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酌半天,我还是把来之不易的荣誉放弃了。
保险公司有很多奖:华人寿险大会、MDRT、风云人物、高峰论坛、TOP论坛、百万精英会,黄袍加身、游山玩水,……这每一个奖状背后都是一系列指标的考核,这两年我几乎拿到了公司所有的奖项,但几乎一个也没有去领过。
有人说我很拽,有人说我清高,有人说我看不上眼——我自己辛苦挣来的,怎么可能不在乎?我也喜欢被表扬,也喜欢被人尊重。
然而,女儿在,不远行,行必一日还。——这实属无奈。
但这些奖项,就如同一个个的小山头,我把它们当坐标,一步步翻山越岭,一道道披荆斩棘才能走到今。
卖保险的初衷是什么?就是没啥更好的选择——人际关系简单、靠实力赚钱、能好好陪娃长大,除了卖保险,我没想到别的什么可做的事儿——当然,现在的我卖保险也有信仰,但信仰这东西,是一天天实践和感悟后才有的。热爱是因为越做越好才越来越热爱的呀!
昨天有个95年的小妹妹微信跟我吐槽:姐姐我拿到了中信总行的offer,但我家人说一个姑娘家跑那么远干嘛,让我回家乡。虽然只是地级市,但是家人都在,能互相照应,也比较有安全感。
——去大城市吧,不太自信底气不足。继续在小城市吧,有点耗费时间,此外共性点是,希望留在家人身边,方便照顾家里。
其实我挺欣赏95后的年轻人有这样顾家的想法,他们人生还没有真正到拼搏的阶段已经开始想到家庭,希望为家庭出力,为家人做贡献,真是不错的年轻人们啊!
不过我给的回复是:年轻人不要总想着顾家。
顾家的成本太高了,你拿什么来顾家?难道整天在家里跟父母在一起叫顾家?这难道不是啃老吗?打着顾家的旗号公然在家里吃喝玩乐,消除斗志,在该努力的年纪公然的贪图享乐,牺牲最好的时间来做一些平淡又没前途的工作,这就是你要的顾家?
我有个好朋友,当初在上海郁郁不得志加上家人生病,无奈之下选择离开上海回到西宁,最终做这个决定原因也是顾家。
年前聚会时,一杯酒下肚,他怅然若失地道出:什么顾家啊!那时候不是顾家,顶多是懦弱的逃避。
家人生病没有足够的底气转到最好的医院给最好的治疗,因为没钱。放弃大城市的顶级资源,回到小城市工作处处碰壁,难以施展自己,这是思想格局上的贫穷。
除了距离上离家近点,自己生活安逸点之外,没有任何顾家的意思。
项羽封王之后要迁都老家,觉得成功了不回家如同“锦衣夜行”。成功人士有钱了回到家乡,帮助家乡搞建设,带领村民致富,这叫顾家。
孙悟空被封齐天大圣回到花果山为猴子猴孙带了很多好吃的,投资改善花果山居住环境,带领小猴子们就业保护家园,这叫顾家。
这几年与我同龄打着顾家理由从北上广撤回来的人,大多混的不怎么样。原因是大城市混的不够好的时候,就想逃,逃的理由就是顾家。
总觉得父母年迈子女年幼,一年见不到几次,加上主流价值观鼓吹常回家看看,于是稍有挫折就不断给自己找借口,然后把心一横,干脆收拾行囊回家得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能顾家和有情绪,都成了一种奢侈。
年少时,千万次幻想过自己的未来,却从没想过会成为一个普通人。那些歌里传唱的:鲜衣怒马的意气,舍生忘死的爱情,飞蛾扑火的孤勇,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一次也没遇见过。就好像你提着剑,想好了对方的一百种招式准备应战,结果一阵风霜扑面来,你毫无异状,可一看手上的剑,早就锈断了。
这风霜有个名字——叫生活。
现在想想:父母年迈难道不应该多赚钱保证他们晚年的生活吗?难道不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在最好的城市奋斗打拼吗?孩子懂事又聪明不应该为他们争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吗?说好的实现人生梦想,现在不就是最关键的时刻吗?
顾不顾家,真还不是看看书、上上课就算数的,还是真得脚踏实地做出来。
好的家庭是无需刻意的默契,是齐头并进的努力,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真正的顾家,是身在远方打拼,心在家中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