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过:“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偶尔站在路边,等待红灯时,看见川流不息的街道,这时我会想:到底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呢?偶尔拉开窗帘,看到从山头延伸过去,在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山的尽头,这时我会想,美丽的夕阳即将落幕,又有多少人愿驻足欣赏呢?偶尔听见雨声打在树上和瓦上,韵律清脆可听,看见路人举着五颜六色的雨伞,我的思想潮润润的,这时我会想,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得过整个雨季吗?偶尔……偶尔我们也和别人过着同样的生活,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内心焦虑不安,悲伤肆意蔓延,而他人的心却更柔软,心却更明净。在同一个很亮的秋天里,我们应当是快乐的。
我很少走在秋季的天空下,也很少拾几片枫叶当书签夹在最喜爱的书本中。刚读过林清玄写的一篇文章《秋声一片》,他说,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我认为,不是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而是愈来愈感受不到季节了。偶尔走在林荫道上,叶子那么绿,以为秋天迟迟未来,当飘落几片黄叶时,忽地惊觉,秋季已不知不觉地来临了。秋天不是诗人所感触的那样冷冷凄凄,这需要你自己走出家门,触碰秋天,仰望天空,你会发现,在很高的天空中太阳依旧炽热,依旧很亮。
那么,很亮的秋天是怎样到来的呢?春雨绵绵,秋雨潇潇。作者王清铭在《很亮的秋天》一文里提到,秋天是在心境里展开的,也是在心境中酝酿的。秋在心上,就是愁。自己所酝酿的秋天更适合心灵上的旅行。大多数诗人都喜欢站在旧式的古巷里,撑一把油纸伞,听那雨声,心里就会留下萧瑟、感伤的痕迹,从而作出了不朽的诗句。这也就说明,内心的诗意并没有随流水消逝,随黄叶飘落,随秋天逝去。
我记得,家乡的秋日黄昏,落叶簌簌飘落,悄声无息,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象里,划出了一道最美的痕迹。秋日,黄昏,冷雨,枯枝,老鸦……这常常是人们与秋季所联系在一起的景物。“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才是秋季的本质,鲜艳,明亮,清澈。叔本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秋季被人们长期地认为是一个感伤的季节,这与对事物的看法所产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换一个角度看秋天,我们或许能够从中看出秋天的缤纷,高远和壮阔。
我想,走在很亮的秋天里,我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