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邹憬、王盛元《论语通解》为通解,综合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新编诸子集成之《论语集释》,南怀瑾《论语别裁》,《四书章句集注》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通解:
孔子说:“一味读书,而缺乏思考,则会迷惘;一味苦苦思索,而不切实读书,则会胡思乱想,陷入危险。”
笔记:
《四书章句集注》:不求諸心,故昏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程子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程子曰的,是对学与思最好的贯通解释。只读书学习,而不用脑子思考,那么读的书越多,学习越狠,脑袋越迷糊。或者成为疯子,或者书呆子。我本人有这么一个经验,刚刚进大学那会儿,看见图书馆那么多书,那简直就是狼进了羊群,狗熊进了玉米地。看吧!结果,一年多下来,真的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根本没有去整理思考自己所看的内容,一年后,突然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各种思想在脑子里混战。整个人都到了要自杀的边缘。后来果断停止看书,慢慢的清理整理自己的思维。总算逃过一劫。
在大学时候,基本上上课学习都是为了考试,根本没有去想过所学的知识可以用来干嘛,怎么用。自然学习的效果也是勉强。工作后,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明明都是记忆中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偏偏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学以致用”是一种湖南文化底蕴,我个人认为学而思的目的,就是思考所学怎么用,理论联系实际。不管是哲学,社会学等可以用来指导为人处世,各自然科学知识更是可以直接指导我们怎么去做事情,数学可以用于计算,物理学可以告诉我们怎么给家用电器安装电源线等等。这些知识,光学了是几乎没有用处的。作为一个工程师,我很清楚有很多知识光是学了,思考还不够,还需要进行模型搭建演习和实践,只要那样才可能理解那个知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书本知识不是思想,只有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并通过思考加以分析总结应用,那才能成为自己的思想。
反过来,有些人,确实很肯思考,想法也很多。但是就是想想而已。如果光是想想而已也问题不大,偏偏这种人还很执着的期待想出个结果来。但是就是不去学不去做。
比如说有人在思考计算机软件是怎么运行的,软件是怎么设计的。天天想啊想啊,没有结果,但实际上他只需要找一本什么21天速成的书,就能了解个大概。长此以往这个聪明的脑袋里装满了各种问题,然后,顺利的被淘汰了。因为他“想得太多,做的太少”,眼高手低,不务实际。
放在为政上,学而思,思而学,更是可以避免很多劳民伤财有损政府威信的事情。比如看到别的地区发财致富的事实,不加思考,盲目学习,不顾本地区实际情况就要引进经验进行开发,结果可能就是大量烂尾、面子工程。反过来,如果执政者只是局限在本地区想着怎么带领大家奔小康,却苦无出路。别的地方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就是不去学习他人的经验化作己用,因此,大家就抱着膝盖,一天天死守。
据说,白起是起于行伍的,不学兵法,但是很能琢磨打仗。及至后来当了将军甚至是大将军, 打大仗的时候就觉得吃力了。后来他潜心学习兵法,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思考,终于有了长平以对等的军力围歼赵国大军的著名战役。这就是思而学的典型。
而赵括,家学渊源,熟识兵法,寻章摘句,无人能及。但是长平大战中,连最基本的因地制宜都没有考虑清楚,最终落得个纸上谈兵的千古教训。这就是学而不思的教训。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在学问,执政上,遍地撒网,获取信息,用心分析信息,慎重思考整理,根据自己的目标,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然后扎实的执行。这样的人做学问,成不了大贤,也能突飞猛进,长足发展。这样的人执政,即使不能带领民众一飞冲天,也能一步一步的引导民众坚实的打下幸福生活的基础。
能够做到学而思,思而学的人,即使成不了大事,也不至于祸乱天下。即使开创不足,守成却是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