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骑士》是诺兰导演的蝙蝠侠系列第二部。这部作品对人性的刻画更加深入人心,所以在当年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效剪辑、第66届金球奖最佳男配角、第35届土星奖最佳动作电影、第3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一系列殊荣。
链接第一部的剧情,高谭市的恶势力又出新人,就是令大家闻风丧胆的小丑。剧情主要也是围绕小丑与蝙蝠侠两人斗智斗勇的惊险故事。
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那种变态的坏,被演绎得入木三分,风头甚至盖过了超级英雄蝙蝠侠。看看小丑这个经典角色能够荣获奥斯卡最佳男配就可知晓。
有时我在想小丑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悲惨遭遇,才会对人性如此失望,才能如此这般疯狂地杀人不眨眼?
回顾影片,我们可知小丑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父亲是酒鬼变态。醉酒后总喜欢虐待小丑和妈妈,母子俩脸上的伤疤就是父亲用刀子划的。并且爸爸在行凶前总喜欢说:“干嘛这么严肃?”
所以小丑在行凶时也总爱说这句话,听起来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影片没有交代变态爸爸的结局,不难猜测,小丑杀了自己爸爸。但是心性变得比自己爸爸更加扭曲变态。例如小丑逼迫蝙蝠侠如果一天不露出真面目示人,就不断有人死去。令高谭市的人民惶惶不安。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小丑就是高智商的流氓,导致蝙蝠侠屡占下风。高谭市的新检察长哈维和蝙蝠侠的初恋瑞秋,被小丑分别关在两个即将爆炸的地方。小丑出的这道选择题,就是要蝙蝠侠只能就救其中一个。
蝙蝠侠肯定是去救自己的初恋,派警察去救哈维。可未想到,小丑故意将哈维和瑞秋的地方说反。蝙蝠侠救到的是哈维,因爆炸被烧了半边脸,成了双面人。而蝙蝠侠和哈维共同的挚爱瑞秋,却葬身火海。毕竟警察的速度和蝙蝠侠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这部电影一直在强调人有两面性,从最初哈维不管干什么事,都要拿出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到他真正成为双面人,一边脸代表善,烧毁那边代表恶。他因为瑞秋的死私自枪决了那些与之有关的所有人。还迁怒于没来得及救到瑞秋的警官戈登,并绑架了戈登的妻子儿子。
这就是小丑的目的,因为小丑就是想向世人证明,这个曾经正气凛然的哈维检察长,终于沦落为和自己一样草菅人命之徒。
什么满口仁义道德的正义之士光明骑士都是虚伪的假象。就像小丑信奉的那套逻辑:“没有迫不得已的时候,谁不想正义凛然?”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可怕?我想就是小丑这类人了。他不求财不求利只想让这个世界混乱。
蝙蝠侠的老管家说:“有些人并不是喜欢那些常人偏爱的东西,比如钱,他们不被收买,不被欺凌,不可理喻,不会妥协。有些人就想看着这个世界燃烧。”
影片的高潮中,小丑将燃烧这个世界发挥得淋漓尽致。高谭市的桥都被炸毁后,警察为了驱散人群,只得坐船逃离。一条船上是普通民众,一条船上是坐牢的犯罪分子。
突然船上接到了小丑的广播,两条船上都被安置了炸药,起爆器的开关都在对方的船上。小丑还是一样的伎俩,二选一,只有一条船上的人可以生还。十二点之前,不引爆,两条船都会下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但是船还没有爆炸。普通民众那条船上的人有讨论说,反正对方船上是犯罪分子,不如引爆算了。大家激烈的讨论,最后还是没人真正去引爆那颗按钮。犯罪分子船上的黑社会头目直接扔掉了引爆器。
在面临生死关头,人性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就算是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也依然唤醒了内心的善。这是小丑最痛恨的。他以为的人性邪恶那面还是败给了善良。
关于考验这两条船上人的人性问题,还被引用到了《奇葩说》第一季贾玲那期。辩题是:一条船上有一百人民众,另一条船上只有贾玲。
只要炸点贾玲,那一百人就能活命。在这生死关头,是杀百救一还是杀一救百呢?该不该炸死贾玲呢?
高晓松老师是反方不该炸,蔡康永老师是正方该炸。但节目在导师结辩的时候,蔡康永老师做了件在《奇葩说》没做过的事情,他叛逃了,选择了反方不该炸。
可能真像康永老师说的:“我们还没有在这条船上,大家凭着理想跟情怀做决定的时候,一定是选不该炸的人居多。但当我看到选择该炸的人居多的时候我吓坏了,所以我立刻就知道这不是一场辩论。这是一次向大家传递关键价值观的时刻。就是作为与不作为。你按下那个扭是作为,不按是不作为。我们人最基本的底线应该是要守住那个不作为。”
小丑就是善于利用这些人性的弱点来行凶作恶,几乎每次都能百战百胜。但这次他输得心服口服。人类是有很多弱点,但也有那些光芒万丈的优点。
希斯·莱杰扮演的小丑角色毫无疑问是电影史上最有名的反角之一。但是天妒英才,2008年,年仅28岁的希斯·莱杰死于意外服药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