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洪涛讲《道德经》之70

圣人的行头:被褐怀玉

2017-10-10 洪涛读经 新国学新儒家

第七十讲  圣人的行头:被褐怀玉

窦洪涛

2017年8月28日晚

亲爱的同学们,晚上好!今天你的心情还好吗?

在七夕这样一个节日里,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这个故事进入我们《道德经》的第七十章。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雕玉的能手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上发现了一块璞玉。所谓璞玉就像很多人在文化市场上赌的石头,也就是玉矿原石。外表就是石头,内里价值连城还是基本一文不值那要靠眼力,所以叫“赌石”。按照当时人们的认知,美玉只能献给国君才能表达并表明自己的能力和忠诚。于是卞和就把这块玉献给了厉王,厉王找来的玉匠辨别比较后认为这是普通的石头。厉王大怒,认为这是欺君之罪,于是砍掉了他的左脚,并把卞和赶出了国都。后来厉王去世武王继位,卞和为了再次表示自己的清白,又把这个玉献给了武王,结果武王又找了一人鉴别,也说是石头,于是又被判为欺君之罪。这种欺君之罪因为是献宝,说明心里有国君,所以就没有斩他,又把他的右脚砍掉了。后来武王又死了,文王继位,卞和本来想着再次到国都,献给文王,可是因为年老体衰,双脚遗失,行动不便,于是,卞和悲痛万分,抱着那块璞玉在荆山脚下终日痛哭,直到眼泪哭干,眼中流出了血泪。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问,说天下被砍落脚的人,不止你一个人呀,可是唯独你这么悲伤,这是为什么呢?卞和说,我并不是因为我失去了双脚而悲伤,而是这明明就是一块稀世美玉,却偏偏认为这是石头;我明明是个忠贞之士,却被判为欺君之罪,我就是为这个黑白颠倒的世道而哭泣。文王听到以后心里很震撼。文王想既然是石头,把它劈开一看不就明白了吗?多简单的一件事情。因为没有那样做,卞和就失去了双脚。文王找了玉匠,对玉匠说你不用鉴别,你把璞玉打开我看看。就这么简单,轻轻地切开石头的表层,果然晶莹剔透,温润纯净,是玉中极品。后来,为了纪念卞和,这块玉就叫和氏璧,并且把它做成了国玺。

老子知道这个故事。他讲: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但是,在大道已废的年代,世人被感官眼耳鼻舌身意,被各种杂念所干扰,都以为自己是能工巧匠,都以为自己能辨别,都以为是辨别美玉的高手,结果这样一块稀世珍宝却被误认为是石头,从而导致献宝的人被砍去了双脚,所以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几千年,可是现在呢?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

在这章里老子非常感慨。我们在这章里重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人们都知道《道德经》难懂,为什么老子说很容易明白,很容易做?但是为什么他接着又说,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圣人为什么要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在这章里,其实老子给我们讲的就是这两个问题。《道德经》五千言无论是语言还是内容,都显得非常质朴又非常深奥。因为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道理,其实也就往往越难阐述清楚。历代学者不断地注解《道德经》,然而纷纷莫衷一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但是今天讲到这里,我给同学们讲:其实这些看上去都是错误的东西,其实也都没有错误。但是,任继愈先生的《老子译读》因为时代的原因,很多对他的批判。我认为无论如何,他都是不太符合中国的思维。其他的版本,不管是河上公的还是王弼的,也不管是我们济南济阳张尔岐的,他们的注解都是对的,甚至,读成:道可,道非,常道,也一样没什么错误。

有人认为老子所谓的道,是将天道的自然法则化为处世之道,从而建立的是自然界和人事都应当遵循的法则。就是说,他以天道为准给我们人类留下了一个人道。可是,即使一切法则都已经完备了,那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法则再完备有什么用呢?老子已经感觉到,他的理论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天下人的重视和认可。老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的无知,其实无知是因为有知,因此世人才不了解“我”,“我”就是道。而老子倡导的虚静如何?慈,俭,不争,处下等处世、为政以及军事的思想都来源于自然,完全符合大道。这本来很容易被人理解,很容易在社会上实行。

