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过去十年,工作之余作了多方面的思考。其成果反应在院内外的系列讲座交流,以及近五年在公众号“方见未来”、“简书”与“知乎”上发表的三百余篇短文上。近日心血来潮,想将其梳理成十余篇系列主题随笔。本篇主题是关于如何促进职业生涯成长的思考。
你从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所持续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就业准备的。而在你长达30~40年的职业生涯里,约70~80%的时光在工作中渡过的。因此,职业生涯肯定是你人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朋友们,不要辜负时代的剧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职业梦想吧。
第一部分 让成长成为职业生涯的美好剧情
摘录于2015~2019年为四航院新入职员工的职业生涯成长讲座文稿
一、关于现在与未来的思考
㈠比起思考,实践更重要
多年前有一头驴,面对着等距离、同样质量的两堆草,无法选择,结果在犹豫中饿死在原地。这就是关于选择困难症的布里丹驴子寓言故事。
人生的困境之一,就是你往往要在对自己、外部环境缺乏认知的情形下做选择——填大学志愿、选择就业单位、甚至决定结婚的瞬间。因为时间不等你,从不会顾及你的感受与要求。
刚迈入职业生涯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会困惑:“难道这就是我未来的人生吗?我们成长过程所看的所有电影、电视剧、小说,都不是这样的剧情呀”。
对此,我建议,当思考不能解决问题时,你可以先实践。在工作实践中继续思考,在思考中继续实践。
工作是个人成长的重要平台,既有进一步思考的养分,也能培养出选择能力。如果你没有选择能力,你看到的发展可能性其实都与你无关。
㈡未来是今天选择与努力的结果
2014年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遇到一位刚刚毕业的年轻法语翻译。我对她说:翻译工作也很忙,但仅这样忙下去,五年后你除了年龄增加外,与今天相差不大。职业生涯幷没有增值。
我建议她:
1.与平时作为翻译频繁接触的该国各领域代表性人物进行更多的交流,形成常态化的工作关系。
2.发挥自身语言优势,融入当地社会,充分了解所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新动向。
3.晚上去当地孔子学院兼职,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如此,三年后,你有当地的朋友圈、多元化的社会人脉资源,知道如何打开社会各扇门。你将是单位乃至所有境外投资商所非常渴望拥有的人力资本,你将为自己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不管你积极争取还是被动改变,你的未来都与你今天的选择有关。消极等待的未来,无法承载你的梦想。所以,要争取一个能够反映你意愿的未来,现在你就要努力。
㈢如果没有行动,一切只是空想
1983年8月,我毕业分配到四航院。上班第一天,楼梯转弯处挂着一期黑板报,里面有一个短故事:
一位仁兄对朋友说,他很想学医,但如果现在去学,自己进修完课程就已经四十岁了。朋友对他说,你不学,不也要到四十岁吗?
多年来,我经常都会想起这个故事,它提醒我,不管你是否积极面对人生,时光都会公平地从每个人的身上流过,从不停留。我们或许并不缺梦想,但往往缺乏珍惜的态度与持之以恒实的毅力。
人生其实是一个持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千万不要忽略日常生活中坚持的重大意义。我们无法留住时光,但如果我们能够珍惜梦想,在日常生活里践行理想,我们可以让自己在岁月里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㈣尽力改善自己的处境,提高自己对未来的选择能力
历史上许多未来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对未来人类生活进行了预测,我们会惊叹他们对未来的敏锐洞察能力。但实际上预测的准确率幷不高,我们一直被社会种种新形态、新趋势弄得狼狈不堪。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其专著里提到,既然未来的景象其实幷不十分清晰,那么,我们今天能够为明天做些什么呢?他给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思路:“努力保持、增加自己未来的选择能力”。
如果你现在就设法完善自身的知识与经验结构、改进工作方法与思想方法,优化自己的社会人际环境,你会为自己、或你所置身的企业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虽然今天的社会充满机会,但机会只属那些有选择能力的人。
二、促进个人成长的思想方法
㈠让自己对他人、社会更具价值
2010年,我曾给新入职的员工提出一个问题:设想你是企业的管理者,你觉得这个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呢?以我的角度,一个在市场环境中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肩负行业使命的企业,需要有多方面的优秀人才:
1.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沟通能力,专业间协调能力以及外部专业交流能力,脚踏实地的优秀专业技术骨干。
2.需要具有跨专业组织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客户需求,妥善处理项目组与客户、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关系,有效统筹院内技术资源的项目管理人才。
3.需要具有国家乃至世界行业发展视野与技术代表性,能够把握项目技术路线,引领企业专业技术持续发展的技术专家。
4.需要熟识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发展特点,熟识行业市场管理特点,与客户、相关行业管理机构均保持良好工作关系的商务人才。
如果你成为上述四类人才,你的职业生涯就已经踏上成功之路了,因为你对企业而言,已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建议你根据自己的特点,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并身体力行,争取早日成为对企业具有重要价值的一分子。
㈡用时空观思考,克服前行的困扰
人只能生活在当下,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或穿越未来。但如果我们只关注眼前,就很可能迷失在职业生涯的丛林里。以远大理想去面对当下,大时空尺度去审视人生,有助于你摆脱纷繁的现实困扰,不被流行色彩所迷惑。
当今社会并不缺就业机会;缺的是对机会的认识与把握能力。
对许多应届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流倾向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或区域首位城市,以及高薪知名企业。只有少部分人明白,就业的前三年是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的能力培育期,从职业生涯长远发展的角度,应该选择使自己更容易获得更丰富实践机会的单位,而不要太注意其它与此无关的方面。
如果你能够获得一份让经常与许多顶级的行业精英一起讨论或聆听的工作,零距离目睹他们的工作方法与思想方法,你当三年义工也值得。因为你赢得了迅速提升自己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绝佳机会。
㈢从自己经历里吸取成长的养分
1.从挫折中寻找提升的方向
1999年,我主持的一个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在审查会上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主审部门、与会专家、业主均对研究成果提出了较大的修改意见。
设计所主管所长非常担心,看见我心情非常好,很好奇,问我为什么会如此淡定?
