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是一年级美术课,不仅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也让我收获了许多教学上的感悟与反思。
这节课通过引入“哈哈镜”这一趣味元素,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兴奋地拿着有哈哈镜同等原理的勺子,观察着勺子中变形的自己,笑声不断,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为接下来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意识到,在美术教学中,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能够迅速拉近学生与艺术的距离,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和有趣。
课程环节主要包括:
勺子导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哈哈镜现象,感受生活的美。
观察生活中哈哈镜呈现的不同照片,更好的了解哈哈镜。
欣赏哈哈画,让同学们找出哈哈画的关键点——想将哪里变形,就把哪里画在折线上。
折哈哈画——先将纸对折,再开半扇门的语言引导,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在创作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形式。有的孩子用夸张的线条描绘出自己在哈哈镜中的模样,有的则用鲜艳的色彩表达内心的喜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家,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并鼓励这种多样性,让孩子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通过这节课,我也反思到在指导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虽然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仍有少数孩子面对画布时显得有些犹豫。未来,我将更加注重个别指导,帮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美术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总之,《哈哈镜笑哈哈》这节课不仅是一次愉快的创作体验,更是一次宝贵的教学实践。它让我更加坚信,只要用心引导,每个孩子都能在艺术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