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薄伽丘的《十日谈》,了解了这本小说其中的一些故事,其中的语句基本上没有阅读经验的人也都能懂,懂得了其中所要表达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经过了解知道故事的创作灵感来源。很多故事并不全是薄伽丘原创的,而是在深入了解民风民俗后,与市井大量接触后,道听途说、口耳交传得到的民间趣事。
在这本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要和王子领兵出征,便将国事托给了一位伯爵。伯爵处理国事遇到重大决策时都会与王妃和王子妃一起商议。伯爵玉树临风,温雅稳重,王子妃爱上了这位伯爵。伯爵丧妻不久,王子妃就单独约见伯爵,向伯爵表露心迹。伯爵断然拒绝了王子妃的求爱。王子妃恼羞成怒,自毁衣衫大呼,诬陷伯爵非礼,侍卫欲禽伯爵。伯爵无奈,携长子幼女出走他国。国王王子闻之,竟不细察,怒而去伯爵之爵位。伯爵从此流落异国。多年以后,国王去世,王子当上国王,王子妃成为王妃。又过了好久,王妃身体抱恙,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信天主的西方人死前都会忏悔,王妃也一样。她在忏悔的时候就把诬陷伯爵的事说了出来。于是国王大悔,复伯爵之爵位,且赐以重金。在这个故事里伯爵能够去洗刷冤屈主要是王子妃的忏悔,在这篇故事中正义来迟了,还是在邪恶让步的情况才来到的。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寄望于人的忏悔,我们有警察。尽人事方能听天命,伯爵所为,只是听天命而已。若受侵犯,应当奋力抗争,主动寻求帮助,才能有‘邪不胜正’的结果。其中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只是本质上的区别,有可能一开始你认为他是坏人,但是最后经过他良心发现就会洗心革面,变成好人,不能只因为一面就判断人的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