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参加公司组织的拓展训练,第5个项目是高空断桥。
项目内容如下:在15米的高度设置两块相距1.5米的木板,参与者从一块木板跨到另一块木板。
在地面上,跨越这个距离对任何一个成年人来说都十分容易,但在5层楼高的地方完成这一任务就显得困难重重了。
大家一个接一个走上高台进行挑战,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选择了放弃。
排在前面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的主人公也越发紧张:
他知道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勇气来应对这样的挑战,多半会失败,甚至有可能因胆怯而放弃。
事实上,同跨越木板相比,他更害怕的是作为一名失败者在众人的目光中灰溜溜的下场。
“是祸躲不过”。
年轻的挑战者胆怯的走上颤颤巍巍的木板。
他努力的不往下看,但当走到起跳板的尽头时,双腿还是忍不住发抖。
虽然理性告诉他两块板之间只有1.5m的距离,但对面的落点板看上去是那么遥远。
他很想放弃,但他更不想成为众人鄙视的对象,更不想因此而瞧不起自己。
他也知道不能拖的太久,越久自己越害怕,更重要的是,同事们都在下面观看着,他可不想被别人当做“胆小鬼”笑话。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同事们仰望的脸上挂着的微妙表情。
犹豫的每一秒都在增加他的痛苦:不敢跨越,不敢放弃。同事们的表情越发明显,甚至开始指指点点,打赌他一定会失败。
终于,他跨了出去,并不是因为他获得了勇气,而是因为他实在受够了心理的自我折磨。
他没有成功,被安全绳吊在了空中。
他终于还是成了一个失败者。
沮丧的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放下来的,在剩下的项目中,他也魂不守舍,被一种叫做自卑的情绪深深折磨:
自己真是太没用了,别人肯定都在心里嘲笑轻视我,又或者,他们本来就把我当作一个自卑的失败者来看待,这样的结果合乎他们的期待。
为什么别人都自信快乐的活着,只有我是个悲惨的自卑者?我真恨我自己是个自卑的人,可我也没有办法改变着一切。
我不值得同情,因为我就是一个可怜虫。
这样的情形经常发生,每一次都是痛苦的折磨,沉重的情绪压在他的肩头,然后又吞噬了他的身体,抽尽了他的力气,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失去了对人生、对自己的信心。
其实,这位年轻的小伙子真的错怪“自卑”了,他也不该用“自卑者”这样的标签来定义自己。
让我们以这个小伙子为例,分析一下为何大部分的自卑者其实都是被自己“误诊”的。
1
自卑真的是罪魁祸首吗?
在面对高空断桥这样的项目时,导致主人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是自卑吗?
很多人会给出肯定回答:
他的胆怯是他自卑的表现,然后又导致他挑战失败。
前几天,我写了《自卑不是人格癌,它还可能是你的武器》一文,一位网友给出了这样的留言:
我和我的丈夫就是自卑和自信的写照。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担心失败,而他却从不在乎。
她也持这样的观点:
我的害怕失败是因为不自信,是自卑的表现,而丈夫的坦然自若是因为他自信。
事实上,大多数自卑者都持这样的信念:
因为自卑,所以我缺乏自信、害怕失败、不敢挑战、性格内向、害羞腼腆、不善表达、不敢在众人面前演讲、不善于追女孩…
(如果你细心观察,会发现“胆怯、不敢”占了上述问题的重要成分,作者会在以后的文章中分析这一现象)
似乎自卑是这一切坏事的罪魁祸首。
他们也很自然的抱有这样的期待:
只要我克服自卑,就不再害怕失败,就能勇于接受挑战、在公共场合坦然自若,就会成为一个性格外向活泼、善于表达和受异性欢迎的人。
事情似乎很简单,只要“克服自卑、恢复自信”就可以。
但任何一个深受自卑折磨的人都知道:
各种方法都尝试了,就是做不到这八个字。
阅读各类“分析自卑、战胜自卑”的文章和书籍,试图找出自己自卑的症结,看似很有收获,但事到临头,一切照旧:
该胆怯的还是胆怯;该害怕的还是害怕;该放弃的还是放弃…
尝试“自我鼓励、正面暗示”的办法,努力改掉自卑的“坏习惯”:
不再无条件的取悦顺从他人;不再习惯性贬低批判自己;面对未知的挑战,努力朝好的方面去想…
虽然鼓足勇气去做这些事情,但往往坚持不久就失败了,旧有的思维模式像黑暗的潮水一样重新淹没了自己的心灵。
似乎永远都不可能摆脱自卑的命运,一次次的挫败让自卑者更加灰心丧气,只叹“自己真没用”。
并不是你真的没用,自卑也不是宿命,而是你对自卑抱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并因此采取了错误的解决办法:
自卑并不是各类问题的罪魁祸首,你也不可能靠“克服自卑”来改变自己。
2
一个来路不明的观念
如果你有机会仔细观察孩子,就会发现:
即便是学龄前儿童,性格上也有很大差异,有的人性格外向活泼,有的人害羞腼腆;有的人天不怕地不怕,有的人畏缩不前...
