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零售的本质是连接“人”和“货”的“场”,而“场”的本质就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千万种组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提升“三流”的效率。
201年3月8日阿里巴巴做了一件“极其不道德的事情”这一天阿里推出“38扫码生活节”,当天用户只要打开手机淘宝扫描要购买商品的条形码,就可以查询到该商品在淘宝上的价格,而且官方承诺淘宝售价将比实体店售价便宜,消费者在超市里拿着手机去货架上扫商品就会看到相关信息及同类商品推荐,所以很多人就在超市里 逛,在网上买,这一天超市成了线下体验店,我们不去评判道不道德,从商业的角度去分析,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就像水一样没有固定的样子,这是一个交易结构取代另外一个交易结构的过程,正如《三体》里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新的零售正在从传统零售店的“用商品差价补贴信息流成本”,流向“线下获得信息流,线上付出资金流”,所以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体验店,2017年10月耐克公司宣布,吧原来全球合作店3万家零售商,缩减为40个合作商,这40个合作商必须有能力独立运营体验店,未来耐克店官网和APP会成为主要销售渠道,而体验店则更注重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正如雷军所说:“我们要从线上回到线下,但不是原路返回,需要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方法,提升传统零售的效率,实现融合。”
信息流:互联网作为信息流的高速公路是线下无可比拟的,但线下的体验性也是互联网无法做到的,就算如今的“VR”也很难让人入戏,新零售就是用数据为体验性插上效率的翅膀,2015年11月亚马逊在西雅图开设了第一家线下书店,亚马逊会根据官网上消费者的评价,预购量,受欢迎程度储备书籍,他们书籍摆放打破传统分类别摆放,当你逛亚马逊实体店时,看到的是“评分4.5分以上书籍”,“96%的读者给了5分满分的图书”,这些数据是线下实体店很难获得的,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参考。
资金流:当年马云说出门不用带现金的时候很多人都不以为然,然而今天,一部手机几乎解决了所有的付款问题,菜市场的大妈面前都有两个收款码,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关系到更大额度的资金流时大家还是会选择线下或者银行交易,见面还是更值得信任,哪如何去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信赖呢?随着支付宝芝麻信用或者京东白条的出现,慢慢建立起了信用体系,大家对个人的信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用数据赋能互联网的资金流,让零售不再必须在便捷性和可信性之间做选择。
物流:互联网让全世界的好东西向你飞奔而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买到全球的商品,但线下最大的优势时既得性,有些急需的商品线下零售就更有优势,这也说明为什么现在大型超市关门的越来越多,社区便利店却越开越红火。互联网货找人的物流体系,和线下零售人找货的开店逻辑一直在博弈,大数据的赋能让“快”和“近”殊途同归。每年的双十一就是一场物流大战,双十一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数据的战争,你想过为什么阿里会建议先吧商品放进购物车么?根据购物车的数据就可以预测哪些人会买哪些东西送到哪里,提前部署物流和库存,在消费者下单前商品已经在离你最近的地方了。同样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线下的天猫小店,京东便利店也可以根据当地客户的购买习惯陈列储备商品,比如数据发现该小区购买宠物商品较多,社区店就会增加宠物类商品,做到千店千面,精准匹配。
互联网的数据为线下赋能,提高效率,线下体验店为互联网带来流量,增加用户所以互联网从来不代表新零售,线下更不代表,只有用数据赋能线上线下结合的零售才是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