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3节课铺垫好搭建基本技巧方法 后,本周开始进入到了小组分工及设计阶段。在授课过程中遇到了以下的问题:
1、关于小组分工:课后请学生按2—6人/组来自由组队,在第一节课统计好组队情况后;到了第2节课,陆续有学生来沟通说由于各种原因,换到了新的小组中去。因为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始搭建,我基于最大程度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的考虑同意了,但还是担心到了正式搭建环节后,可能人员变动会更大。到底是尽量给予学生自主权还是要尽可能保持小组组队的效度,我目前还没有完全确切的答案。暂定的方案是给想要换组的同学说明只能换一次,第二次组队要更加慎重。
2、关于设计图:等比例缩小确实遇到了难度……能从正视图的角度画出轨道的形状、上下轨道的重叠情况、标好起点和终点及小球在轨道中的运动方向就已经是班级中很突出的设计图了。目前遇到的问题暴扣:1、学生原本头脑中理想的轨道形状过于复杂,落实到设计图这一步的时候就开始大幅度降低难度了,这个小组我采取鼓励、“吹捧”、和其他小组“内卷”的方式来激励他们挑战更有难度的轨道;2、部分赛道没有考虑到小球的大小及动力来源于重力,要么轨道宽窄有待考量,要么前后轨道的高度落差不足够,这些问题我目前没有直接指出来,而是想让学生们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通过亲手测试来验证小球是否能顺利通过该轨道。
通过看学生们的设计图,我也注意到在正式动手部分,需要给学生们提供的策略包括:
1、先搭建局部轨道,测试小球能顺利通过之后,再进行拼装;每拼装一截,就测试下小球的运行情况,能通过的话再进行下一步制作;
2、把线绳裁剪成2米/根的长度,提供给各个小组用来测量轨道的长度;
3、提供安全使用工具(尤其是剪刀)的说明;最好小组内能合理分工,动手能力最强的负责使用剪刀,其他人负责粘贴、拼装等;
4、鼓励他们尽可能按照设计图来进行制作,不要主动、人为的降低轨道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