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工作与生活兼顾,这个愿望很好,但是真的很累。
我有一个同事,是个部门负责人,她在工作中的风格是干练、强势,说话语速很快,对于行动、思维稍慢一些的同事,她会表现出非常不耐烦的情绪。但是她对待工作的态度,积极、热情、一丝不苟,绝对值得每一个职场人学习。
今天在沟通工作时,她顺便问了我一句,说对我离职这件事很好奇,我便简单同她聊了几句。
我也曾有意于只埋头工作,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毕竟工作为生活提供物质基础,有了物质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物质基础,整个生活都会变得无以为继,那时候,什么情怀和爱好都是痴心妄想。
能够专注于工作,那种快乐和成就感我体会过,但是现实情况总是变化莫测,每天不知会生出什么变故,一个意外,便能打破所有精心维持的平衡。
我的父母都是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人,60多岁,不到70岁,我以为日子会一直无休无止的就这样过下去呢,即使在父亲生病期间,我也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会很快离我们而去。
这件事让我失去了所有对生活的期待,生命不过如此嘛,说没就没了,也许今天晚上一闭眼,明早就再也不会睁开了,可是现在却还在为了平衡工作与生活绞尽脑汁,值得吗?何苦呢?
我当然知道这种可怕的念头儿绝对不利于生活,属于消极负面的想法,也不适合与人说起,应该寻求有效的调整方法,让自己变得积极一些。
但是无论有多积极,也无论内心照进了多少阳光,痛苦却依然真真实实的存在着,就蹲在心里的某个角落不肯离去。后来,我也懒得与之计较了,在就在吧,也许以后这就是常态了,我得学会与它相处。
佛与古人云: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命由己造,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权衡利弊之后,我决定给自己减负,暂时放弃工作,休个大大的假期,读书、写字、学习、运动、修身、养心。
亲戚和朋友都质疑过我的这个决定,没一个赞同的,但我不会考虑他们的建议,他们又不是我,怎么会设身处地的为我着想呢?他们怎么能知道我的感受呢?
哪怕我明天就去见了上帝,他们也只会落几滴难过的眼泪而已,短期内想起我来可能会再落几滴,长期以后,再想起我,内心根本什么波澜涟漪都不会有了,人家的生活还是照样继续。这是人之常情,没必要因此而伤心难过,更不必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可是我的女儿还未成年,没了妈妈,她该怎么办?我的老妈怎么办?她已经失去过一个孩子了,难道让她再经历一次不成?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学历不同,经历不同,知识层次结构不同,思维不同,观念不同,价值观更不同,没有一丁点相同的地方。
所以,不必去寻求别人的认同,谁也没有“必须要理解谁”的义务,自己想要做什么,只要本着“不伤害家人、不影响生活”的大原则,就根本没必要在“做与不做”的问题上纠结不堪,放手去做便是。
当一个人处于更好、更稳定、更健康的状态中时,便没有什么搞不定的工作和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