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说,只要用文字形式表达所见、所思,写下自己的见闻、想法、情绪、想象等任何内容,就是一种写作,那么,我也算写了二十多年了,但“我为什么写作”这一问题,却是去年才开始接触的。此前我都在持续不断地写,却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写,又为什么要持续一生。
路遥谈《平凡的世界》一书的创作时说,“我觉得写作首先是自己心理的一种需要。如果不是自己内心里有一种强烈的要求的话,最好不要写。”
我想,这也是我之所以开始写,并将持续一生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原因。写作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强烈需要,也在多年的持续中,早已习惯成自然。
我之所以呼吸、吃饭、睡觉,是因为生理层面的必需;而不断的阅读、写作、智性交谈,则是心灵和精神上的需要,是对自己爱与关怀的必需,所以,重视所有的经历、情绪和想法,当很多想法和情绪涌现、强烈的表达欲和倾诉需求出现时,文字表达都能带给我极大的满足。也因为成长中有太多孤独时刻,很多想法和情绪没有更适当的表达出口和倾听者,也就习惯了不断书写。
至于为什么选择写作,而不是其他方式。我想,或许不是我选择了文字,而是文字选择了我。从很小年纪自然而然就开始的行为,这种难以解释的自然,或许是顺应了某种天性。即使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输入资讯,当我想记录主要内容和保存备用时,仍会以文字形式转录关键信息。同样,当我尝试用用其他形式输出时,也习惯先用文字写下构思。
从少年时期,我就对作家和政治家的人生充满好奇,在十多年政治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领域的专门研究后,对政治和公共管理的好奇心已完全满足,我开始坚定追寻尘封已久的文艺梦想。
大学毕业后工作和留学的几年间,我曾短暂放下成为一个作家的理想,但我心里非常明确,当时这么做,只是为了完成生存必需的积累,或迟或早,我会真正安静下来,即刻全身心地去做那件我最渴望的事情。
此时,在南半球初春的夜里,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敲下这些字,正是这样的时刻。
写作总能让我在任何场景下,都感受到幸福安宁,和极大的自由、快乐。就像博尔赫斯所言,“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无论有怎样跌宕的悲喜,无论面对纸笔还是电子设备,当文字从眼前一个个涌现时,我似乎就乘上了一列专属飞船,奔向只有自己的秘密花园。在这里,我可以完全的真实坦诚、简单纯粹,也可以卸下所有防备,全然放松下来,袒露脆弱无力和悲伤。在文字的世界里,可以远离所有喧嚣纷扰,放下一切外在标准,沉浸在静谧中,认真倾听内心深处不被外界左右的声音和渴望。
02
剧作家曹禺曾这样评价巴金先生,“你是文学巨人,高举火炬照亮人心。你是光,你是热,你是二十世纪的良心。”
巴金先生却谦逊回应到,“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感情。今天回顾过去说不到什么失败,也谈不到什么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
这段话深深打动我,回顾自己从幼时到现在持续不断的书写,也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我爱自己,爱家人、伴侣、挚友、亲朋、师长,乃至一切有情众生。
所以,我写了二十多年的日记、随笔、书信,以及和个人成长、自我管理相关的各类主题,也从2016年开始修行,抄经念文,为有情众生祈福。
生命的长度有限,宽度、广度、深度无限。我的人生誓愿,便是“阅读写作,悦己助人”,在有限的生命中,永不停息地前行,去力所能及之高处。尽可能多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对家人朋友关怀备至,也帮助更多人成长。
如果身体的死亡意味着我们的彻底终结,唯有活着时每一天的充实幸福,是有意义的,也唯有所做之事,在爱人与助人中的付出、带来的改变,留下的文字、艺术,或财富、事业得以继续留存,正如中国人文思想中“三不朽”的价值主张,立德、立功、立言。
然而,即使不为留下什么,仅为当前每一天的心安,文字的输入、输出,也是我早已习惯且依赖的方式和日常。
从前自顾自的书写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和个人成长方方面面的经历和想法,从简单的流水记录、情绪抒发、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到丰富多样的主题手册,像阅读、观影、观展、旅行、财务、人际、学业、目标管理、工作日志、睡眠日志、运动日志等各类主题,一步步走进了自我管理和自我重建的世界,也更谨慎对待自己的时间。
在这样的沉浸中,逐渐建立起了适合自己的极简个人管理体系,也是接下来想写的内容。
我也热爱生活、自然、文学、艺术和各类知识。
“既来之,则安之;向死而生,活到淋漓”,是我在了知生命的偶然、无常、无意义和死亡这一必然终点后,为自己赋予的意义,阅读、写作、尽情生活、爱与被爱,万水千山走遍。“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生活不在别处,而真切地在于此时、此刻、此地,以及身边的每件事、每个人。
“生活即文学,早晨六点开始读书,这就是我的生活,读四个小时后停下来做家事,洗一个碗,看窗外的椿树长出新芽,那也是文学。”
黎戈《时间的果》里这段话,去年第一次读到时就被深深打动,引发强烈共鸣,感觉自己每日所做、所想之事都被精准而诗意地表达了。内容之外,文字本身自然、清新的美感,也让人心动。作者对生活、文学、自然之美和平凡日常的珍视,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意义,想走进的理想人生。
