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挑战》一书的开篇序言中一上来就提到:“当今孩子们出现的问题,不论数量上还是程度上,都比过去多且严重,而绝大多数父母面对这些新问题时会不知所措。”
从我个人的认知而言,倒并不是当今孩子都特别差劲,所以发生的问题在数量和程度上都多且严重,而是在人类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对孩子都是不够重视的。正如《同理心文明》一书中指出的那样:“纵观历史,父母并不总是以同一种方式看待自己的孩子。身为基督徒的父母在公元第一个千年结束之际,或许会直视新生儿的眼睛,看看是否有魔鬼潜伏在深处,伺机缠住孩子。”
把孩子视为魔鬼,是西方悠久历史中对待孩子的一种重要观点。基于这一观点,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作为儿童的命运是比较悲惨的——他们往往不被视作人,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会遭受到虐待甚至遗弃。这一点,在《消逝的童年》一书中也有同样的描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很多时候孩子是不会得到父母或家庭中其他人员的重视,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是不是遇到问题或者是不是正在制造问题,都不能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这一点在中国恰恰与之相反。中国在很早时候形成了“儿童”的概念,这可能得益于书籍和知识在中国很早就开始传播,“人之初,性本善”的儒家理念深入人心,孩子很多时候是被看作善的化身,最差也会被视为一张白纸,能通过后天教化将孩子引导向更善的境地。
因此相较西方人而言,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中国人的重视,“孔鲤过庭”的故事正是这一重视的真实体现。
而且中国人对于孩子的出生,更加倾向于是“一种类似于“圣灵感孕”之类的事情,一个神灵进入了女孩的身体,然后她就生下了婴儿。原始人对婴儿的理解不同于我们现在的理解,他们认为婴儿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而是一半属性是人类,另一半属性是神灵,并且婴儿出生后与出生前的那个世界仍然保持着联系。这种混合性质的婴儿在之后的多年时间里,经过多个仪式,逐渐变成了人类社区的一份子。人类世界与神灵的世界就像一道旋转门,人类在现实世界中居住一段时间之后,终究要回到神灵的世界,然后再偶尔转世到现实世界。”这一段在同理心文明中这一段偏哲理性文字,读起来尽管有点拗口,但举个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例子,就能够更加简单地明白,《封神演义》中那段灵珠子降生为哪吒的故事——
“当晚夜至三更,夫人睡得正浓,梦见一道人,头挽双髻,身着道服,径进香房。夫人叱曰:‘这道人甚不知理。此乃内室,如何径进,着实可恶!’道人曰:‘夫人快接麟儿!’夫人未及答,只见道人将一物往夫人怀中一送,夫人猛然惊醒,骇出一身冷汗。忙唤醒李总兵曰:‘适才梦中……如此如此……’说了一遍。言未毕时,殷夫入已觉腹中疼痛。”于是,就生下了哪吒。
在民间至今也还有这样的习俗,说是年纪稍大的人看到小孩子,如果小孩子对她笑的话,那就意味着这个年纪大的人身体还是蛮健康的;如果小孩子看到这个人大哭的,这个年纪稍大的人就会感到不开心,会感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因为据说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带着灵气,能够看到聚集在成年人身边的阳气或者阴气,这个阳气或者阴气就与人的福祸、寿元有关。这或许就是基于转世说的一种世俗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