我说,这是我主持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项目,报告经过补充完善,也肯定能够通过。但通过这次审查会,我已经非常清晰地把握住在项目立项阶段政府部门的要求,以及评审专家所关注的阶段性问题。从此之后,设计院在立项阶段的工作将一片坦途。
多年来,我所主持的项目,外部评审都非常顺利,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此。
很多人面对挫折往往有两种反应,一是寻求卸责的对象,让自己仿佛与此事无关;二是觉得没脸见人,恨不能找个洞躲起来。其实,挫折里隐含着通向光明未来的快捷方式,千万不要轻易错过。
2.把经历理解为前行的重要财富
1990年,我在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进行研究生论文课题研究。一位比我年长八岁的女同事对我说,她觉得自己的长处与爱好是处理社会关系,其实幷不适合做科研工作。自己一直想去中国科学院院部做管理型的工作。但丈夫觉得,已经在科研的道路上花了十几年的精力,现在放弃代价太大了,故非常纠结。
我对她说,经历是我们走向未来的重要财富,而不是精神包袱。过去在科研工作中学习到的思想方法、工作思路与积累下来的经验,依然对未来有借鉴意义,是人生的重要养分。
一年后,她告诉我,我的话启发了她,她决定按自己的兴趣与长处去发展。后来二十多年的发展表明,她确实走出了一条充分反映自己能力专长与意愿的成功之路。
3.把负面境遇转化为成长的正能量
我父亲是老革命,文革期间属于“走资派”,回家心情好不到那去。所以,我是在较负面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
有两件事情会常态化地发生:
在我七岁到十八岁的成长阶段,父亲从没有一句鼓励的话。要你打扫房间,不管你如何努力,都会指出每个角落还不行。
从不问缘由,从不调查,觉得你做错了就惩罚。
多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对父亲说,这是他给我最重要的人生礼物。因为我从很小的时候就萌生了两个强烈的愿望:
我希望自己长大后有良好的鉴赏力,能够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的优点,当他们在某些方面做得不错时,会及时告诉他们,他们有多棒。
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与人为善,怀慈悲之心,有良好的判断力。面对被负面评价的行为,一定要了解背后的动因,千万不要冤枉别人。
子曰,“己之不欲,勿施于人”。或许我们可以更进一步,通过反向思维,把负面经历转化为成长的重要养分。
三、推动事业进步的思维方式
㈠态度、思想方法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2003年,在天津大学给建工学院毕业生开讲座。互动环节,有同学提问,如何能够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我回答有三点:努力,态度与方法,以及机遇。
我曾目睹过一些同事一直非常勤奋努力,但他们并没有获得自己希望达到的工作认可度;我曾以为是部门领导的偏见,但后来在项目共事时才发现,更多是工作态度与思想方法的问题。
你的工作态度与思想方法,每天都映射在你与世界的互动过程里,你的人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你的态度与方法所决定。
为什么大学毕业二、三十年后,当初一起的同学、同事的人生轨迹与职业生涯体验呈千姿百态呢?除了人生机遇上的差异外,更多是人生追求、人生态度、思想方法差异的使然。
你的态度、思想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力。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建议你把身边的同事、朋友都作为你学习的样本。为此,你要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在欣赏中把身边同事好的思想方法吸收过来;而那些有问题的想法,也会谨记脑海,避免你犯同样的错误。
㈡以共同价值构建合作基础,寻求积极意义的妥协
2000年,我向广州市政府提出了“大南沙”开发建议,被高度重视与接纳。所提出概念方案的水沙环境与空间整体性远比目前实施方案更优,对港口长远发展更有利。但该方案遭到水利主管部门的质疑,担心对流域行洪的影响。
若要维护原方案,须进行几年水利科研,即使能够通过也将错失项目实施时机。故我们果断调整,与相关政府部门积极交流,主动妥协成各方都能够接受的空间实施方案。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南沙港区终于成为全球著名的专业化大型综合性港区。南沙也成为国家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
有句老话叫“求同存异”。而在职业生涯里,从“同”出发,从最核心的基本目标出发,强化“同”的基础,是彼此形成共同发展合力,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思路之一。
我们每个人知识背景不同,每个政府职能部门价值观各异。以目标导向去积极妥协,做可以推进的事,是抢抓机遇,实现发展的要点。“不同、各异”的存在,意味着所有能够实现的社会目标,都带有博弈与妥协的特征。
㈢换位思考,增进理解,形成共识与发展合力
假如我们要向客户或政府提出一项发展建议,应该从那个角度去切入呢?
