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璀在管理课堂上讲了一节《向上管理》的课程,分享给大家: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你不必喜欢、崇拜或者憎恨你的老板,你必须管理他,让他为你的成效、成果和成果,提供资源。
这就是向上管理。
但现实中,据统计有88%的人曾经因为与老板不合而离职。这个数据让大家很吃惊,对不对?
崔璀认为,大部分与老板不合的员工,都需要先放下一样东西:自恋。
自恋大多表现为三种形式:
一、我不说,老板也应该知道
有些员工心里认为:我的表现、我的需求,老板都应该看到并知道。比如说我经常加班忽略了家庭,老板应该知道并给我放假;比如说我这段时间工作表现好且家里需要钱,老板应该知道并给我加薪。
《向前一步》的桑德伯格说:社会财富从来不是被分配的,而是需要人们去主动获取。
你的家庭需要你多关注,你可以跟老板提减少加班或者把部分工作分摊出去;你觉得自己工作表现值得加薪,可以主动找老板谈自己的想法。
你要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要主动获取。
二、只要我说了,老板就应该配合我
有些员工认为:只要我对公司提了需求,老板就应该满足我。
但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老板,他没有用不完的时间去善待每一个下属的需求,也没有用不完的知识去解决的每一个员工的问题。
三、老板的需求,就是为难我
有些员工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了老板的对立面,总认为不管自己提什么需求,老板都会为难自己。
这样一来,不管有什么需求,员工也不敢跟老板提,好像都不用开口,就知道老板一定会怼我,反驳我、压制我,与我针锋相对。
或者,员工所提的需求被老板拒绝后,员工只会认为老板拒绝我一定是老板的不对,他一定是在为难我。而不会考虑说我所提的需求是不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知道了自恋导致的问题所在,我们该如何做呢?
高效的管理者,了解他的上司也是人,然而年轻的下属却不容易有此了解。
——彼得德鲁克
高效的管理者,会抛开那个自恋的我,真正看到“我”有我的需求,老板有老板的需求。如果是他的需求,他负责;如果是我的需求,我要为自己买单,想办法寻求合作。
第一步:正确说出“我”的需求
正确的打开方式=我需要+描述信息+影响
比如,同一个需求,有人会说:你有没有上次活动的筹备清单?
而另一个人会说:你有没有上一次活动的筹备清单?我现在手头有个很紧急的活动,如果能拿到你上次的清单,就可以查漏补缺,减少一大半准备时间,更好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哪一种说法,会让你更愿意快速提供帮助?
正确说出“我的需求”,承认我需要你,是争取跟他人达成合作的正确姿态第一步。
但如果已经正确表达了“我的需求”,还是被拒绝,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进一步看清“他”的需求是什么。
第二步:真正看清“他”的需求
老板传递出一个指令,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他最根本的目的。
所以我们并不需要急于完成任务,而是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反复地询问了解更多的信息,去判断老板真实的需求是什么。比如说老板突然要你在一个月内为公司公众号增加1万个粉丝。通过观察和询问,你可以发现老板增加粉丝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公司产品销量。所以任务最后变为如何通过粉丝增加产品销量的问题。任务的重点变了,完成任务的方式也会有变化。
除了获得更多信息,询问还有一个好处是,通过询问的方式,把“我”的建议更好地表达出来。但老板会认为你在询问中征询他的意见,会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第三步:找到双赢的办法
在明确双方需求不同的情况下,寻找双赢的办法,才是彼此友好相处的正确模式。
崔璀举了一个与孩子相处的例子。孩子需要妈妈更多的陪伴,如果告诉他:妈妈在工作,妈妈需要你安静一会,半小时我就能尽快完成工作,晚上就可以多给你讲一个故事。
这样,通过谈判,获取双赢局面:既是他想要的,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在原定框架中,找不到合作的契机,就创造一个新框架。如果在局部需求不同,就在整体寻找共识。如果方法上产生了分歧,就在目的上达成一致。
以上,为向上管理的一些常见误区和正确打开的方法。
双赢,是寻求共识,达成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表达、观察、询问与谈判。
认识并承认我们均平等为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愿意去真正看到我和老板的需求,去主动寻求合作的方法,做好“向上管理”,让老板成为我们的工作助力,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