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说人这一生什么东西都有可能失而复得,化腐朽为神奇。但目前来说,死亡是每一个人都没办法逃避的,也是每个人最终的归宿。
可能对处于死亡线上的重病患者或正在战场上的战士来说,这个问题并不会有多突兀。但包括重病患者和战场上的一线战士在内的任何人,对生的希望也要大于对死的想象。
想象自己即将死去,就好比是给自己写遗嘱一样的事情。而写遗嘱这件事总是让人难受的,因为是要活着交代生前的事。
跟写遗嘱相比,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就不同了。墓志铭是用来展现人死后的格调的,就像社交软件上的个性签名一样,段落可长可短,全看撰写者(自己)心情,不求长篇大论,只求短小精悍。当然还有一个可能——买不起墓地,立不起墓碑!
说到写遗嘱,就再让我们回到这个问题:假如第二天因为某种不可抗原因,你我将要死去,现在的你会想到什么?
有能想到的,也有想不到的。答案肯定不尽相同,比如:
是心怀对父母的感恩和不能尽孝的悔恨?
是对爱人明明嘴上说让对方再找一个好人,其实心里别提有多不痛快的心情?
是无法看着膝下孩子长大成人的难过?
是担心客死他乡,几个月后才被发现的悲惨?
是还没看偶像的演唱会,没吃上三星米其林,没有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的不满?
是走在昨天背地说你坏话的仇人前面的不甘?
是担心刚刚下载好的岛国动作片还没来得及删的尴尬?
是微信、qq、微博上刚加的异性好友还没来得及撩的可惜?
是存款不多,但尚有微薄积蓄的银行卡密码还没告诉家人的懊恼?
是宏图大志还没实现,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没来得及享尽荣华富贵的闹心?
当然,也可能是,文章写了一半,就差结尾还没写的沉痛之情。
··· ···
2
对于一个思想成熟或者趋于成熟的人来说,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不屑一顾,也可能会破口大骂。
让时间推回到2012年“世界末日”来临之前,那时候全世界都多多少少陷入了一种恐慌或者期待。
恐慌是因为这个世界可能马上就要从宇宙中消失了,不管好的坏的都将化为乌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会随之消散,而死亡绝对是一种最让人战栗不安的东西。
当然,对于对这种类似谣言的说法不屑一顾的人来说,我们大多会抱着好奇的态度看待。在一丝不安中,急切地想要验证这一来自宗教的古老预言会不会成为现实。
而假如世界没有在那一刻消失,难免有别有用心的人会展开一轮嘲讽。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期待通过一场战争或变革,好让自己的生活和身份发生一些变化一样。我们对待世界末日的来临,反而是希望能从中得到解脱。
这种“解脱”的心理,来自于:“世界末日”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生的,没有人会为此感到真正的绝望。因为人们想的,它即便是发生了,死去的不会是某一个个体,而会是全世界所有人。所以,很多人对它的感觉,反而就不及个体死亡所带来的冲击感那样强烈了。这种心理,我们姑且可以将它看成社会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
这和标题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我们不如由此想到另外一个相对现实的话题:
假如我或者你,作为个体的个人,将要死去。
3
有一门专门研究生死的学科叫做“生死学”。
它把世界知识体系粗分为三:宗教、科学和哲学(排名不分先后)。对于三大知识体系对生死的研究,大体上说就是,宗教是来解释人生前和死后的,科学是研究人从精子卵子到放进棺材前生理过程的,而哲学则发自人的大脑,贯穿任何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事物。
生死学的定义为:是一门有关生死的学问,牵涉到社会学、科学、医学、法律等层面,企图从理论或实务层面提供生命或死亡的相关见解。
所以提到死亡这个问题,并不是悲观厌世的想法,也无意灌输(请注意,是“灌输”)任何关于“活着是美好的,死去是痛苦的”这样的普世观念,更不想宣扬”活着是痛苦的,死去是美好的“这种极端思想。
只是单纯而客观,明智而理性的看待一下这个问题。
我亲眼见过的一次死亡事件,是几年前的一起车祸。那天朋友送我去车站坐车,上车前有一个姑娘先我一步上车,朋友跟我开玩笑说,这下好了,有美女陪着了。
玩笑归玩笑,我也没想着主动搭讪。可就在女孩儿半路下车,要穿过马路的时候,突然一辆开得飞快的轿车冲了出来,把女孩儿撞出了10米开外,在一片血泊中倒地不起。
后来,轿车司机下车查看,因为怕堵车,我乘坐的公共汽车驶离了现场。
至于女孩儿最后到底是死是活,我当然不会去专门一探究竟。虽然车祸或者其他灾难造成人死亡的事件比比皆是。但那次亲眼目睹的经历,到现在依然对我来说触动很大。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眼间就这样被飞来横祸掳走了。可见,死亡对我们来说,其实就是近在咫尺的东西。
可能有人要说,那你是想让人杞人忧天的活着?