我认为,宜从客户、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所遇到的发展瓶颈出发。
同样,在处理个人与单位、同事间的关系时,如果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问题,有助于厘清思路,找准自己的定位,有助于促进内部建设性互动,减少误解,形成共同发展合力。
㈣充分吸取别人经验,克服个人局限性
我们看到一些同样的工作错误会反复出现在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部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单位部门内没有交流,没有经验的共享。所以,所有同类型的失误也就大家轮着都试一遍了,交足学费才罢休。这样的结果,一方面给客户造成极差的企业印象,另一方面也耗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资源。
对于个人而言,职业生涯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你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能够有非常专业的深度认识。即使在同一个领域,你的精力也覆盖不了几个方面。因此,对于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存在认知不足的领域与方面。
如果你能够在别人的经历里、学识里,有更多的分享,你的视野与能力就会得到远比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要快得多的提升,并使你的工作更有效率。
㈤培养用通俗语言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
2010年,我参加了某珠三角城市的项目可研与总体规划评审会。会后,电视台要求专门采访我:“我们知道这个项目对我市非常重要,但整个上午,我们根本听不懂编制单位与评审专家在说什么。直到你发言,我们才听懂了。如此重要的事情,我们希望能够对广大市民有个交代,所以希望能够采访你......。”
我一直认为,尽管我们从事非常专业的工作,但我们的客户、政府部门管理人员,却不一定有我们类似的专业背景。因此,以大众理解的语言进行专业阐述,是优秀专业人士的基本能力。能够清晰、通俗表述专业工作,会让你有超越行业的影响力。为个人与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让共事成为美好的人生体验
㈠做你想象中最欣赏的同事
2010年,我在“致新入职员工的公开信”中曾经给新入职的员工提出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希望身边的同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我个人的答案是,具有建设性态度、友善幷胸怀宽广、能够发现幷欣赏他人优点、工作能力与责任心值得信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包容幷补足他人的缺点。
告诉你一个重要的成长秘诀:尽力去做你想象中最喜欢的那个同事,哪怕你只做到80%,你会发觉自己突然置身于不可思议的美好人际氛围中,你会因自己发自内心地付出热情而变得充满活力,你会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光彩。这时,你已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无与伦比的人际基础。
李开复写了一本励志的书《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具有明显的单向性,是以自我价值观为标准的自我塑造。做“最欣赏的同事”则具有强烈的反思精神,把自己放在人际互动关系的背景下去思考如何自我塑造。
㈡以鉴赏的眼光去交流互动
2001年,我与一位院领导受邀去国内某一线城市的规划局。他们私下做了一个海湾发展概念方案,希望听我们的专业意见。
我对规划局的设想方案非常欣赏,从新型港城关系的塑造、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适应性方面给出充分的肯定,由衷地表示,其构思甚至比专业搞港口规划的更合理。然后谈一些发展理念与趋势,幷建议完善其中的一些不足与缺憾。
交流非常成功,大家喜出望外。
懂得欣赏、鉴赏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多年后,一位与会的部门官员对我说,那次交流印象深刻,我的表述方式给他非常好的交流示范:从肯定出发,以欣赏者的角度去评述优点,然后再……
㈢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人际与社会
当今社会确实充满竞争,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与人际层面均如此,竞争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此幷行的是,当今社会也充满了合作,合作源于创造共同价值的可能性。
我一直很珍惜与同事相处的时光。我知道,我们未来或许会在新的空间里相遇,继续我们曾经的职业生涯缘分。一旦想到这点,你就不会纠结于现状人际的个性冲突、理念差异。未来的空间更大,容纳得下更多个人发展诉求与梦想。
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能够让职业生涯里孕育的缘分源远流长。在工作平台上寻求共同成长,享受工作中共同面对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快乐,会给你带来一辈子的友谊。
五、优化你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我曾在新入职员工职业生涯成长的讲座上提到几种优化你与社会互动关系、促进职业生涯持续进步的思维方式:
㈠价值思维
我有伙伴,面对商业客户时心态非常好。他的核心观点是,如果我们能够谈成生意,意味着彼此存在着共同价值。所以,他没有求人的感觉,与客户之间是平等商业合作的关系。坦率说,我所接触过的绝大部分从事市场营销的朋友,没有这样的价值思维;在与客户互动中不是去发掘彼此的相对价值,而是陷于一种单向的求人状态。这种没有共同价值为基础的经营,很苦、很委屈、也很低效。
最近与一位陕西的政府官员交流,他很想以当地政府名义实施我们正在合作推动的一项技术。我对他说,你对我们已具有合作的意义,但我们对你的意义在那里呢?他清晰地说出了这项技术在他那里应用的场景。我对他,我们可以共同推成这件事,因为我们彼此找到了共同价值。
共同价值,是凝聚你、我、他朝一个方向奋进的重要基础。扪心自问一下,那些人和事对你具有重要意义?你的人生支点在那里?这既是你个人价值取向的反映,也与你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密切相关。价值思维,就是用价值尺度去衡量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如果你希望在日常生活与职业生涯有更丰富、精彩的体验,你要尽力让自己持续进步,使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更具价值。
㈡过程思维
你的今天是你过去与环境互动的结果,而你未来的境况,也与你当下持续选择密切相关。过程思维就是把自己、人和事放置在时间维度里思考进行因果关系的思考。
终局思维是过程思维的极端形式,可细分为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目标终局思维;你设想一下未来要达成怎样的愿景目标,然后反推当下,确定你近期要为此做些什么。另一种是场景终局思维;你预判未来社会的发展场景,然后反推,如果要使自己在未来场景下仍具有生活方式与职业生涯选择的主动权,你当下该如何持续提升、完善自己。
对于既定的工作目标,过程就是路径。而对于人生,过程就是一切。
㈢系统思维
有一位同事,到了新的单位工作,表现非常亮眼。我让她谈心得,她说,其中一点是,我一直引导大家,在进行项目规划设计时,要把项目放置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大系统里去分析,使项目技术方案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她一直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来到新单位、新部门,才发觉这并不是通行的思维方式,大家更习惯于就项目谈项目。于是,首先在思维方式上就脱颖而出……
如果你只想参透某一心法,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或许你只需要学习与思考、深度自我对话就行了。但你想成功地推动一些事情,实现一些社会目标,那就必须处理好事情的界面关系,用全局的视野去审视局部,调动关联各方的积极性去共同推动事情的发展。
我很欣赏法兰学者亨利.彭加勒的一个观点:事物的本质就是该事物与外部关系的总和;我们认识事物的合理途径,就是观察该事物与系统中其它事物的互动关系。因此,系统思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六、超越现实困扰的智慧
㈠把挑战看作成长的机遇
过去三十多年,我们目睹了时代变迁,一些传统行业萎缩了,甚至消失了。一些新业务则伴随的新领域的发展而兴起。
企业面对新的业务机会,需要有人去开拓新的领域,幷使之专业化。但很可惜,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拒绝,不想再当一次初哥,害怕陷于未知的境地,害怕失败。
放眼社会,许多曾经的著名企业由于无法跟上行业市场变迁的步伐而陷入困境、被收购或倒闭。幷没有人能够保证我们所置身的企业未来不会成为其中一份子。
对企业而言,市场没有避风港。同样,对个人而言,职业生涯也没有避风港。既然躲避与等待无法降低我们未来职业生涯的风险,为何不主动迎战,抓住机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使自己在新领域率先专业化,成为新业务发展的参与者与引领者呢?
