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周五发来链接,邀请我写一篇文,晚上急急忙忙写了一篇。
周六清闲,接到虹宝艺术邀请,参加“清苑老吃食儿”的品读会。于是,有了我和莎莎的第二次“约会”。
说实话,我俩没什么艺术修养,至少我是这样的。平时教教书,写写字,随心,随性,没有任务强迫,没有功利所累,玩儿的高兴就好!
这次写文,就是为了凑凑热闹,为庸常的日子加点作料。
我们静静的听君儿分享美文!
很多事儿,真正的经历了才会感觉到他的美!是的,我来对了!虹宝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干净整洁的书画展廊,简美至极。读一页书,品一盏茗,静默于几联书画面前,数只鸟雀,几朵残荷 ,一痕长堤,远远近近的,深深浅浅的都是意境。
此刻,不禁抱怨自己的浅薄,若懂书画,多好!定能静品花语,倾听蝉鸣,大自然的一切,便会穿越时空,辗转进我的心里来。
虹宝的魅力更在于用心经营它的人们!彤心雨虹创始人赵总,秀外慧中,一篇《团粉糕》,一篇《蒸丸子》,道尽了乡情与乡味儿。
蓦然感慨,女子当如此,在职场上奋勇拼杀,走进家门,褪去了所有的脂粉之后,不过围着锅台转的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妈妈!而这些称呼比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光辉,都荣耀。
朗读完所有的作品后,冯鹤菁老师做了深刻的点评,冯老师由一位老友对饮食的讲究说开来,饮食,应当是一种文化,应当是一种情趣,应当是生活到了一定层次后精神境界的寄托。
仔细聆听,心豁然开朗,一直以来,不喜欢进厨房,有妈靠妈,妈不在家有老公,有时他们都不在,作为家里唯一大人,照顾俩娃儿,不是热热剩饭,就是外卖伺候,不喜欢,也不习惯厨房里的烟火味儿!
现在看来,不知错过了多少煎炒烹炸的美好时光。想必平日妈妈蒸的馒头里,炒的土豆丝里,炖的排骨里,烧的牛肉里,拼的沙拉里,都蕴着藏着数不尽道不完的,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对孩子未来的期盼……美食,原来这样美!
李新锁老师也谈了自己对“清苑老吃食儿”的看法。也许是多喝了三两杯,李老师拿着话筒,满含激动,他觉得真正的老吃食儿,是那些古老的味儿加上传统的做法,比如那些苦难年代里的“一锅焖”,一个大铁锅,下边炖着鱼,锅边贴着饼,中间馏着山药萝卜,所有都熟了,一揭开锅,各种香味扑鼻而来,足以涤荡那个年代里,老老少少每个人的味蕾。
一大桌子人,每个人都感动了,每个人嘴里吃着老吃食儿,说着老吃食儿,兜兜转转,都逃不过一点——老吃食儿里的“老味儿”,老铁锅、老磨盘、老笼屉、老篦子、老屋,还有自己的老母亲。
有那么一刻,我想哭……
美丽的娟娟姐像一首诗!
女子啊,着实该有些烟火味儿,一如我的母亲,子女大了,却不肯飞太远,因为离家久了就吃不到妈妈烙的饼。
我想我也应该如此吧!至少有一道菜让父母吃起来可口,至少有一顿饭让子女们狼吞虎咽,至少有那么一个瞬间,成为老公眼中的贤妻,哈哈!
感谢冯老师的合影!
也许最终我也做不到,但我要努力!
因为我们的生活不仅有煮字疗饥的远方,还要有锅碗瓢盆的苟且。
日子过好了,也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