声音的人。
事实上,你就是觉察到那个声音的觉知。在背景当中,有觉知的存在;而在前台,则是那个声音,那个思考者。如此一来,你就从小我中获得释放,也从那个未受观测的心智中释放出来了。
从你觉察到内在小我的那一刻起,严格来说,它就不再是小我,而只是一个旧有的、被制约的心智模式
小我指的就是无觉知。觉知和小我无法共存。
旧有的心智模式或习惯可能还是会在一段时间内存活并重现,因为它有着几千年以来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动能在背后撑腰,但是它每被辨认出来一次,就会被削弱一次。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角度2:接纳自己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它是自我意 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个体自我客观化的能力,也是获得健全人格的主 要条件之一。一个人人格的完满和健康,来自于自我接纳带来的心平气和。
其实,真正接纳自己的人也会接纳别人,而无法接纳他人的人也不能接纳自己。
--- 百度
以前的我常常不能接纳别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很容易发现别人身上的缺点。
就算是细小的缺点,我也会将其放大。
换言之,就是习惯于 以己之长度他人之短。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被一些非理性的观念给限制住自己的思维了。
解决方法之一:
- 消除非理性观念
审视自己的必要性:
未经检验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
换个视角重新认识自我,可能会发现新的风景。
只有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感官运用总是对客观世界的资料进行了主观选择。
摄入的资料经由我们自身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过滤而决定其意义,也因此能储留在头脑里。
改变一个人脑里的世界,这个人对世界中事物的态度便会改变。改变主观经验在脑里的结构模式,便会改变事物对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因此,无需改变外面的世界(我们无法知道它是怎样的),只需改变我们自己(脑里的世界),人生便有所改变。
---NLP12条前提假设
总结:
多一个视角,便等于多了一双眼睛。
看多了会容易困惑,但困惑之后便是阔达。
电影《教父》里有这样一句话一句话: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共勉~
参考list:
- 蒙田
- 苏格拉底
- 斯宾诺莎
- 《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
-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 N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