㈡敢于舍弃才能进步
在不同的生命季节,个人职业生涯的优势专长往往并不一样。这在足球、篮球等体力竞技领域反映得尤为明显。
在工作中,随着你阅历、经验的积累,工作方法与思想方法的进步,一些新的能力要素正在你内心滋生、成长。如果你对此有清醒认识,你就能预见到,在未来的某个成长阶段,有必要主动舍弃自己以往的专长,为自己新的能力寻找发展空间,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争取新的体验。
但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仍一直迷恋着原有的专长。某一天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有的专长已不再是专长,而自己又错过了职业生涯转型的最好机会。
有些思维方式的优点会伴随着你一生,成为你与众不同的能力。但有些技能型的专长则很可能是生命季节的产物;所以,贝利与马拉多纳也无法一直踢世界杯。
个人持续成长往往需要通过不断舍弃来实现的。建议你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要过于迷恋自己当下的技能型才华,通过不断发掘、培育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新潜力,来保持自己对未来发展的选择能力。
㈢专注于当下能够做的事情
关注当下与未来是人类思维方式的优点之一。但如果我们纠结于今天无法破解的现实问题,困惑于未来无法控制的不确定性,就会迷失在职业生涯的丛林里。
建议你抛开那些你目前根本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把精力集中在自己力所能及、并有助于改进自己职业生涯状况的具体事情上。
很可能,那些曾经困扰你的问题,就在你前行过程中不经意地化解了。对于今天而言,未来更多意味着一种努力的方向,以开放的态度让自己享受未来的可能性,比企图控制未来更有意义。
人生的困扰往往源于发展诉求与现状之间的冲突,所以,只要你有追求就必然要面对梦想与现实的鸿沟。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这对国家与个人都一样。因此,制定可行的短期实施计划,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更有针对性与效率。
㈣让自己的心灵充盈正能量
有一天,我在书店里浏览,随手翻阅书籍,其中有本书里面写着这样一段话:“我在黑暗中探索,我对人类的爱和理解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希望,只要我生命还存在,我就能继续去爱,去理解。”这是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在他辞世前完成的最后一本书里的一段话。我深深地被著者的精神所感动,仅从这句话,我已感受到从一个高尚灵魂流露出来的热情。
很幸运,我在现实世界与书的世界里有过许多这样的奇遇,它们一直在激励着我,感染着我,让我能够昂然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扰。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那些纯属个人的价值观念必然有如过眼烟云,人不可能通过延长自己的生命来达到永恒,但人可以将个人的有限生命投入到伟大的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事业中去,从而达到事业的不朽。
尽管我怀疑是否存在着不朽的人类共同事业,但我仍非常欣赏文字里所表达的大情怀。这样的情怀其实一直深埋在每个人内心深处,它让我们具有超越现实困扰的神奇力量。
第二部分 破解前行的认知迷雾
一、因为存在缺憾,才会有人生意义
发表于2020年10月19日简书
一位仁兄到一家新单位任职,工作一段时间后对该企业多方面抱怨,与他熟识的另一家同行公司相比,几乎都是槽点。我调侃说,正因为这家企业存在着多方面的缺憾,你才有可能获得职业生涯快速成长的机会。如果你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我为主,与同事们协同努力,快速补强企业的发展短板,你会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但反过来,如果你去一家业绩非常优秀、管理架构非常完善、精英人才鼎盛的卓越企业应聘,你顶多获得按部就班的职业成长安全感。
缺憾可以转化为个人无止境的抱怨,让你沉浸在负面情绪里,逐渐淹没掉你生命中的所有阳光;但缺憾也同样是你找寻人生意义、创造梦想未来的沃土。那些在大时代脱颖而出业界传奇,绝大部分是在充满缺憾的土壤上奋力绽放的理想之花。
缺憾源于现实与理想的鸿沟,缺憾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个时代,存在于社会、行业、企业、家庭、个人等每个层面。缺憾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础,没有缺憾就没有文学。
于我而言,最美好的职业生涯剧情,就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并肩、共同努力,直面社会、行业、企业的缺憾,通过推动行业进步、企业发展,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成长,以及美好丰盈的共同成长体验。
二、摆脱优势陷阱
表于2022年04月12日知乎
对于个人与企业,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是众所周知的惯常成功发展策略。但对职业精英或龙头企业,强大的优势意识,有时候也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个人与企业的固化思维蔓延的土壤,从而阻隔了其进一步发展,甚至走向平庸。
个人或企业为什么会坠入优势陷阱呢?个人在职业生涯、企业在行业市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自己的专长能够服务于社会的现实需求。而专长、优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会随着内在原因或外在因素变化而改变,甚至导致优势尽失。
㈠败于优势
九十年代末,经(我们班唯一成为企业家的)大学同学力荐,我与几位二、三十岁的创一代年轻企业家朋友交流。除了分享彼此关注的当下社会发展议题看法外,他们分别回顾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的发展情况,几乎一致认为,班里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同学,往往职业发展境遇都不算太好,脱颖而出的往往是学习成绩平平的同学。他们解释,职业发展是通过积极做事、不断尝试达成的。毕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同学,往往做事太矜持,太爱面子,反应迟缓,行动力不足,容易错失发展机遇。
