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勤俭节约的理念,不仅对金钱的节约,即使不用的东西也舍不得丢弃,总认为将来或许有用,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于自己的基因。
罗振宇说:“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扔东西”。听起来仿佛不可思议,我们历来觉得提高生活品质应该是得到东西,怎么是可能是扔东西。心理学不是发现人类有“损失厌恶”情节吗?损失厌恶就是说人们损失1元钱的坏心情需要获得3元钱才能挽回。那为什么“提高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事情就是扔东西”呢?
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断舍离”概念,建议让人们重新审视堆满整个住所的物品,通过重新考虑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已然“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表面上看是扔掉没有价值的破烂物品,清理住所的垃圾;深入一层看是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不以物品为中心,而是以自己为中心,也就是说不是物品有没有价值,比如物品“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重点,而是要问自己“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进一步切换自己的思维方式,并不是“这东西还能用,所以留下来”,而是“我要用,所以他很必要”,从人的角度确定物品的去留;最后主角永远是自己而不是物品,时间不是将来而是现在,不仅仅是物品还包括内心的想法。
断舍离是通过收拾物品来改变环境,进而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也就是说它是通过扔掉家中的破烂儿,整理内心的破烂儿,让人生变得开心的方法。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不断扔掉不必要的物品,抛掉不必要的想法,让自己从看得见的世界走向看不见的世界。
断,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人生幸福与否来自于个人的主动拒绝,拒绝自己现在不必要的东西,让其远离自己,以免打扰自己的生活,占据自己的空间与心灵。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思想上的破烂儿尤其如此,所谓舍得正是因为有舍才有得。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通过持续不断践行断与舍,达到离的状态。断舍离让我们的人生做减法,在人们习惯做加法的时候打下意识楔、踩下刹车。
断舍离永远是以人为中心,仅与人使用物品有关,与物品的价值无关,针对的时间点永远是现在,过去、将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通过对物品的丢弃抵达内心的方式,释放个人封存已久的内在力量,让每个人回归原本的人生态度。
从现在开始,改变思维方式,从行动开始,每天扔掉一件不需要的物品,取关一个不是必须看的公众号,只要有所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断舍离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
断舍离是一种动禅。从此刻开始,践行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