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学习语文课本,所有修辞手法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拟人化”:
朱自清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成年以后,网友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喜欢回归童年思考模式,用“拟人化”思维看待关注的热点事物,玩玩闹闹不亦乐乎:
《国家宝藏》里,点赞最多的,是网友们关于国宝的拟人化讨论。
“越王勾践剑”与“吴王夫差矛”冤家CP的爱恨情仇,“矛”出场时引起的弹幕轰动:
还有操心越王勾践剑老是出外展览,会不会晕车的:
这些有趣的评论,可以说是很可爱了。
于此衍生的将其他国宝拟人化的画像,也很有趣:
各种釉彩大瓶
万岁通天帖(不是万通筋骨贴啦!)
在如此“万物皆可拟人”的流行大潮下,央视爸爸很快也出了个《国家宝藏》拟人衍生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
相应的表情包也层出不穷:
当一件国宝,注入了人类情感、灵魂之后,便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器物”。
就像国立老师每期口头语说的:“让国宝活起来”——从不为大众关注的博物馆角落,走向舞台中央,带着自身的故事,演绎一段传奇,是最为打动人心的方式。
网友围绕国宝发散思维、讨论、二次创作,也让国宝生命变得愈加鲜活、立体。这种互动,既使国宝丰富了网友们对文物的认知、也让网友成就了国宝的第二次生命。
相辅相成,也许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