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1
——《小学数学这样教》读书笔记8
今天来谈一谈估算。什么是“估算”,怎样开展“估算”教学呢?郜舒竹教授在《小学数学这样教》这本书中谈到,在教师的实际教学或者是孩子的实际学习中,存在着对估算的误解。误解之一就是看到“大约”想到了估算,并且默认计算的结果不允许是准确值,而要是近似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估算本身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对“大约”的用法不够明确。
书中说道,“大约”一词并不是一个具有严格意义的数学术语,因此在不同语境中,其含义是会出现差异的。总的来说,有两种类型。一是“无法准确”中的“大约”,这种类型大概包含下面三种情形。(1)圆周率π的取值就无法准确,因此,教科书上一般用大约3.14这个数值来表达π的取值;(2)表达某类事物或者动物的数量属性,比如,鸵鸟的体重大约100千克,指的是一类动物统计意义上的平均取值;(3)对运动或者变化的数量描述,比如,中国大约有13亿人。由于人口数量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也只能用大约来表述。以上三种情况中的“大约”都没有涉及到估算。如果要计算的话,都不能用估算,而要用精算。那么,什么情况下用到估算呢?估算中的大部分情况都是“可以准确”表达或者计算的,但是由于计算者的主观意愿以及为了使得计算简单、快捷的目的,有意把准确的数据或者运算改变了,也就是“可以准确”中的“大约”。 虽然作为结果的数据是不精准的,但是结果可以满足计算者的主观愿望,而且可以很快的达到解决问题的要求。比如:某种水果每千克4.4元,某人打算购买4千克这样的水果。这个人最先面临的目标要求就是:“带多少钱合适呢?”这个合适可以解读为:一,带的钱“够”买这些水果,二,不想带太多的钱。因此,为了达到这个主观要求,估算的时候会想到要把4.4看成5来计算,因为5乘4等于20 可以口算,可以快速的达到个体主观目标要求。这个时候,绝对不会把4.4看成4来计算,虽然四四十六也能快速计算,但是不能解决个体的主观愿望。当然,也不会把4.4看成10来计算,这不符合不想带太多的钱这个主观意愿。这样的一个过程,则称之为估算。简言之,估算是为了满足人的主观需要而出现的,这是估算区别于其他运算的主要特征。
如果离开购买者的主观意愿,某种水果每千克4.4元,问到4千克大约要多少钱的时候。人们会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把4.4看成4,再4.4×4≈16,得到大约要16元的结论。由此可以发现,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的时候,“大约”的结果并不意味着是“最接近”的结果,可能与“最接近”的结果有差距。这一切还是要看个体的主观意愿。因此,在估算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问题情境与问题目标的设计,让问题目标具有明确的主观指向性,以便个体能结合目标达成意愿来进行更为合理的估算。当然,如果是纯近似计算,则4.4×4≈16。这也可以看到估算与近似计算是有区别的,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回想到自己的教学生涯,或多或少的把这两者混淆了。
综上所述,数学中的“大约”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无法准确”而不得不用大约,这种情况应当把大约后接的数量理解为“近似值”。二是可以准确,但是为了表述更简单或者计算更简洁而有意为之,目的是为了更快的达到个体的主观意愿。因此,可将估算的特征概括为:无需准确,追求简捷,达成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