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汉寿,渊源颇深。再次倾心融入,有见老朋友的欢喜和亲近。那些散落在岁月深处的记忆,如太白湖的珍珠,点点滴滴串联起来,温润、饱满的一串串,一颗颗……
那年,我在北京求学,先生在汉寿县消防大队服役。由于起初的种种不适应,先生每天都会为我写信。彼时,一封封来自“常德汉寿”的温暖信件,成了我满腔情思的宣泄之处。一个冬日午后,先生的信如飘雪一般如约而至。大个儿班长高高举着一封信飞奔到我跟前,声音高亢而明亮,满脸“恶作剧”的窃喜:”常德汉寿,常德汉寿!”我踮起脚尖从他手上抢过信,郑重而雅致地拆开,几十个黑压压的脑袋热腾腾挤在一起,听我矫情读信。虽说同窗们有着戏谑和起哄的成分在,但我仍读的十分认真,尽我所能去感受先生写信时的情感与思绪,他的语气应该是郑重又有些亲昵的,那个自律到近乎严苛的男子,端正坐在书桌前,脊背笔直,衣着挺括。或许冷硬阳刚的脸上会带些不甚明显的笑意,一板一眼的写信。信纸寥寥,还没读完,自己先忍不住泪盈于睫,耳畔抽泣声一片,抬眼一瞧,原本来凑热闹的同窗们竟也都红了眼眶……20多年了,这一幕依然异常清晰、动人,如某部影片的经典桥段,深刻印在脑海之中,回想起来,一时竟有些愣怔,恍若隔世。
先生是理工男,文字并不那么诗意、滚烫,甚至是有些直率、笨拙的,他向来内敛含蓄,信的内容鲜少谈及风花雪月,而多半是汇报工作的,扑灭了几场火,救了几个人,大队又来了新人……这个男人从来对不上“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下句,而他如落叶般深挚而朴素的文字,将他生活的一点一滴变成生动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也让我和汉寿,有了深深的依恋与牵绊。
每年寒暑假,我都会在汉寿度过。那时的消防院落很小,我和先生住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平时两个人难得相聚,心灵喜悦时看什么都会蒙上一层俏皮诗意的暖光。后窗外那一口小水塘,凉风习习,碧波荡漾,竟也欣赏出几番“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的意境。
晚饭后,我和先生牵手散步。一条狭窄悠长街道,几盏昏黄路灯,零星几家商铺、餐馆,在夜色里孑然而立,犹如灯光下的人影,显得落寞而冷清。每当有车经过,我和先生不得不扁起身子避让,紧张兮兮,狼狈不堪。此时我也终于见识,先生在信里说的“艰苦环境”的真面目。钦佩仰慕之余心脏又不由生出些细密酸麻的疼痛,若针扎一般。
那夜无星无月,有他在身边,我睡得格外踏实。于是我与汉寿又有了进一步的纠葛。
一别经年,多年后再次来到汉寿,全然变了模样。消防大院早已易址,宽敞明亮,兵强马壮。一路端详过去,街道宏阔,商铺林立,山水秀美,人文荟萃。汉寿,早已褪去昔日小县城的小气、荒凉,初步有了大都市的繁荣气象。
地杰人灵,这方山水养人,养出了好些钟灵毓秀的人物。古有李衡、周德、杨幺,独具风韵,各领风骚;今有张海卿、李万军、胡君、王腊忠………他们身上,有显著的汉寿人气质:厚朴、才情、好学、霸蛮。人灵地杰,汉寿的人也将自己的灵气反哺于这方养大自己的山川河流,岁月缓缓流淌,见证了这场大自然与人类相互间的馈赠与奉献。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汉寿的领导们无疑是尽职而又清正的,杰出的才干之外亦不乏浓烈的诗意情怀。一颗心一旦和诗意有了牵连,事一旦与诗歌有了藤葛,一切似乎都可以妙笔生花,水到渠成。近年来,汉寿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持续跑赢GDP增速。十项高质量发展指标中,财政收入、产业投资、重点民生实事、养老保险统筹、自然资源保护等五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市第一、二方阵,是唯一没有落入“第三方阵”的县(市)区。
