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安住
禅定训练可以被视为克服世间争战的良策,甚至上策:包括我们心中的争战以及世界性的战争。
———创巴仁波切
坐禅有时被称为正念觉察训练,它也是培养菩提心的一种基础练习。坐禅能让我们贴近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觉知到自己的身体。这个方法可以培养对自己无条件的友爱,让我们不再以漠视的态度逃避别人的痛苦。透过这个媒介,我们将学会做一个真正有爱心的人。
回到当下这一刻的经验,就是在训练无量的菩提心。如果能安住于当下,我们就愈来愈能深入内心的无限维度。感觉上就像跨出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发现了真理的本身。
然而这并不保证坐禅就一定能带来帮助。
为什么要坐禅?
坐禅能呈现出我们的真相,包括困惑与清明。这种彻底接纳自己的态度———单纯而直接地面对自己———就是所谓的友爱。
企图对治自己并不是很有益的做法,因为其中暗示着挣扎与自贬。自贬可能是遮蔽菩提心最主要的方式了。
从长远来看,企图改变自己是行不通,因为那其实是在排斥自己的能量。自我改进只能出现暂时的效果,至于长期的转化,只有在学会礼敬自己就是慈悲与智慧之源时才会出现。
一旦开始放松地与自己共处,坐禅就变成了自我转化的过程。只有不说教、不严酷、不自欺地面对自己,才能放下那些有害的习性。缺少了友爱,弃绝旧有习性的过程往往会变成一种自虐。
坐禅要培养的四种友爱的素养如下:定力、洞察力、体验情绪的烦扰、留意当下。这些素养不但适用于坐禅,也适用于所有菩提心练习的修习,更是日常生活中面对困境的基础训练。
定力:坐禅就是在加强面对自己时的稳定度。持续静坐下去我们才发现,原来坐禅根本和坐得正确与否或是达到理想境界无关。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安住于当下。除非发展出对每个当下的慈悲理解,否则我们是不可能摆脱自毁模式的。
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练习静坐,我们会变得对自己非常诚实。
静坐需要耐性和友爱。我们需要对自己仁慈一点,才能让心安定下来。我们要以这样的态度来处理我们的情绪。我们要以这样的态度来安住于当下。
每当烦扰的情绪不请自来时,只要放下心中的台词,安住在那股情绪能量中就对了。我们会在身体上觉受那股能量。如果能安住其中,即不形成外在的举动,也不压抑它,它就会使我们觉醒。
每当我们对抗自己的情绪时,就是在排斥自己的智慧之源。
观看内心的电影比回到当下有趣得多。毫无疑问地,捏造出来的世界确实滋味无穷而又充满诱惑,所以我们才要用以柔克刚的方式来中止自己的惯性模式。换句话说,我们的修炼就是要培养对自己的慈悲心。
坐禅为的是与慈悲及无量的空性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