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的4个特点
1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2有目的练习是专注的
3有目的练习包含反馈
4有目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刻意练习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
遇到瓶颈时,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书中的这个观点让我想起了我最近上的书法课程和看的一本书。书法课是糊糊老师在篆隶筑基最后一堂课所讲的汉代美学与隶书的关系与发展。老师说她小时候在写隶书遇到障碍时,她的老师让她去看看那些汉代的石像。糊糊老师给我们总结了汉代的美学给写字带来的启示是汉代重质轻文,八成质,两成装饰。在有完整度的基础上,发展细节的精度。以及来自内心深处本质的喜乐。她还提到去听管平湖先生的“幽兰”也可以给我们在写隶书时有一定的启发。这种观点我在上课时并没有完全明白,但仔细想想,我们经常说的艺术的道路都是相通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老师是从其他艺术方向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如何书写隶书。
又想起村上村树在他的作品《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中所谈及的文学与音乐的关系。他说“欣赏音乐能让写作功力有所增进,而写作功力的增进又有助于音乐品味的提升。两者的关系是互补的。如果问我是从哪儿学会写作的,答案就是音乐。音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节奏。文章如果少了节奏,没人想读。文章就像 音乐,也可以通过字词的组合、语句的组合、段落的组合、软硬与轻重的组合、均衡与不均衡的组合、标点符号的组合及语调的组合营造出节奏感。音乐品味不够好,这些就做不好。但这种资质当然能通过努力钻研来提升。写作时,我会在脑海里自动将文章转化为声音,用这声音架构出节奏。以爵士乐的方式即兴演奏一个主题乐段,便能自然地产生下一个主题乐段。”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缺乏节奏感,大概就没有成为作家的资质。
这也许就是老师所说的读书的乐趣。当发现书中的一些观点相互融合,或者书中的内容和生活相互印证,或者给生活更多启发时,这真的是让人有发现新大陆般的喜悦。
上面这段文字,我作为刻意练习的读后感作业交给老师,老师做了点评,摘录下来
毫无目的地一遍一遍地做同一件事情,并不是好办法,反复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专注(focus)
反馈(feedback)
纠正(fix it)
作者认为,保持动机,是对学习更加有益的因素。
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作者在书本后部分讲了孩子教育的一个范本,首先从激发兴趣开始,然后第二阶段是将小孩的学习动机从外部的动机转化为内部的动机,第三阶段是全情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