一些曾经震撼一个时代的行业龙头企业,如雅虎、王安电脑、诺基亚等,优势意识强大、忧患意识低下,分别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科技新浪潮里。
反过来,那些一直抱有深重危机感的卓越企业却一次又一次焕发新生。比尔.盖茨曾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微软历经多次挑战,至今仍是美国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
㈡优势职业病
我曾经目睹过一位年龄比我大近三十岁的前辈,他在他的时代曾是行业杰出代表,他深爱自己的专业,并为之付出一切,是那个时代的匠人。这位前辈专业构思宏大,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以宏伟的单一专业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地区发展。但很显然,单一专业解决方案肯定不足以解决地区发展的综合性问题。在我与这位前辈共事的近二十年,目睹了他以高昂的热情积极为各地区发展出谋献策,但竟一事无成。
从这位前辈匠人身上,我有两方面的收获:
一是充分继承其积极职业精神与宏大专业构思。我在2000年之后,积极以宏大构想持续参与推动区域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实践经验与成果。
二是吸取教训,丰富自己的认知,摆脱单一专业见解的局限性,以整体解决方案直面行业与区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让专业技术方案成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支撑,让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创造更多的专业业务发展机会的引擎。由此,也持续获得了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正面反馈。
㈢职业生命周期
一些竞技专长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如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在14~20岁之间,足球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在19~30岁,超越上限,运动员的成绩会快速下降,几年后就从职业选手蜕变为专业评论员或观众。
对于从事智力工作的行业精英们,境况也大同小异。在你迈入职业生涯之初,你会经历从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特长转化的培训,成为专业人士。再往前走,你的专长优势会随着你经验积累而不断增强,然后可能会在某一瞬间之后持续弱化。年过四十的你,未必在专业技能与效率上比得过三十岁的专业骨干。如果随着生命季节的变迁,你不能培育出新的专长,你的职业生涯将面临挑战。
㈣市场环境变迁
英特尔曾经是世界存储芯片生产的鼻祖企业,1985年,英特尔的传统支柱产品存储芯片遇到了日本新兴科技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已难有前途。经过艰难的抉择,戈登·摩尔、格鲁夫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带领英特尔毅然放弃了存储器业务,以CPU作为自身业务的新基石,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未来,终于成为驱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三十年发展的行业先锋,被乔布斯誉为是可以传世的极少数伟大企业之一。
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行业竞争无处不在,而颠覆性技术对旧有优势格局的改变则是摧毁性的。当乔布斯宣布iPhone上市那一刻开始,智能手机时代来临,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一众传统手机厂商无一例外全部倒下。英特尔前董事长格鲁夫把这种改变市场行业格局的技术因素称之为“十倍速因素”,把放弃原有赛道,转换发展方向的时刻称之为“战略转折点”。一个希望自己长期成功的企业,要时刻注视那些可能颠覆行业发展格局的新技术,要把握好引领企业走向光明未来的“战略转折点”。
三、个人经验不足是人生的底色
表于2022年05月10日知乎
个人经验不足是人生的常态。因为很多事情就像你出生一样,只能经历一次,难以形成经验。养育孩子也是如此,几乎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案,仅仅凭养育一、两个孩子的经历不足以让你形成有说服力的个人经验。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凭借自身阅历中那些捉襟见肘的个人经验应对生活中人和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既然如此,人类又是靠什么去直面人生的诸多挑战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可以通过向他人学习拓展自己的学识与经验。
27岁的诸葛亮并没有制定治国方略的经验,却凭借以史为鉴形成的个人认知,向刘备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著名国策《隆中对》。
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核心观点认为,人是后天习得的物种。我们每个人认知结构与行为模式形成,其主要养分源于社会知识体系的学习与社会经验的借鉴。
因此,那些在职业生涯获得快速成长、取得令人满意成绩的人,往往是不拘泥于自身经历局限性、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走的人。
四、坚实的专业基础非常重要,但也可能导致认知局限性
表于2022年10月07日知乎
曾经读过一本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演讲文集,其中一位仁兄谈到,他与其它获奖者的经历非常相似,导致他获奖的研究成果,是在30岁左右,自己将要踏入经济学领域但还没有进去的过渡期完成的。这其实很好理解,当你完全融入行业主流理论体系、成为一名成熟专业人士后,你的提问方式、思考模式将潜移默化地被既有理论框架桎梏所限制。你的专业水准会越来越高,但却越来越缺乏开创性。
我曾以此鼓励过很多被迫前往职业新赛道工作的同事、朋友,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很可能产生重大成果的机遇期,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助力企业、行业、领域打破现有发展桎梏……
