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有些燥意的夏日,树叶把阳光切割得细碎,微风又逗弄着树叶,沙沙声中夹着聒噪的蝉鸣声,脚步踏在石阶上的嗒嗒声清脆,屋里有缓缓细语声,玉米粒在锅中炸得滋滋作响……声声交织,配上柔和舒心的背景音乐,整个人都舒缓下来。
我想到了儿时的夏天。老电扇在头顶上嘎吱嘎吱地转啊转,蒲扇在手上卖力地邀着风。马路边上偶尔会经过卖西瓜的卡车,伴着大喇叭。冰棍的冷气直冒,却没法和强大的热气对抗,我只能把那冷意塞进嘴里,让它顺着食道一路往下……
在当时明明让我倍感燥热的夏天,此时回想起来却觉得那种火热应是我的错觉。温热才是真实的,被家、亲情浸润的温热啊。
《步履不停》就是这样一部有魔力的片子,让我对原本最厌恶的夏天的印象都变成了可爱。
是枝裕和说:
我想描述的是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他做到了。他镜头下的世界,是有缺憾的真实,仍那么美好。
电影两个小时,讲述了一个家庭的一次相聚。情节进展缓慢,起伏不大,没有激烈碰撞与争执,平淡得会让想猎奇求刺激的观众立马放弃。然而一旦你开始被微小的点滴打动,便会不知不觉沉迷其中,跟着那缓慢的节奏,徐徐走进那个家,同时悄然打开心扉,被带入无边的往事中。
那是个平静祥和的家,同时又有着沉默的隐痛。家中长子多年前为救落水儿童身亡,次子没有继承父业,多年打拼仍生活困顿,本能逃避着家,父亲固执古板,一家人的沟通中总有摩擦……
很多问题不是大多数平凡家庭中存在的么?
血浓于水的牵连无法缩短时空的距离。空间距离让我们难得相见,不复儿时日日陪伴的场景。时间的差距更是一道迈不过的鸿沟,价值观念的冲突与隔阂无法消弭。我们努力拥抱,尽力靠近,却发现难以实现心与心之间真正的理解。小的争执和摩擦消磨着彼此的耐心,我们一路携手,却走得磕磕绊绊。
这不是一部如棉花糖般甜腻的片子。事实上,它展示了一个家庭深处的矛盾,还有一些人性的残忍和肮脏。而且直到影片最后,次子良多还是没能在爸妈面前实现转变,他还是慢了一拍。
“三年后,爸爸去世了。我没有和他一起看过一场足球赛。妈妈一直和爸爸吵架,直到他死去。但是她很快也随着他去了。我从没有开车载过她。”
低缓的内心独白就那么淡淡地念出来,让我觉得心痛又遗憾。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总是慢一拍?
然而我还是觉得这是一部充满了温情的片子。干净明丽的画面,暖暖的色调,那么动人。
母亲准备的三把牙刷,父亲对良多继子的嘱咐,还有良多妻子对儿子说的“他(指良多)会慢慢地、确定地成为你的一部分”……种种细节中蕴藏着无声而又伟大的爱意,再多的暗涌也冲不破爱意铸就的表层。
爱就是这样一步步生长着,它会被距离削弱,会被争执损伤,但它就是那样坚定,一点一滴生长着。它那样隐秘,又那样明亮,那样炽热,那样温和。在内心徐徐流动,带着遗憾,带着生命中静默的哀伤,生长成一条河流,剪不断它,又被它包裹,坚硬又柔软。
后来良多带着妻子儿女来到墓碑前,一如多年前母亲那般,在墓碑上浇水。回家路上,黄蝴蝶飞过时,良多又对女儿讲述了从前母亲向他讲述的。爱的河流就是这般坚韧,永不会断,永久传承。
我们无法抗拒自然规律,自然也阻止不了我们心灵间的传递。快也好慢也好,我们终究要一直走在路上,步履不停。尽量不要造成遗憾,但真的造成了,遗憾也不能阻碍我们的步伐。世间从没有完美无缺,我们便是在那些不完美中,体会到了真正的美好。平淡生活,步履不停。
影片结尾,光线骤暗,镜头缓缓上升,慢慢明亮,露出了明澈的天,漂浮的云,涌动的海,静静的房屋,驶过的车辆。树木的叶子仍在轻轻摇着,有些东西,即使不完美,也永远生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