还有中学时喜欢至今的三毛,在她看来,人生有太多值得追求的事了,写作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她的生活比写作重要,她重视生活,远甚写作,如果以切蛋糕的比例来看,写作只是蛋糕上面的樱桃。
她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人生就是一场游戏,不过要玩得高明,写作和画画、种菜、种花、做妻子、旅行等事务一样,只是她的游戏之一。她写的虽然都是平淡的家庭和异域生活,但总带给读者很多快乐。
三毛和黎戈都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和她们一样,生活也正是我的文学和写作。所以,我会记录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直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生活黑客。也越来越热爱看似平凡的日常,想用文字记录这些微小确定的幸福瞬间。
黎戈经历了种种挫折苦难,有年少时因父亲酗酒、殴打她和妈妈的压抑苦闷,也有中年时因先生连带关系而经历的五场官司,饱经夜不能寐的恐惧,然而,她却写下——
“这些痛苦,最终都没有毁掉我内心的幸福感,只要能维持生存,家人健康,我还能读书,我还是很容易快乐起来。物质确实流失了,可我在精神上仍然是富裕的。我想,我之所以没有被彻底摧垮,是因为我是文青,我爱文学,在这个词组里,“文学”是次要的,“爱”才是重要的。文学,在这个时代,可能是一个笑话,但它是我内心的漫天星光,照亮这黑暗的人生。爱文学,是我生命承重的结构部件,并非种花的阳台,也不是生命的某一个走廊。”
和她相似,阅读和写作,也曾在无数个至暗时刻拯救了我,2020年,重拾对文学的热爱并敢于说出“我是文青,我爱文学”,是一生成长上的重要转折。
书籍和教育,改变了我,未来,我也希望有能力传承这些感动、疗愈和改变。
03
乔治 · 奥威尔的一句话也是我写作的原因,“如果你无法写好文章,这意味着你无法好好思考;如果你无法好好思考,那么其他人就会代替你思考。”
阅读和写作本身都是一种元认知能力,我希望通过持续一生的读和写,不断提升自己独立和深度思考的能力,简洁清晰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逻辑和结构化思维,可以参考他人的建议,但有能力自己做出决定,并为之负责。
我深刻记得最初开始写作时,经常陷入的一种困境——脑海中、心里不断涌现很多想法,但一旦开始,却经常不知从何写起,也无力将那些只存在于思维里的想象和场景一一描绘。
事实上,很长时期内,我对文章的形式、逻辑、结构、表达、文采等细节都不奢求,只希望先达到一个最简单的目标,把话说清楚,用文字形式腾空脑中纷繁的思绪,清晰简洁地表达自我。
这样一个看起来极其简单的目标,在开始写的过程中,才感受到是怎样艰难。
王小波在《时代三部曲》里对于为什么写作的问题这样回答,“如果硬要我用一句话直截了当地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我相信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但是这句话正如一个嫌疑犯说自己没杀人一样不可信。所以信不信由你罢。”
我也相信自己有一些文字的才能和灵感,我应该而且必须做这件事,否则,将会像从前忙于生计般有违自己的天性,无论实现怎样的成就心里都觉得有一处缺失没能满足。
同时我也非常清楚,这可能存在的1%的才能和灵感,必须要付出99%的努力才能彰显。
“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爱迪生这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有其道理,但对我来说,即使那1%的灵感是极其重要的,但没有99%的汗水,纵然我有再奇妙的灵感,再伟大的想法,再有趣的故事,再深刻的道理,也无法轻易变成一篇满意的文章,更难以成书。
因为我早已认知到,在写作上我有的只是极大的热忱和依赖,并没有极高的天赋,很少有文章是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般一气呵成的,更不谈还能文采斐然。写作对我来说,不仅是脑力劳动,也是心力、体力的付出,天赋和灵感重要,持续不断的付出也必不可少了。
04
最后,也希望有能力以文为生,成为自由撰稿人,再到青年作家。
和我的偶像与成长导师,畅销书作家 Susan Kuang一样,我们内心的热情都有"Inspire"一词,每当看到身边朋友能突破自己原有的局限,去努力追求理想自我和理想人生时,我们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七年前,Susan明确了这就是她人生奋斗的理想。当时,她说希望通过文字影响大家,等到自己有足够资历和精力时,能设计出自己的Workshop,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化,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
七年后的她,已出版两本畅销书,《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和《成为自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循环》,此外,陆续发布共7期个人杂志、5门在线课程和线上线下的人生教练服务。
上个七年,Susan的梦想照进了现实,我也陆续实现了职业发展、环球旅行和澳洲留学的梦。如今,也终于开始表达持续写作和用文字帮助他人的愿望,希望带给读者温暖、打动和一些微小的改变。
七年就是一辈子,我相信接下来这个七年,期待的理想人生也会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