(一个饱受自卑折磨的人在看到后一种孩子时,会生出深深地同情感:他认为这个孩子的一生将充满艰难)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尚没有对自己建立起自卑或自信的判断,但他们在外在行为上已经表现出“自卑与自信的差异”。
基于这种性格差异,成年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大部分情况下性格外向的孩子会更受欢迎,而腼腆的孩子则被冷落或赋予同情。
孩子会很容易观察到:另一孩子因为性格外向而备受长辈的喜爱,但自己却因为害羞腼腆而得不到这样的对待。
他会因此而感到挫败和气馁。
这种挫败和气馁就是自卑感,即因为感到自己不如他人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体验。
但他不会产生“我是一个自卑的人”的认知,也不会认为“我的害羞腼腆是因为自卑”。
成年人却不恰当的给出了一个判定:他的害羞腼腆、畏缩不前是因为不自信。
他们会鼓励、推搡那个退缩不前的孩子:“你也上去唱首歌吧,别那么不自信嘛。”“别害怕,相信自己,你能爬上那个悬梯”...
对于一个正饱受负面情绪折磨的孩子来说,这种判定就像一根救命稻草。
一个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别人勇敢而自己胆小,为什么别人活泼而自己害羞,他正在为这一问题而气愤和不解,成年人教给了他答案:因为他不自信。
(很多成年人也不能理解这一问题,所以他们才会认为这都是自卑与自信的表现,并把它传授给了下一代)
恰恰是这种判定让孩子形成了“自卑或自信”的认知,并让他们把害羞腼腆与自卑联系在一起。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样的灌输经常发生,周围的人都在让他相信:他的害羞腼腆是因为他不自信。
一个信念埋在了他的心中,让他执着的认为:我是一个自卑的人,所有缺点都是自卑的表现。只要克服自卑,一切都可以解决。
与这个孩子相类似,很多人关于“我是一个自卑的人”的信念都来路不明:
从某件事情上产生的具体挫败感,到抽象的“自卑情结”,到把自卑归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
回想一下,你是何时产生“我是一个自卑的人”这一信念的,又是何时把自卑视作自己所有缺点的内在原因?
3
解不开的死结
把自卑作为问题根源所带来的最大麻烦是:
你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你为什么害怕失败、胆小懦弱?”
“因为我自卑”
“为什么认为自己是一个自卑者?”
“因为我害怕失败、胆小懦弱,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
“怎么才能不再自卑?“
“当我不再害怕失败,胆小懦弱时,我就不再自卑了“
“怎样才能不怕失败,勇敢坚强?”
“我要增强自己的自信,这样我就可以不再害怕失败,不再胆小懦弱。”
A是B的原因,B又是A的原因;A是B的结果,B又是A的结果,似乎找到答案,却又回到原点。
兜兜转转,重重叠叠,没有穷尽...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走不出迷宫,不需要太大的空间,只要给他一个圆,他就会自己跑下去。
自卑者那紧锁的眉头和阴沉的脸色之下,是他在这死循环中疲于奔命、无力挣脱的卑微和痛苦。
要摆脱这一死循环,你需要放弃“自卑是问题的根源”这一错误认知,把它从一团乱麻中抽离出来。
你可能胆小、懦弱、害羞、内向、害怕失败,但是这些都与你的自卑无关。
你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胆小、懦弱、害羞、内向、害怕失败,为什么自己不如别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你被教导了一个理由:自卑,然后你把它信以为真。
你不喜欢这些性格特点,也不愿意接受自己是这样的人,自卑又成了你的借口,你可以不再正视弱点,只是疲于同自卑相对抗。
但你却无法取胜,因为自卑只是一个假想敌。
愿和你在追求理性的路上结伴同行
半块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