我朋友丁克刚,是汉寿县人民政府的常务副县长,我尊称他为“诗人县长”。他极爱写诗,时不时地发来几首,在《为你朗读》推送之后,反响很好。记得他写过一首《丁香皇后的乡愁》,当时在汉寿文化剧场由文理学院夏子科教授朗诵。
“万里舟车,遥念洞庭春色。一缕乡愁,期许山花烂漫…乡情牵绊万缕千丝,惟愿家乡姹紫嫣红…”夏教授声音磁性,情深意长。一首罢了,年过七旬,美丽如初的“丁香皇后”、著名画家黄韵芳老师上台,与夏教授紧紧相拥,喜极而泣。黄老师常年旅居海外,阔别家乡近50年,一路辗转,舟车劳顿,只为奔赴一场诗会,只为写她的一首诗。当画家和朗诵家牵手谢幕,台下掌声如潮……
受汉寿县委宣传部的邀约,我到汉寿演出过多次。那真是一次次美妙、心动的体验。汉寿的观众极文明、极优雅,好似经过专门培训,相约好了似的,掌声从不在中段响起。朗诵完毕,掌声响起来,热烈而持久,我站在台上,看见了每一个人脸上的神情,如此专注,如此虔诚。真诚和热情,源于他们对诗歌的痴迷,对朗诵的热爱,对文学艺术的尊重。鼻子竟然莫名的有些发酸,明明是做过许多遍的彩排与演出,我却从未有过像此刻一般想扎根在台上的冲动,甚至舍不得告别。
中秋之夜,我和夏教授又一次受邀朗诵《汉寿赋》,作者是汉寿著名诗人杨远新,他是极认真、细致的人,几易其稿,每次朗诵的诗词都不一样。据说他跟汉寿县委、县政府的几位领导,反复揣摩、推敲,从几千字缩减到几百字,才有了这篇精品力作。他们对诗词的敬畏、偏爱,可见一斑。“诗词之县”、“诗词之乡”的美誉,名副其实,名扬四海。
静谧星空下,偌大的露天剧场,灯火璀璨。我们款款上台,台下乌泱泱一片。 “伟哉兮,天下浩汤洞庭水,钟灵毓秀汉寿县 ! 壮哉兮,一江波涌万山喊,百龙竞渡我当先。旌旗指处激流进,龙阳儿女勇向前…”那场演出,我们十分动情、投入。只因观众目光如潭,神情专注。连几岁的孩子,都那么规矩、斯文、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演出结束,我们每个人眼里都有泪光闪烁。
从周碧华主席的故事里,我知道了胡诗词,那个坚强的轮椅诗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为觅得良师,整整一夜痴心等候,而后是七天七夜的迸珠溅玉、星火碰撞;从作家李万军的著作《因为信仰》里,我找到了人性的厚度和坚硬、温暖和慈悲;我还从诗人王腊忠的诗歌中,知晓了太白湖的珍珠、甲鱼、玉臂藕,见识到了洞庭湖秀美风光,人文好物,以及端午节龙舟精神的劲美和谐,荡气回肠。
秋日汉寿,有无尽的美。秋雨泠泠,泛黄的树叶悠悠荡荡也有了落叶归根的情怀。当我第一次以常德市作家协会会员身份参加文学采风活动,点点滴滴,心头氤氲。一幕幕,如何能忘,如何敢忘,如何会忘。当张海卿书记让我谈谈此次采风活动的感受时,我几度哽咽,说不出话。
山河迢递,岁月流转。我跟汉寿的情分,大概是一辈子缠绵不清了的。“美是邂逅所得”,感谢每一次倾心相遇,感恩一次次怦然心动,流连忘返……那条路,我记得,那方水,我记得,那些人,我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