让自身的专业认知体系更完整,是专业人士安身立命的发展基础,基础的深度往往决定了个人发展的高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坚实的专业认知基础也很可能导致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局限性。
因此,在随着岁月不断完善自己专业认知体系过程中,让自己虚怀若谷,保持一颗童心,对新事物、新概念、新认知构架持包容与开放态度,并尝试从其它行业、领域的工作方法与理论体系中获得触类旁通的启发,或许是一条克服个人认知局限性的有效途径。
五、直面行业发展环境快速变迁的困扰
表于2023年05月20日知乎
今年一月份,在一次出差途中,一位同事问我,随着国家逐步迈向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会持续下降,服务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设计院如果不能逐步转型,则前景堪忧。而置身其中的设计者该如何面对?我回答道:
第一,个人的转型并不依赖于单位的转型。我的一位同学,八十年代入职中船九院,后来参与了深圳赤湾码头项目设计。码头建成投产后,他留了下来,成为了港口运营商一份子,直到前几年退休。同样,我的一位同事,九十年代负责了广州南沙一个货运码头项目的设计,也留了下来,并成为港务公司的总经理,之后三十年经历了几次运营商、投资商的角色转变,获得了丰盈的职业生涯体验。
第二,个人转型在单位内也有非常成功的典范案例。王汝凯大师五十岁之前一直在天津从事泥沙运动研究工作,五十岁转到设计院,从事工程设计管理工作,为四航院技术竞争力的快速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成为了国家设计大师。我曾问他,你觉得自己职业生涯最有光彩的是哪一段岁月?他认为,毫无疑问是在设计院那一段。原来从事给排水专业设计的老一辈专家王志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委任党委书记时,向交通部领导申请,保留他(在安特卫普进修两个月)的最新爱好——水运经济研究的工作参与权。此后王志民在水运设计行业率先成立水运经济专业,使四航院水运经济专业一直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并最终凭此“副业”,成为了行业代表性水运经济专家。
第三,过去二十年,从四航院调到集团下属其它平台公司、专业公司、区域总部转型发展的同事们,总体来看都有不错的职业发展呈现。
对个人的职业发展,我的建议是,要对自己的成长与职业环境的变迁有预见性,在职业发展上争取主动选择,让自己往更具社会价值的方向持续延展,避免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单位勉为其难照顾的对象。
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对业务环境变迁的预见性同样非常重要。历史上企业转型的史诗级成功案例与失败案例均不少见。或许受多方面的制约,当下的你无法为企业选择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未来企业成功转型发展留下伏笔,力所能及地减少未来行业快速变迁冲击的伤害。这就是卓越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建设性态度。
第三部分 以积极态度昂然向前
一、与其坐等淘汰,不如自我迭代超越
发表于2018年06月29日简书
格鲁夫在其管理学名著《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里说了一个故事;1985年,英特尔的传统支柱产品存储芯片遇到了日本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已难有前途。但感情上大家都很不愿意放弃自己创业的基石产品。一天,格鲁夫问当时英特尔董事长戈登·摩尔,我们的企业快撑不住了,“如果我们被踢出董事会,他们找个新的首席执行官,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格鲁夫盯着摩尔:“你我为什么不走出这扇门,然后回来自己做这件事呢?”于是,英特尔毅然放弃了存储器业务,以CPU作为自身业务的新基石,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未来,终于成为驱动世界电子信息产业三十年发展的行业先锋,被乔布斯认为是可以传世的极少数伟大企业之一。
二、让等待不再是等待
发表于2018年07月29日简书
生活有很多等待的时刻。罗大佑的音乐作品《童年》里有句歌词“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等待”与“憧憬”不同,尽管都指向未来,但两者心境完全不一样;前者是必然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希望实现的剧情。
2010年,我遇到一位仁兄,向我说起他的生活观——把“等待”转化为“憧憬”。他负责公司的并购工作,整天往返全球各地,经常要在机场等待中消磨时间。但他从来没有感到任何不适,甚至还写了一篇短文《爱上坐飞机》。
他说,他是怀着憧憬的心情去等待下一次奔赴机场;因为平时事务缠身,无暇静心看书,只有去坐飞机,才有足够的时间。因此,他会每次在出差前,就在kindle下载一本书,以此为自己充电。
我非常欣赏这位仁兄的态度与方法。在人的一生,需要等待的事情太多,在某种情绪感染下,时光漫长得让你难以忍受。但我们可以转个角度,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学会在等待中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我;让每段时光都承载着成长的喜悦,让等待不再是等待。
三、换个思考角度,让工作变得有趣
发表于2018年07月29日简书
我们置身于大致相同的工作环境、生活空间,但感受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更多地源于我们的价值观,以及对具体人和事的心态与互动方式。
对很多人,人生中无趣的场景太多,需要忍受或承受的时光太漫长,想到这些,让你顿觉生命暗淡无光。
我认为,改变价值观很难,但调整心态与互动模式相对容易。所以,你可以先尝试通过调整自己工作态度与响应模式,来改善你的心情。几点建议如下:
㈠以竞技心态面对任务
我对自己从事何种工作,抱着相当开放的态度,无论是艺术创作、规划设计、科研、项目策划或企业战略管理,都欣然。因为于我而言,这都是既定社会背景或环境约束条件下实现明确目标的智力解题活动,需要你的鉴赏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也非常考验你的价值观、实践经验和系统分析能力。既然是智力解题游戏,当然就有竞技游戏的乐趣。
㈡通情达理地面对无趣
