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前的欧洲女性很少出现在肖像画中。直到15世纪,女性才在婚礼时被画入肖像画。画像通常为侧面像,突出表现她们昂贵的衣饰所佩戴的珠宝,而不是本人的个性或细部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画家达芬奇流传至今的20幅画作中,竟有15幅画是以女性为背景的,其《蒙娜丽莎》是其女性画作的代表。他为何如此痴迷于画女性?
伟大的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是达芬奇的恋母情结所至。也有一种解释是“恋情说”,就是说达芬奇爱上了“蒙娜丽莎”的原型,想借作画的机会来满足他的爱意。也有这样的说法,便是“恋笑说”,说达芬奇一生都十分迷恋于女性的微笑。
达芬奇对女性肖像画进行了改造。他在为市政厅绘制壁画期间,还创作了一幅女性肖像画。这幅作品就是著名的《蒙娜丽莎》(Mona Lisa)。
艺术评论家瓦萨里认为其中的女子是弗朗切斯科.德尔.乔孔多(Francesco del Giocondo)的妻子丽莎.迪.盖拉尔多(Lisa di Gherardo)。如果她确实是丽莎夫人,那么在肖像画绘制之时她应该芳龄25岁。
达芬奇自己一直保留了这幅作品,在他于法国去世之后,该肖像画进入了弗朗西斯一世的收藏,进而又从王室收藏转为卢浮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幅作品声名卓著主要是出自画作的品质,达芬奇在其中对女性肖像画进行了改造。从某种程度上,这件作品的声名的传播也得自于其所有者的地位。
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采用了北欧的四分之三侧面姿势,描绘了女子的整个上半身。她的双手也出现在画面中,整体构图呈稳固的金字塔形。光线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她的面庞。
人物形体有多层清薄的油画颜料层,似乎是某种柔和的光线从画板内部微微透出。尽管上光油因年久污浊,画面暗淡模糊,这种效果依然朦胧。这位女子坐在一片怡人的风景前,山峦从渐次渲染的冷色调背景中浮现出来,而其间交错的水流桥梁则与女子衣袍上的高光相映成趣。
早期肖像画在表现女性时,主要描绘所佩戴的珠宝上及表现人物。达芬奇却集中地描绘了,女子按照当时的流行样式拔除眉毛后露出来的前额。他巧妙处理女子面纱与手部,赋予人物的鲜明特色不亚于那抹神秘的微笑。
瓦萨里声称这幅肖像画是“艺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地模仿自然”的绝好例证。这种技巧才是达芬奇艺术天分的根源。瓦萨里为这幅作品声誉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曾有人撰文声称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具有神秘感,是因为它具有双重性—它既透出温柔,又让人感到害怕,但是却没人能解释为什么达·芬奇采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他的对象。
曾有人撰文声称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具有神秘感,是因为它具有双重性—它既透出温柔,又让人感到害怕,但是却没人能解释为什么达·芬奇采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他的对象。
达芬奇采用了最为精细的技法将这微笑画了下来。这微笑是对对象面部表情的忠实表达。但是为什么他对她的微笑如此着迷,以至于它成了他绘画中不断重复的主题?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理论对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中那令人难忘的微笑进行了解释。弗洛伊德认为,这样的微笑让达·芬奇想起了他妈妈的微笑,从而激发了他在人生中最快乐的那段时光所感受到的快感。
为了证实这点,弗洛伊德假想达·芬奇童年曾经有过被秃鹰攻击的经历,对这种经历的回忆变成了达·芬奇头脑中的一种幻想,这种幻想表明了他在父亲不在的情况下对母亲的依恋。
作品是对艺术家伪装过的愿望的一种满足,为什么观众看到它时并不反感或难堪,而是同样感到满足呢?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将作品表达自我的本质伪装起是在审美方面为观众提供一种“前期快感”。
这样一来,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就可以做他自己的白日梦而“不会感到自责或害羞”。
达芬奇的每幅女性的油画创作,本质上都是在画自己的母亲,都是在画自己母亲嘴角那永恒的微笑。
恋母情结是整个文艺复兴时代的集体情结,而非达芬奇的专利。它几乎支配了从达芬奇、拉斐尔到但丁等所有巨匠的灵魂。但丁所迷恋的早夭少女贝阿特丽克丝,在《神曲》中她的灵魂导引但丁升入天堂,成为一个慰藉灵魂的母亲。
文艺复兴运动既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复活,也是母性关爱的复兴,她们经过中世纪的漫长压抑,从集体记忆的深处醒来,发出会心的微笑。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