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是不是常常觉得别人家的饭更好吃?这究竟是饭的原因,还是心理原因?让一个人内心感到满足的,更多的是外部因素还是内在体验?对一个人而言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最适合的?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教育行为,也许会发现很多不曾留意的问题,在细微的变化里,把孩子引向不同的方向。
《为什么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中提到的“边际递减效应”,回答了最初的那个问题——在没有得到的时候,对事物的好奇心最大,需求感也最强,因此别人家的饭会显得特别好吃,即所谓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还记得在桂林旅行时,抬眼便是足以入画的山水,但身在其中的小贩们并不在意,问题不在风景,而在主观感受。在儿童成长中如果表扬、批评过度,就会产生“边际递减效应”,效果大打折扣,这并非孩子无药可救,而是方法不当造成教育效果的弱化,真正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心理满足感,才能激发起主动发展的力量。
《三人成虎》中的“从众心理”,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一把双刃剑,群体压力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推动成长的积极作用,良好的班风学风、环境都能帮助孩子在团体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但从众心理也有负面影响,易造成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或受周边环境影响沉迷网络游戏等。这需要教育者关注儿童的发展倾向,及时给予干预和帮助,让生命朝着阳光生长。
《是皮匠还是和尚?》中提到的“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依然可以让我们看到群体力量的两面性。群体是促进还是阻碍个体智慧的发挥,关键看能否恰当地利用它,其对于教育的影响表现在班级管理、教学活动的很多方面,如果教师能够善加利用,注重根据任务类型来确定完成形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不同的学生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就可以减少干扰,使学生在相互鼓励的群体环境中健康成长。
《淹没的责任》中提出的“群体去个性化”,指“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减弱了社会对其的约束力,为个体从事反常的行为创造了条件。”这种现象提示人们,在身份不明确的群体中,人们更容易失去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谁,群体分散了责任,让人不再为自己需要承担责任而担心。“去个性化”在教育中也有正反两面的意义,既可以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也需要强调责任感,建立班级管理规定,让学生明白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群体倍乘器》中的“群体极化现象”,简言之是群体讨论使群体的态度倾向于朝两极方向运动,一般可以区分为“冒险偏移”和“谨慎偏移”两种情况。在教育实践中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避免盲从或走极端。网络环境下学生更容易受一些观点的影响,教师可以关注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以讨论的方式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囚徒的两难选择》中的“博弈效应”,其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双赢”,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才能共享优质资源,在相互启发中共同得到成长。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更多的是修身立德,要想在人生舞台上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大格局,面对困难和阻力依然保持良好的心态与道德品质,这样才能走出困局,赢得精神生命的成长。
正如本书作者刘儒德教授在《代序·鱼就是鱼》中所说,“心理效应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沿着心理学的认知与规律,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方法用于教育教学中,但最重要的,依然是对孩子的爱与责任。这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一样的孩子,最适合的方法,就藏在对孩子的爱之中。当你能够听到从他们心底传出的声音时,教育就在那些细微的变化里悄然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