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之一―――挖掘教材
每每听别人讲要挖掘教材,我并不以为意,不就是人教版2011版初中物理教材吗,有什么好挖掘的,课本上,不就是几福图,一些文字,又枯燥,又看不出个什么名堂,有的时候,会听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说,出卷人会紧扣教材,利用教材上的例题,或者图片,要么变形,要么截取,要么结合。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多看教材,我也是这么要求学生的。
然而,听了武汉名师的课后,我对挖掘教材有了更深的领悟。胡旭东老师的课堂上用到了一幅祖先在建造咸阳宫时用杠杆抬木料的图,通过看图你能找出哪些杠杆?分别找出力的五要素。这是课本上的原图,我们并没有在意,而胡老师却用得恰到好处。其次胡老师课堂上使用了抽水机的使用作为杠杆课堂的导入,我认为也是很好的利用了教材。再者,教材上并没有把力的五要素是怎么得来的讲清楚,学生在认识或者找出五要素是存在困难的,所以胡旭东老师就在这上面下了功夫,想办法自己动手制作杆秤和圆盘形杠杆的实验器材。把力的五要素当中任何一个要素变化都会影响杠杆平衡讲的非常清楚,引出五要素。学生对五要素的重要性自然了如纸掌。本节课的难点画力臂自然迎刃而解。可见使用教材不仅可以前后联系,还要寻找来源于教材之外,生活之中的教学资源。
胡老师还在经验交流中提出他的做法“将教材上两幅电学的图片结合在一起,考察了最基本的电路识别、电压表使用、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短路。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我们也可以挖掘出新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内容迁移到新情境中”。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田鹰老师的压强复习课,更是没有拘泥于教材,仅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豆浆杯和喝豆浆的吸管就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知识结合到一起,特别的有新意。复习课并不是简单的罗列知识,堆积问题。利用生活中的自制教具就将教材整章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既复习了知识又拓展了应用,这就是用活了教材。
挖掘教材,不仅仅要用好教材上的图片,例题,小资料,科学世界等,更要研读教材,正确解读文本,拓展教材。从教材上看到或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善于发现教材编排的不足,便于及时调整教学。特别是现在高校课堂模式下,用导学案上课,更要多备教材。编写“导学案”、“一次备课”、“二次备课”、“集体备课”、等都要紧扣教材。
感想之二―――有效检测
物理教学现状是工作太忙,懒于检测,忙,没时间,难得改试卷。我每每眼疾其他学科,每周都能抽出两节课的时间考试,然后能改出试卷,统计分数,把成绩表截图发家长群。然后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也很想学,于是也抽时间考,然后拼命改。由于班容量大,改了一天,头昏眼花,颈椎痛。于是我坚持不下去了。
通过学习田鹰老师的经验,我的问题迎刃而解了。田老师主张有三,10分钟的课前检测,60分钟的单元检测,10分钟的小卷重考。只用A4纸的半张,三五道题,既不会花太长时间做,又容易改。单元检测只60分钟的时间,题量不太大,老师可以只改部分试题。其他由学生集中统一改,然后统计分数。但老师需要统计错题,便于了解学情。这里我又要说到田老师的做法,用表格的形式,统计出学生哪些题错误率高。同样将画有表格的半张A4纸发给小组,由组长统计小组内错题题号及分值。
有效检测的好处是,便于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只要检测,学生就会重视,批改后当然得有纠错。纠错后老师又将错题收集个别进行重考。对个别重考的同学进行面批面改,这样学习中有思想问题的及时发现,对缺席的内容及时补习。
教师生涯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全体物理教学同仁将上下而求索,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