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工科男,阅读量自然是不会低的,但是其中除去增长“知识”的专业书籍和论文,仅就文学、历史、哲学以及心理学这些增长“文化”的书籍来说,其实数量上是并不多的。这个不多一方面是因为毕竟本身还有科研和发表的工作压力,没有特别充足的时间用来“增长文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喜欢读懂一本书,而不是读完一本书。
在我看来,读书的原因一般有两个:“被迫”和“自愿”。
被迫的读书,包括上学的考试前的突击,用一周的时间学完一个学期的内容,然后在各种小抄的帮助下应付完考试,当天下午就忘光的那种。有的同学更“高效”,甚至能在一个晚上完成上面的突击,而且还能得到不错的分数。这种被迫的读书,只是应付考试的一个方式,算不上读书,不信你想一想,上个学期期末考试都考了那些科目?别去找课程表别去找成绩单,肯定记不全。连科目都记不全,更别说题目了,甚至毕业收拾课本的时候,很多课本都跟第一次看一样,要不是上面有自己画的线写的字,估计都会以为是别人的书吧。
另一种被迫的读书,就是工作所迫,比如说很多书评人或者相关工作的人,这些我不是很熟悉。但是我自己的工作就要求读大量原文书和原文论文,多数是固体力学的实验分析和计算机模拟方面的,最近又加了新的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内容,所以有的时候一天要读十来篇英文论文,或者两周要读完一本五百多页的《弹性力学》原文书。因此,工作所迫要读书的情况,本人也算有点体会。怎样快速阅读,最短的时间搞定很多本书的介绍和方法多得是,我也不多说。
我其实最想说的是自愿的阅读。
自愿的阅读,跟投入产出比无关,跟虚荣无关,跟攀比无关,甚至跟结果都无关,更多的是享受阅读的过程。这是很珍贵的。因此,我的自愿阅读部分,几乎没有《如何高效阅读》《网络运营策略》教程类的书,也很少有当年的畅销书。畅销书之所以畅销原因是很多的,当年的畅销书如果在一两年之后,还能在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才能说明这是真的有经典潜质的书,是有精华的书,是值得去细心读懂的书。
一首喜欢的歌可能会反复聆听吟唱数十年,一本好书也是值得这样去读的,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我喜欢的书,从来不舍得匆匆看完,都是细细地看反复地读。读的次数最多的,就是《活着》,一直在我手边,想起来就读一遍,而且每次我觉得自己已经读懂的时候,却又发现了新的启发,这种启发跟自己心智的成熟和身份的变化都有关系,就像是这本书跟我一起长大一样:初中时候第一次读,我的反应是忿恨是大呼天理不公;本科的时候读,我的感受是特殊社会时期凡夫俗子的无奈和妥协;婚后做了父母再读,我看到的是各种无奈和妥协之后的坚忍与豁达。读的次数越多,情节和描写的形象越清楚,但是,却总感觉作者有更深层的含义没有领会到。
于是,开始看书评,看文学论文,借助别人的智慧来帮助自己理解那些模糊却无法触及的高度。比如,用死亡作为象征对比活着的意义,当死亡就像是日常琐事一样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在生命里的时候,苦难就如同厄运一般难以逃脱——“这就是命”,与此同时,人物豁达的精神力量却也因为苦难的深重而愈发的明亮耀眼;比如,作者为什么要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去写这个小说呢?为什么不直接就写一个故事呢?因为这种旁观者的角度可以更客观更中立,不带有主观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而是把判断的主权交给了读者——这种手法又让我想起了莫言的《蛙》。
我在努力地想要读懂这本书,但是,我相信随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不断丰富,在下一次读它的时候,一定还是会有新的感触。
能远离利益冲突和虚荣攀比去读一本书,是一个很珍贵的体验。如果说书籍是我们的朋友,常常打个照面则是跟朋友相处的模式;一夜情式的速战速决常换常新,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轻佻。
所以,真心的希望,在你的每年要完成的几十上百本书的书单里,能有一本或几本值得去读懂的书,就像老朋友一样,时常见面,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