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城,古称“ 上郡”,始于 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有“小北京”之美称, “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是对榆林的美誉。这也是 榆林古城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 榆林位于中国 陕西省的最北部, 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东临黄河与 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 宁夏、 甘肃,南接 延安,北与 鄂尔多斯相连,系 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 兵家必争之地。城周围有红石峡、镇北台、凌霄塔、青云寺、无梁殿等名胜古迹。
古城在八十年代初有大街(gai二声)和二街两条南北向街道,东西则有数十条巷(hang四声)如豆腐巷、李学士巷等等。古城墙旁边是一条破败的马路,210国道就是这条路。现在的榆林城区,面积应该是除西安外陕西面积最大的城市。西沙、东沙到处都是宽阔的大街(jie)和高耸的大楼,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1979年底,我随父亲农转非到了榆林城,住在大东梁下面西沙渠旁边的农垦机械队(现在区政府所在地附近),80年机械队为了工作方便,整体搬迁到了离古城两公里左右的一八五地质队对面。这个机械队当时配有苏联红旗100推土机,国产东方红推土机,进口依发车和铁牛28拖拉机上百台,任务就是修田造地,建设西沙农场。
当年的建设者们用推土机将一望无际的沙丘推平,用自制的炸药将土山上的土炸虚,用人工将土装到依发车和拖拉机上,由司机将黄土运到推平的地上,再由人工将土摊平,从西沙渠引来灌溉水。修一块种一块,榆林最大的农场就这样建起来了。农场、奶牛场农垦系统存续了不到十年,就全部变成了建设用地。
1981年,经过政府部门同意,机械队的三个领导在单位围墙外建起了榆林城第一批自建房(砖窑),随后几年,农垦系统的干部职工陆陆续续的新建了自己的住宅,这就是现在榆林新城的雏形。到上世纪后期,城市规模逐步扩大,从西沙发展到了东沙,从红石峡发展到了三岔湾,从青云山发展到了横山县的苏庄则 。本世纪城市规模更是以几何级的速度发展和扩张,楼越盖越高,路越来越多。写字楼、住宅楼、商业楼比比皆是,砖窑逐步减少。210国道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道,铁路已经从无到有,四通八达,高铁正在施工,机场搬迁后几次扩建,包茂高速、榆神高速、榆佳高速、榆绥高速,榆商高速等等四通八达。
我第一次到榆林城是在1972年的秋天。那是我和母亲从拉萨返回老家红石桥武松界路过,记得榆林城里饮食店只有县一中拐弯处的国营第一食堂和南门附近的第二食堂。我们在榆林的第一顿饭就出了点意外,午饭是在第一食堂吃的,白面蒸馍是2两粮票5分钱,杂粮蒸馍是2两粮票2分钱。肉粉汤1毛5分钱,素粉汤是一毛钱。当时由于经济不宽裕,母亲给我买的是一个白面蒸馍和肉粉汤,给她自己买的是杂粮蒸馍和素粉汤。母亲把馍馍递给我后去出饭口端粉汤,等我咬了第一口后,突然觉得馍馍“飞走了”,这时候母亲看到我手里空空如也,一副呆若木鸡的样子,心疼地责骂到:这么大的人(我8周岁)连馍馍都看不紧,我看你吃屁也。然后把她自己的杂粮馍馍又给了我。榆林城给我的印象就是小偷抢馍馍。
第二次去榆林城是在1975年暑假。我在五爸他们的带领下到榆林买书。在钟楼附近的新华书店里,我仿佛走进了书的海洋,选了几本工具书后就一头扎在小人书堆,看到了人家下班。当售货员阿姨问我你还买书不?不买我们关门了的时候,我赶紧去抓头上的帽子,因为钱就在帽子里放着。
哎?我的帽子呢?
阿姨,你看见我的帽子了吗?,
帽子?不是你同学拿走了吗。
我同学?
对呀,刚才从门口进来了五六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小孩,直接从你头上拿走了呀。
我是和我五大从乡下来的,我没有同学。
嗷,那就是他们偷走了。快追!
带五角星的军帽没了,钱也没了,来榆林买书也只能作罢。哪个伤心啊!直到今天想起还伤心。榆林给我的印象就是偷帽子的城。
1983年,我因上学离开了榆林,后来出现过好几次出去就找不到回家的路的笑话。这是后话了,就不耽搁大家的时间了。
现在的榆林城,基建规模虽然不比前几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政策调整,榆林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