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很多电影,昨天上映的《敦刻尔克》在大陆未上映之前我就看了,当时完全是冲着导演的名气看的,当时看《敦刻尔克》给我的感觉是我貌似有些许没看懂,但又好像看懂了,内心触动特别大,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真的是一点也没有看懂,因为我不了解这个发生在二战期间的历史事件,脑袋里仿佛听过这个地方,但又不熟悉,不得不搜索关于敦刻尔克这个小港在那时发生的一切,才知道提起敦刻尔克人们后面都会要加上“大撤退”这三个字。
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
这也是一次只能通过船只完成的营救行动,40万士兵,700艘民船,历时九天,超过33万人被营救成功。
电影的大多数部分是没有对白的,都是靠着行动来向前发展的。
这也和诺兰想要表达的相一致,深入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多地探讨了人文精神,将《敦刻尔克》作为一部更多地是表达存活的电影,和言语关系不大,重点在于行动。
电影开篇表现了几个英国士兵在前往敦刻尔克海滩的期间,看到了德军撒落的单张,侧面反映了当时英法联军被德国装甲部队重重围困在敦刻尔克的险况。
影片用了三条线来展开,第一条线是敦刻尔克港口等待撤退的士兵,第二条线是响应号召开着自家船只带着两个孩子赶来敦刻尔克营救的英国人,第三条线是阻击德国空袭的英国空军。
全篇没有直接与敌人正面冲突的画面,除过片末英国飞行员烧毁飞机被德军俘虏的时候可以看到几个模糊的德军身影以外全片没有德军出现。
诺兰把 “敌军”放在了银幕之外,安插在了观众自己心里,虽然看不见,但我们随时能感受到敌人在这里,在那里,在水下,在海滩上,在天上。
影片中出现过两次欢呼,一次是英国百姓响应号召开着自家的船只到达敦刻尔克受到士兵们的欢呼,这无疑是整个电影的高潮也是这个题材最撼动人心的部分。
第二次欢呼是疲惫的士兵回到国土,受到国人热烈的欢迎,士兵自己有些不知所措,说我们只是逃了回来,但对于国人来说,原本计划接三万士兵回国最终接回来三十万本身而言即使是一场失败的胜利,也是伟大的胜利。
人性的善恶在极度恐慌的绝境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无助、疲惫、绝望,每个人在困难面前的不同表现绘就了一幅百态众生相!
全片以小人物的角度叙事,人物对白较少,运用大量细腻精确的镜头语言代替人物对话,使观众没有一刻喘息的机会,投入主角们的紧绷和恐惧感中。
影片没有过于渲染舍己救人的大道理,士兵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求生,汤米由始至终的信念便是活着回家,活着就是胜利。
影片结局定格在一架燃烧的英国喷火战机,熊熊火光表示了英法盟军对抗法西斯主义永不熄灭的决心。
亦预示了盟军经敦刻尔克一役后,即将重新整装出发,向西线战场发起猛烈的反攻,在四年后登上诺曼底滩头,重返欧洲大陆,一雪前耻,亲手埋葬纳粹第三帝国。
最后,用丘吉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后的演讲结束
“Even though large tracts of Europe and many old and famous states have fallen or may fall into the grip of the Gestapo and all the odious apparatus of Nazi rule, we shall not flag or fail.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 we shall fight in France, we shall fight on the seas and oceans, we shall fight with growing confidence and growing strength in the air,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 whatever the cost may be,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