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情书》是一部讲述暗恋的电影。电影讲述了渡边博子在已故的前未婚夫藤井树的毕业相册上发现了他在小樽市读书的地址,她按照这个地址,发了一封 “通往天国的信”,未料却真的收到了自称“藤井树”的人的回信!借由信件,博子得知“藤井树”原来是同故去爱人同名的一位女生,且少年时代两人是同班同学。博子请求树告知自己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事情,以二人的书信往来为背景,故事也慢慢展开了……
博子和树有着相似的面庞。未婚夫曾经告诉过博子,他对她是一见钟情,博子对此深信不疑。可两年后的小樽之行中,与树在路口猝不及防的相遇,才使得博子明白,“一见钟情也是有它的理由的。”多年前的一见钟情,原来是由于自己与初恋相像的脸。
“如果这就是他选择我的理由的话”,博子说:“我将不能原谅他。”
一见钟情的背后,却是另一种形式的背叛,藤井树爱过博子吗?
我猜是爱过的,最有力的证明恐怕就是藤井树向博子求婚那一段了。我们不妨看一下博子在木屋中叙述的那段回忆。
“你知道的,他从来没向我求过婚。他把我叫到天台上,手上还握着一个戒指盒。可他却始终不说话,我们待在那里一句话也没有说,大约是过两个钟头,我开始觉得对不起他,没有办法,所以我才说:’请跟我结婚’,然后他说了一个字,‘好’。”
这样看来,藤井树拿着婚戒两个小时都没有开口,这也正像他少年初开情窦时那样羞涩甚至拙劣。而同时呢,藤井树是个别扭且非常倔强的人,以至于运动场上还要带伤逞强,这样的人,如果不是他心甘情愿,又怎么可能会向一个他没有放在心里的人求婚呢?再者,这么多年,树并未迁家,如果藤井树仍然将树认作最深爱的人的话,为什么反倒决定向博子求婚而不是去找树呢?
而他死前所唱的最后一支歌:“我的爱在蔓延,伴着南风。”,或许会成为很多人怀疑藤井树最爱的仍是少女树的疑点。这首歌是松田圣子的《青い珊瑚礁》(青色珊瑚礁)。事实上歌中还有这么一句歌词:“我的眼泪可在簌簌的流,才不想看你温柔的眼神,就像个小蔷薇般低垂脑袋”,私以为这里“温柔的眼神”当然是指博子,因为树较博子,是更活泼一点的形象,而两位藤井树少年时期,怕也是没有什么“温柔的眼神”的。而“低垂脑袋”呢,当然也是生性羞涩的博子更爱做的事啦。
但同时,松田圣子是藤井树中学时最有代表性的偶像歌手。年少时期的暗恋在他心中留的太久太深,当他在人间旅途将结束的时候,他无可避免的想到了这段时光,“啊,我的爱已随那南风远去”,歌词了里的这句话,怕是对树以及那段时光的怀念与告白吧。
所以我想,藤井树死前所唱的最后一支歌曲,既是对博子的表白,又有对树的怀念。这两个他人生中占比最重的女人,有着相似的脸,却带给他不同的回忆。清风传信,请带去我的爱意与思念吧。
“亲爱的藤井树小姐,你觉得他如何呢?”博子在了解了所谓的“一见钟情”的真相后,失落且不甘。她在来信中小心翼翼的试探:“能遇见同名同姓的女生,你不觉得这是命运的安排吗?”
树否定了博子“罗曼蒂克”的想法,告诉她她对藤井树并没有别的想法,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影片里并没有哪处言语直接表明了树对藤井树的感情,反倒是通过一段段回忆,一个个表情,处处欲语,偏偏还休,言尽意深,使人身临其境般似的。
初三元旦时,树的父亲因肺炎去世了,因此开学的第一周她都没有去上学,而是在家里和爷爷一起照顾消沉的母亲。门铃响起,打开门的一刹那,她是有些惊讶和尴尬的,但很快,这种不好意思就转变为了开心和羞涩。尤其当藤井树准备离开时,她抱着那本《追忆似水年华》,躲在书后开怀大笑,少女的羞涩与开心,更是隔着屏幕都能准确传达到。
最直接的一幕是树收到学妹们带来的那张借书卡时。当她翻到借书卡背面,看到自己中学时代的人物素描时,既感动又害羞。她不曾知道的借书卡上,原来真的写满了一个人的暗恋。
这部电影是我最早收录在网盘里的电影,每次看时我都会这场少年暗恋而动容。起哄笑闹里的鲁莽,拥挤走廊上的回眸,图书馆的恶作剧,未曾出口的爱意,这细密如针织的少年情感,是最动人的地方。
等待多年以后有人将它忆起,揭开这藏在时光里的暗恋。
除主线的三位人物之外,电影里的其他人物也是丰满立体的。
秋叶先生在我看来,是有些强势霸道的,他逼着博子从那段回忆中走出,偷偷以博子的名义写信质问树是否是真正的“藤井树”,甚至没有考虑博子的意愿。最后结局雪山一幕时,博子也是被秋叶半说服半强迫的带过去的。
这个人物我初看是不喜欢的。但是细想,如果没有他,或许博子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释怀吧。博子是个温柔而又同时犹豫胆怯的人,没有秋叶先生,或许她会选择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树身上,这样一直通信下去;她也绝对不会想到小樽去一探究竟,更不会直面痛苦,勇敢释怀。因此从这点,我又觉得秋叶先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博子,这个人物并不该简单以“讨厌”论之。
以及爱慕秋叶先生却大方祝福博子的玲美,重视家人的爷爷,自愿留在山上,帮助登山队的尾熊......导演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感情处理的很好, 对逝者的怀念,对生者的珍惜,对死亡的遗忘,对过去的纪念。许多东西说不清道不明,但看的人知道,它就是在那里。
雪山中回荡的那句:“你好吗?我很好。”是怀念,释怀,以及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