当然不是,我只是想说生命才是一切的基础。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那首著名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一直被奉为经典,是对于人生意义的极致而浪漫的追求。裴多菲生在一个命运多舛的时代和国家,他的所作所为也同样值得赞扬,所以他这首诗自然有他的道理。
但对于个人,而不是人类来说,反推一下你会发现,其实这是一种悖论:为了爱情和自由,可以不要生命。可没有生命,怎么拥有爱情和自由呢?
罗密欧与朱丽叶那种爱情,究其根源有什么意思呢?孙悟空逃出五指山,选择“归化”的自由,又是真的自由吗?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虽然活着对个人来说是最基础的,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为了追求而死去就是无知愚蠢的。为了让更多人活下来的死去,是英雄;为了改变某种卑劣的现象而死去,是伟大。这就是死去的意义所在。
但个人的轻生,就显得没有太大意义了。可能有人举出很多名人自杀的事迹,维护他们心中关于已逝者的形象。但已逝者即便留下了再伟大的思想或者作品,对于他本人可能是解脱,对其他个人而言却都是反面教材。
4
一个精子从几亿小“兄弟姐妹”中脱颖而出,成功在母体与卵子结合。受精卵在伟大又狭小的子宫内逐渐变大,直到有一天这间温暖的房间不能满足已经成型的婴儿了。随着母亲甜蜜而痛苦的挣扎,一个崭新的生命终于诞生了。
这个小生命在家人的呵护下,贪婪地生长着。从爱哭的孩子,长成叛逆的少年。从叛逆的少年成为另外一个生命的父母。随着新生命的成长,少年也慢慢地成为了中年,一边照看孩子,一边撑起家庭。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中年也渐渐步入了老年。身体开始衰老,思维开始变慢,孩子的孩子反而成了最大的寄托。
再过几年,身边的同龄人越来越少,说得上话的人也寥寥无几。老年知道自己的时间也所剩不多了,活着就是在等待。
终于到了眼睛再睁不开的那一刻,回光返照的短暂瞬间,成为了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刻。无论过得好坏,当回顾一生的过往,却从没想起过自己最辉煌的一刻,其实就是在几亿个“兄弟姐妹”中脱颖而出的那一刻。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过程都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人的一生大概就是这样一个套路。
几天前,和朋友聊天。他身体不太好,总是生病,甚至在鬼门关前晃悠过一次。他说,人这一辈子能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几件差点拐进死胡同的事。
一次是插插销,不小心触了电,手里的包子扔得老远,半块身子半天没缓过劲来。一次是没学会游泳前,在河里逞能,结果喝了一肚子浑水,差点葬身水底。还有一次是家里装修,那时候是那种台式电锯,大人在另一个屋吃饭,我自己把电锯鼓捣开了,高速飞转的锯片离我只有几厘米的距离,幸好家人及时赶来,才有惊无险。
我还不算特别调皮的那种,尚且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难坎坷”。那些经常上山下海,放荡不羁,无所顾忌的男孩儿女孩儿们的人生中,要经历多少来自死神的威胁,才能长大成人?长大成人后,又要经历多少死里逃生,才能活到死而无憾的年纪?
而活到死而无憾的年纪,能寿终正寝,又是几辈子才修下来的正果啊?
想起这些,不免感叹:人生很凶险,且行且珍惜!
关于生死,永远是个讨论不尽的复杂而高深的话题。而是生或者是死,有时候也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
这世上,最美好的风景,是风雨之后的彩虹;最大的运气,是大难不死之后的必有后福;最痛快的事情,是憋了半天的尿,终于找到了厕所。
而最值得庆幸的事情,就是以为自己活不下去了,快要死了。第二天睁开眼,想想以前,想象将来,现在这点事算得了什么?
假如第二天我们死了,那就死了。
假如第二天我们活着,那就好好活着,活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