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追一部韩剧,剧中提到一个观点,在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一个房间,进入房间之后我们只是自己,房间里是不会对外开放的自己,有自己不愿与人透露的小想法,有一些自己的小秘密。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孙悟空为师傅画的安全圈一样,为我们划分出自己的安全区域,而当他人试图走进这个安全区域时,圈内的人会有被触犯的感觉。与人交往时,总觉得关系越好越能理解越放肆,可是争吵却变多了,倒比不上初次见面的人相处愉悦,按理说应当是相处越久,关系越密切啊?可是事实貌似并非如此,相处久了争吵反而多了。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刺猬法则”,讲了一个和有趣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天,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所以无论如何都睡不舒服。因此,两只刺猬就分开了一段距离,可是这样又实在冷的难以忍受,因此他们又抱在了一起。反反复复折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双方都觉得合适的距离,既能够互相取暖又不会被扎。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我们经常会听到说,一个自己很敬佩仰望于云端上的人,真实的相处中不仅仰望的位置回到了陆地,更有甚者在交往越深对方缺点那一面暴露之后,我们会改变当初的判断,有些甚至发展成为失望与厌恶。
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看来,通常而言,彼此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与他们所处的情境来决定的。据此,他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者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对应不同的双方关系。
第一种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甚至被叫做零距离,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亲密无间”。它的近范围是在6英寸(约0.15米)内,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它的远范围是6~18英寸(0.15~0.44米),在此距离内,人们可以挽臂执手或者促膝谈心,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距离主要出现在最亲密的人之间。
倘若一个不属于该亲密距离圈中的人,在没有经过对方允许时随意闯入这个空间,无论其用心与目的怎样,都是不礼貌的行为,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与彼此的尴尬,一般会自讨没趣。
第二种是个人距离。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已不多。其近范围在1.5~2.5英尺(0.46~0.76米),以能够互相握手及友好交谈为宜。这是熟人之间交往的空间。其远范围在2.5~4英尺(0.76~1.22米)。所有朋友与熟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该距离,但一般情况下,和比较融洽的熟人谈话时,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交往时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一端。
第三种是社交距离。体现的是一种社交性或者礼节上的比较正式的关系。其近范围是4~7英尺(1.2~2.1米),人们在工作场所与社交聚会上通常都保持这种空间距离。
这种社交距离的远范围是7~12英尺(2.1~3.7米),它被认为是一种更正式的交往关系。在企业领导人之间谈判、工作招聘面试、教授与学生的论文答辩等时候,常常都要隔一张桌子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既增加了庄重的气氛,也增加了双方的适应程度,显得更得体与正式。第四种是公众距离。这种距离是在公开演说时演说者和听众之间保持的距离。它的范围一般在12~25英尺(3.7~7.6米),其最远范围在上百英尺以外。这是一个基本上能够容纳所有人的“门户开放”空间。在此空间内,人们是可以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联系的,甚至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此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和他们交往。
虽然人的本质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同理心理解另一个人。两个人最近的距离是,彼此可以理解对方在做什么。即所谓的基因和文化,如果不能理解,一方很容易沉在自己的世界里。另一方会受到冷落。两个人的文化相同很容易让彼此情投意合。但很多场合下,两个人的文化不同,文化不同,但是彼此吸引。
归根结底,先要形成自己的文化。不需要外界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