并非所有工作都具有智力解题特征。有一次,过澳门海关时,一位同事看着忙碌于检查证件的公务员,问我:他们会怎样看待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我答道,他们对工作的理解肯定比我们要清晰。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社会分工的时代,享受着他人为我们提供的精致服务,我们生活里接触的一切美好,大部分是别人专业精神的结晶。你只要为社会工作八小时,就可以尽情享受亲情、友情,以及让你目不暇接的社会服务。
工作的本质就是实现当代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分工,值得我们以职业态度、专业精神去面对工作。
㈢尝试修正自己的价值观
价值观难有对错,价值观多元化也是当今社会丰富多彩的重要基础之一。但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命之旅有更美好、更丰盈的体验,你仍有反思自己价值观的可能性。当你高频率地心情不好时,你很可能会觉得自己倒霉,埋怨别人与环境。但这或许是你反思自己人生观的重要机会,你可以尝试从自身找原因,把自己看作研究客体,从观察者的角度思考一下你与社会界面的互动模式。想想看,怎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让你与环境有更舒心的关系呢?让你更能解放身心,拥抱美好的事物呢?或许,改变就在下一瞬间。
四、让自己在社会的重压下保持心灵的自由
发表于2019年02月26日简书
当今社会,充满各种各样的压力,公司高管要承受企业生存压力,中层领导要面对着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压力,父母面临着家庭经济压力与儿女成长过程的压力……。大家都为此穷于招架,身心疲惫。
所有压力,都无一例外源于我们思考自身与外界或具体事情关系时所衍生的情感,担心达不到自己预期效果,害怕出现自己不愿意面对的结果。
有没有一些方法,能够让我们有效疏解环境与自身带给我们的压力呢?
㈠以理性态度面对,克服情绪影响
AI机器人AlphaGo与人类棋手下棋,不会有任何心理压力,因为它只有机械理性,按算法与数据进行决策,既然没有情绪,也就没有面对胜负结果的压力。
人本来就是情感动物,因此我们天生就会焦虑。但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学会理性思考,屏蔽那些于事无补的情绪,不去追究当下、不去后悔当初,立足于目前现实边界约束条件,做你够做且有成效的事情。
㈡把注意力聚焦在事情本身,而不是你与事情的关系
1993年,我第一次作为重大项目负责人在坐满广西自治区与北海市政府领导的礼堂,代表单位进行北海铁山港项目总体规划工作成果汇报,当时内心压力山大;但汇报效果非常好,会后自治区、市政府官员纷纷前来祝贺。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对他们说,其实开始我是非常紧张的。他们说,他们都感觉到了,但我很快就完全陷到项目规划的工作思路里,而且罗辑思维非常清晰,让大家非常享受。
这表明,当你把注意力从事情可能对你产生的影响转移到事情本身,一方面会使你做事更出色,另一方面也消除了事情对你的心理压力。因此,建议你学会注意力管理,让自己专注于事情本身,不去纠结你与事情的关系。
㈢让自己一直拥有B方案
在商业互动关系中,我曾经目睹过某仁兄呈没有底线地节节败退趋势。我直接解读为该仁兄只有单一预案,一旦谈判失败,则全部归零。因此,很容易被谈判情景裹挟,不可避免地面对巨大的失败压力。
我一直避免自己陷入类似的境况,给自己的忠告是,一定要保有B方案。多年来,我尽情享受着美好的人际关系,从不刻意讨好重要的商业合作方;珍惜所有的同时也不害怕失去,其中的凭借之一就是保持自己对未来的选择能力,保持B方案。
你是否有B方案,很大程度上源于你的人生态度与自身综合能力建构。如果你或你的企业在行业内足够优秀,某个区域业务由于某些原因难以持续,你不会太担心,因为还有更多其他区域在等着你。如果你具有跨行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那即使你目前置身的行业衰退了,还有其他多个朝阳行业在等着你开垦。
或者,你已经享受够作为社会舞台主角的角色体验,不想再演。那你还可以作为一位极具专业鉴赏能力的欣赏者,用掌声继续推动自己喜爱事业的发展进程。
五、对话改变人生
发表于2023年12月22日知乎
我的朋友马仁洪曾有一个关于在职业生涯如何进行有效汇报的讲座,其中一句口号是“汇报改变人生”。改革开放以来,曾有不少下级官员向上级领导汇报时受到重视而改变人生发展轨迹的故事。这样的剧情其实也一直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重演。用更宽泛词语表达,就是“对话改变人生”,甚至是“对话改变世界”。
在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经典故事就是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改变了两个对话者的个人命运,也影响了东汉末年的“天下”政治格局,创造传颂两千年的中国古代人文历史神剧。
过去二十年,我曾多次目睹两位有长期行政工作背景的专家朋友在与地方政府交流时的高光表现。他们对国家宏观政策与战略层面的理解非常深,交流往往从大方向着手,然后切换到政府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发展机会上;等于替地方政府厘清发展思路、行动方向。交流的效果非常好,深受地方政府官员赞誉。
我与两位具有行政背景的仁兄不同,我的出发点是希望我与(政府或企业)客户的对话能够产生价值,在与(政府或企业)客户的对话互动中,我会聚焦于客户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以及重大发展方向,提出大背景下的认知洞见、破解思路与行动方案。如果我在对话时的身份是企业一份子,则会进一步提出我们能够在哪些领域以何种方式有效助推客户实现发展目标。多年来,许多政府部门主管与不同行业的企业负责人会主动找我,希望得到解惑或见解上的分享,我也从不吝啬。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实际负责四航院北海分院工作开始,我在过去三十年间向政府、企业高层提出了许多发展策划建议,普遍获得重视,其中不乏成为了政府、企业的行动方案的成功案例,均遵循上述思路。
十多年前,一家著名龙头企业的战略发展部负责人找我,委托我们负责其企业业务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成果不会进行外部评审,不公开,不判断正确与否,他们领导只为听到我对他们企业发展的独特见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在该企业的高度协同配合下完成。报告初稿形成后,我在报告最后亲自写了两页纸内容的评述,尝试跳出企业目前的业务框架的制约,谈我对企业未来发展环境与发展机会的判断,认为企业应该在新的发展阶段扮演新的角色,以及仅研究当前业务内容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局限性。该企业总经理看完战略研究报告后,对身边的同事说,报告真正有意义的是最后部分的评述,并马上行动起来…….。
