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到访梅花馆。第一次是几年前,具体时间记不得了,那时就看个“热闹”。第二次是今年七月,主观上作了些了解,可大门是关着的,没有进去(详见本号2024.7.17《金带街有座梅花馆》)。近日访杨起元故居,经过金带街五巷梅花馆巷口时,不由拐了进去,心想:看看这次门是不是开的?幸运的是,大门开的,得以把该建筑基本看了一遍。
我之所以对梅花馆感兴趣,原因很简单,喜欢“梅花馆”这个名字。梅花馆为什么会列为广东省级文保单位呢?我想至少有三个缘由:1.梅花馆主人对惠州方志、教育、建设等的贡献;2.梅花馆曾作为“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旧址,具有革命历史意义价值;3.梅花馆建筑本身,对民国建筑的研究提供了实体。
梅花馆从大门外看,两层,凹进式大门,石门框,木板门。二层有阳台,开两门,门头上带有拱形纹饰。墙体为青砖。门左前立有文保碑。
由大门进去是一敞厅。右角有楼梯可上二楼。二楼后进有一木质屏风门带窗,据了解,以前窗有玻璃,现在钉上木板。后一进貌似不完整。过廊到前进,前进上下两层结构基本相同,明三暗五,即中间为厅,一楼则插有门板,两边各有两间房。楼面为木板。前后及侧面开窗。
二楼居高临下,目之所及,皆是鳞次栉比的民房。一楼敞厅上面的二层,即向北阳台开两门的房间没有进去,门应在厢房内,当时忽视了。推断此套房是当年革命人士活动的主要场所。
二楼东边朝北的一间房,内有一床一桌,皆木制。桌抽屉里有一盒磁带,空的。据此判断,是九十年代住户遗留,不知是租客还是房主?门前的窗台上有一只瓷猪,白毛带灰。耳、眼、鼻、尾、四肢皆完好,憨态可掬,如果是古董或许值些钱,应该是普通瓷品。
三楼有一阁楼。由于楼梯腐烂危险,没有上去。
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主要是二楼楼道护栏及三楼楼梯腐坏比较严重。
二楼已经没有人住的迹象。榕树生命力极强,无处不在。随风飘来的种子,借墙缝生长,扎根。没有人住的地方,日久草木就成了主人。一楼仍有人住,一位老阿姨在光线昏暗的厅内拾掇废纸。当年热闹、充满生机的梅花馆,如今就像是一位老人,形容老迈,默默地沉寂于市井角落。这就是光阴岁月,这就是生命流转。我们都是天地自然中的一粒,来的来,去的去,生生灭灭,周而复始。
据《惠州文物志》记载,梅花馆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因门前立有一通刻有梅花的石碑而得名。梅花馆坐南朝北,为二进深两层楼房、砖木结构建筑。进深20.7米,面阔24.7米,通高8.7米,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二楼设木制屏风门,门上嵌有玻璃,屏风上面有通风器格。
“文革”时期,梅花馆部分房屋产权上交房管局,成为公房。目前可居住部分为私人所有。
2004年被公布为惠州市级文保单位。2015年,晋升为广东省级文保单位。
据惠州博物馆“惠州名人馆”中了解,张友仁(1877-1974),方志学家,原名胜初,惠城区桥西人。毕业于两广师范简易科,曾任中小学教员、校长。海丰、龙溪两县县长,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是广东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09年参加同盟会,联络会党,协助革命军攻克博罗和惠州。积极抗日,帮助惠宝人民游击队筹款,支持和保护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1944年参加东纵召开的国事座谈会,领衔发表反蒋通电。主政海丰、龙溪时,廉政爱民,大办新学,建中小学百余间。关心民生,热衷修路,主持兴建广东省首条公路——惠(州)平(山)公路。学识渊博,文史皆精,尤其注重乡邦文化建设,曾收集一批珍贵的惠州古碑刻,倡建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编著《博罗县志》《惠阳县志》《惠州西湖志》共约155万字,体例科学,资料丰富,深入惠州各地调查访问,撰写《辛亥革命在东江》《三洲田起义》《惠阳抗日八年》《罗浮山名胜古迹调查》等文,遗著有《茘园诗存》《扶藜集》《春秋今释》《丰湖文献录》《张友仁晚年诗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