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与作品简介
《看见》是前央视知名记者与主持人柴静的自传性作品,既是作者个人成长的历程,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变迁的一隅。
柴静原本是湖南卫视“新青年”栏目的主持人,被央视选中成为新闻主播,紧接着当起现场记者,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她走出演播室,用肌肤来感触新闻,体会新闻中的境遇。这让她脱离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真切地接近、了解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与鲜明的人性。她的许多报道作品都展现出官媒少有的微观感受,同样的,《看见》就以如此微观的感受、细致的细节叙述,让我们“看见”一个个淹没在时代宏大叙事下的人,体会历史和新闻叙事中从未有过的私人细节。
“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漠视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当头一棒
陈虻向当时正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的柴静发出邀约,说是“要为白岩松找一个女搭档”。他算得上是柴静的指导老师。柴静说,陈虻对她的训练非常严格。“他说:你就是一个网球,我就是一只网球拍,不管你跳得多高,我永远都在高于你1毫米之上。他是职业教练。”央视新闻部门门口挂着的牌子写着“求实、公正、平等、前卫”,而她20出头的年轻气盛与自信恰恰就被这几个词语不停敲打——花里胡哨的“文艺范”难以融入评论部,她所主持《时空连线》的第一次节目就被陈虻痛批:
“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
知识科普或许已经满足部分受众的知识需求,但对于一档新闻评论节目是远远不够的。孕妇生产时决策权在谁手上?医疗体制下决策双方如何促成错误决策?错误为什么没有被制止甚至已被广泛接受?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如果仅仅停留在知识科普层面,其现实意义就被大大削弱了。
紧绷、拧巴
《时空连线》首次采用连线的方式让多方嘉宾评论同一个新闻事件,然而新技术不成熟,柴静只能坐在空荡荡的演播厅里录节目,拧巴着身体,试图从、用肢体语言表现出交流感,摄像老师却说:“你眼里没有人”。
至此,她已经非常吃力了,每次采访前长时间电话沟通;本子上写着满满当当的采访问题;录节目的时候照着本子上的问题挨个问。听不见嘉宾说话,只想着下一个问题;“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慕她”
“眼里没有人”,大抵是她眼里早已黯淡无光了吧。
在紧张和压力下,节目效果不佳,评论稿一遍又一遍的批回重写,多次深更半夜重录节目……慢慢地,她下笔迷茫,说话犹豫,就像被抽干身体里的血。
她尝试地改变、学习,以为厉害的记者就是要把别人问得无地自容。意想不到的是,尖锐刺耳的问题落为嘲讽,显得十分冷酷。如此闭门造车、拙劣模仿;她需要改变的契机。
“你不可能是个好的新闻人”
“是,我本性不是。我每天四处打电话争取采访机会,做了很多独家的选题,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领导和同事接受我,让这件事成为第二天的媒体头条。”
“你得找欲望。”
“你关心的都是自己,你得忘掉自己。”
“回家问你妈、你妹,她们对新闻的欲望是什么,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你觉得现在这样有劲么?还找得到当初和听众之间那种信赖吗?”
“你可小心,别变成最初反对你的人。”
同行直言不讳的质疑、陈虻的话和听众的质问,都像有力的食指戳在脊背上。柴静意识到卖命地工作,是为制片人、奖金和虚荣心,是为恐惧。这样的欲望不足以支撑她打心底里敬佩的新闻理想。
“地震把我从演播室震到了地上”
新疆发生大地震,新闻评论部派柴静去喀什做现场报道。这次现场报道将促成她重新做回有血有肉有欲望的新闻人。
飞了五个小时半夜三更到喀什,又坐四小时卡车到伽师县。抵达当天下车的时候,低头发现脚踩在塌平的屋顶上;抬头看,视野内的房子都倒了;成群的人主持葬礼;一个老大爷只穿着一只鞋拄着拐走两里路;路边的墙一碰就碎;惊慌的陌生老人抱住路过的柴静哭了起来……
实地走一遭才发现,灾难新闻不仅仅是演播室里的新闻工作,不只是关心各种数字,而是一种远超想象的痛苦境遇。
抵达新疆的第二天,当地的帐篷小学升起国旗,学生念到课文:“我美丽的校园。”柴静做完报道,节目被表扬了。
拍完撤器材的时候,边上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在玩。我问她们住在哪儿,小孩子领着我走,停在一个空地上。房子塌了,从家里拉出来的两床被子就放在地上,连个铺的毡都没有。我伸进手一摸,里头都是细碎潮湿的沙砾。当时晚上是零下十二度。
喝水怎么办?”
她们的小哥哥拿只铁皮桶,带我走了约莫一里路,有一个积着雨水的小坑。他把漂在上面的败叶用桶底漂开,装了半桶,回来搬两块石头,把水倒在铝壶里烧。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而我刚才在向全国人民说他们已经背着书包开始高高兴兴上学了。
好的新闻人,总要在真实中行走,用眼睛观察,以身体亲历,迈出步子丈量,最后用镜头和笔定格下每一个真实的瞬间,极尽所能触碰到的真实,毫无保留全盘托出。
一次次受挫和敲打,让柴静不断内省和反思。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行尸走肉般地完成任务、虚无的目的、对意义的无意识,这是柴静做新闻初期的挑战与困境,也是一个时代和群体难以抹去的阴云。或许,有些人也在等待人生中的第一场“地震”,从缥缈虚无中震到地上,脚踏实地面对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从柴静初入央视的经历来看,新闻理想与现实仍然有差距。“求真、公正、平等、前卫”就像头顶上的一片天空,遥不可及却给予人慰藉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