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与伯乐
我已经连续一周都写东西了,心情非常好,自己在自律之路上,迈开了脚步,这是非常好的信号,我在坚持着!
其实每天都有很多东西可以写,只是自己一个没注意,那美好的念头就溜走了,再回头想怎么也想不起来。就像无意识的有能。还好自己在学习自我管理,未来会用更多的办法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
学生学习的结果与老师是密切相关的!在中文里有一个成语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倡导者,是我国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丘(前551~前479)。根据《论语》记载,孔子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同一个问题,总是针对学生材质禀赋的差异,或者根据自己对学生发展的预测和期望,给予不同的解答。
如《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言刃。”
孔子时还没有出现班级教学,虽有集体讲习,却重在个别教育。而个别教育,正是因材施教的最好形式。孔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个别解答,从不给予唯一的答案,也不限于单一的形式。因此,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也孔子教育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论语·先进》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代学者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这一则记载的注释是:“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这就是“因材施教”这一命题的出处。
当一个学生,被他的老师发现了优点并培养放大后,学生会努力去学习并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出来。在洛基集训营里,老师们会进行一对一的考核,老师们可以在短短几分钟的考核中,知道学员的问题,做出正确的示范,并能模仿出学员错误的发音,告诉他错在哪。更重要的是,老师们通过短短几天的相处,就能找到学员身上的优点并给予表扬。洛基的老师们不仅能找到学员的问题并告知如何改正,而且还能看透人心,激励学员,帮助学员坚持学习英语,这点真的很赞!其实能说中文的我们也能学好英语,它们都是语言不是吗?我们每个人都是英语学习的千里马,幸运的是我遇见了洛基这个好伯乐。
这次看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真的是收获颇丰,知道精深练习的原理,把它用来放到英语学习和自我管理的学习上,肯定会事半功倍。当然还有其他想学习的技能上也能得到相应的结果。知道老师对自己的重要性,我的几位标杆给予我的是不同方面的指导,贪多嚼不烂,我得把自己未来方向找好再进行精深练习,余下的再做些适当的练习就好。
不知道大大的课程该如何精深练习,得好好实践实践。很多东西自己懂得是表面的理论,没有好好的练习,所以感觉自己知道的东西杂乱无章,没有办法有效输出,实践不够,说出来的都不是自己的东西,而是别人经历的,我想以前我也在想改变,只是热情维持不了多久就被打回原形,这次,希望一切顺利把学习的知识内化,再通过练习融合成自己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