对企业而言,市场经营是其外部活动的主要构成之一,有效市场经营与对话能力息息相关。良好的对话能力能够给自己与所置身的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而良好的对话能力需要有宏观判断、领域认知洞见、问题框架性解题能力支撑。对话能力固然有天赋成分,有些人一开口就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惊艳全场。但对话能力至少80%与经验、思维方法有关,所以,你完全可以通过学习、锻炼、反思而不断快速提升。
六、在不确定环境中前行的策略
发表于2018年10月14日简书
当今社会变迁的速度、深度、广度都远远超出过去人们的想象,并正持续、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如何让自己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前行,达成自己的人生愿景,是每一代人需要思考的人生课题。
㈠支点策略
1983年,我大学毕业,到设计院工作。单位领导组织新员工进行一场演讲交流;一位同届新同事作了《寻找支撑职业生涯发展的支点》的主题演讲,沿用了古希腊哲人阿基米德那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今天回想起来,这可以理解为我们应对不确定发展环境的第一个方法——寻求面向未来的基础与支撑点。
赫伯特. 斯宾塞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为实现未来美好生活而准备。父母不断想方设法地去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无非是希望孩子未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性。而我们进入职业生涯仍不断去充电、尽量去吸收、借鉴社会精英们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也是在强化这样的能力与学识基础,让自己能够从容应对不断变迁的发展环境。
对于具体个人,你的专业学识、工作经验、思想方法、社会人脉、家庭背景、经济条件都有可能构成了你走向未来的基础。如何持续强化并利用好这些基础,就是你的支点策略。
㈡协同策略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组织机构往往有更强的整体适应性能力,而一个人往往显得势单力孤。通过组织平台,我们可以结伴同行,发挥各自所长,形成应对外部环境的共同合力。因此,在不确定环境里前行,你可以选择组建平台,或者融入既有平台。
今天与过去不同,达成人与人合作的组织平台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实体机构,也可以是虚拟网络组织,或者两者的混合。
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被大家信赖的合作者,如何选择与他人形成共创未来的协作关系,如何使自己具有、并不断增强合作伙伴所需的价值,就是你走向未来的协同策略。
㈢程碑策略
在不确定环境中前行,面对众多飘忽不定的因素,你容易患得患失,经常陷于坚持还是放弃的两难抉择困境。人生非常短暂,如果你一直无法集中精力去勇敢实践,你的人生难有收获。
但对于胸怀高远人生志向、并善于设定阶段性目标的人,则少有这方面的困扰。换言之,如果你追求远大人生体验剧情,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并坦然地把那些与目标关系不大的因素作为背景噪音予以忽略。
但如果你还没有清晰的未来愿景,没关系,你以价值观为导向,为自己走向未来设置短期里程碑节点目标,也同样起到聚焦注意力、简化路径的作用。这样能够让你每段时光更有效率,从而达到持续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作用。
㈣里前瞻性策略
人是面向未来的物种,“明天会怎样”是我们今天如何取舍的重要依据。因此,一直有大量的行业精英致力于社会发展前景的辨识研究。如果你认真研读、深入思考,你会具有对未来社会发展境况的较好预判能力。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对未来发展环境的预判,以及自己所期盼的人生剧情,确定你当下的行动计划。
㈤能力边界策略
一般而言,人生剧情与生命季节有关。或者说,在很多情形下,生命季节就是你人生剧情的窗口期。
你的人生愿景往往是自身价值取向、审美偏好的呈现,反映了你理性与感性的取舍模式;而人生愿景的达成则与个人综合能力、以及时代机遇有关,它决定了你追求人生剧情的边界。
你可以通过辨识自己实现人生剧情的边界,使自己专注于那些能够达成的目标。也可以通过持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逐步扩大自己的可能性边界。
四、寄语
摘录于2020年为四航院新入职员工的职业生涯成长讲座文稿
职业生涯并没有唯一正确的道路,需要你自己去选择、开创。每一个生命季节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要珍惜当下的人生剧情。如果你希望生活更美好,那你首先要让自己更美好。生命只有一次,你唯一可以追求的,就是让你的人生体验更加丰盈。
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世界,你才能够逐步拓展自己的视野。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你才会不断突破自身的桎梏,丰富自己的思想。
勇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愿望、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你才有完善自己的机会。以负责的行为与社会互动,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下的社会一分子。
这个世界并没有任何美好事物是命中注定属于你的,所以要对别人为你的付出心存感谢,要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
其实你接触过(包括从书本上)的每个人都是你的镜子,通过他们,你能看到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人生是不断选择的结果,认真思考,你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要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人生苦短,要做成有意义的事情就必须全力以赴。不为自己找任何客观的借口。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去塑造一个有生命光彩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