我们老家有句话叫:谁用谁知道,谁好谁知道,谁用谁知道好。好到什么程度?妙处难与君述。就是说,因为我们学了很多知识,有了很多中西方的观念,同时又有自己做事的经验。然后,自己的天眼和天心就被各种名利、地位、权势、难得之货、五色、五味、五音等等所诱惑,所以我们原本纯洁质朴的本性逐渐被淹没,因而对老子提出的这些最根本,最浅显的道理反而难以理解。于是老子就发出了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的感叹。其实,即便伟大如老子,也只能用有限的文字去模糊地、乃至形象地描述无限大道。人生有涯,而知也无涯,思想也无涯,道也无涯。老子的心灵视野非常地广阔,他正是在自己蓄极静笃的状态之下,领悟到了自身之外大道的辽阔。

其实,今天也因为经文短,我们无论如何都很难把它翻译过来。你一句一句地听,听完了以后你自己自然就明白。其实这里面,比如这句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你看这句要怎么解释啊?很难的。所以,我们只能走进经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结合《道德经》中老子所讲的天下大势不过两条:治国和用兵。在老子看来,第一,有道的圣人,无论是治国还是用兵,十分容易,治大国若烹小鲜,打胜仗就像拿石头砸鸡蛋一样那么容易。这个道是很容易的,用此道而应万物,措万事,都十分容易。所以说,吾言,我说的话,非常容易知道,非常容易去做。但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对很多人来讲,治国如同烹小鱼,打仗如同用石头砸鸡蛋,说的那么轻巧,完全违背我们的常识和理智。在很多人看来,这两件事都是无比困难的,不可能这么容易。于是,他们不相信,也不服气。是以天下莫能知,天下没有人能知道,或者说天下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的知道。同时不仅不信,反而走上相反的一条路,把治国和用兵全部弄得乱七八糟,国家昏乱,战事溃败。有大道而不行,偏向穷途末路走,这才叫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言就是所说的话,宗就是祖宗,说话都有来路,都有来历,都用了很多典故。就是说话看起来有论据、有理论、有知识论据、数字论据。事有君,就是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小主意。比如这些王侯将相在治国、用兵上都怎么搞砸的呢?很简单,一开始觉得自己特别有智慧:你看很多人都这么说了,我就这么做了;所以,言有宗,事有君,觉得自己的宗和这个君都是对的,国家也该这么治,仗该这么打。但是后来全搞砸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子认为他们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觉得自己言有宗,事有君,觉得自己有智慧。所以真正的大道是天下人不能知道,不能去按照道来做。

天地无言,天何言哉。天地无言,所以才成就了大道。天为道之宗,那道呢?是虚、空、无,道是虚之宗,虚是机之宗,机为变之宗,变为应之宗,这个应就是答应、符合、呼应,应为善之宗,善为胜之宗。其实,比经文难背诵多了,但是这是一个逻辑。天地无言已成天道,最后是善胜,这是大道,是天道。我希望经文背过去后,晚上再琢磨琢磨这句话。

天地无言以成天道,天为道之宗,道为虚之宗,虚为机之宗,机为变之宗,变为应之宗,应为善之宗,善为胜之宗,就是只有大道才可以胜利,才不争而善胜。为什么?这是符合天道的。怎么办?致虚极,守静笃。然后,持经达变。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持着不变的道来应对那个变化的相。但是,中间你一定还要微调,然后善于呼应,皆应天道,最后你一定能胜利。

下一段话:人而有言而成人道。人因为有自己的知识,有自己的经验,自以为留过洋,自以为研究了西方的一些哲学,研究了很多方法,所以就到处去讲课。像洪涛老师一样,但是洪涛老师现在一般是真不敢讲了。人有言才成人道,人是什么?人为言之宗。言:你说的。所有的话都是你的知识,都是你的经验。那么,言为知之宗,知为智之宗,你说的话就成为了智慧的祖宗了。智就变成了愚蠢,愚为穷之宗。一个人为什么穷啊?这个穷指的是人穷志不短啊,这个财富的穷,还有一点就是你脑袋里面空,嘴尖皮厚腹中空。而穷为怠之宗。因为你脑子里没有东西,关键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还晃荡。然后,你的人生就开始懈怠,那么你就是怠之宗。预示着你的人生一定失败!所以老子讲,甚易知,甚易行。但是,对不起,你就是不知道,你就是不能做,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你有所谓的智慧,是言有宗,事有君。我们很多人解释一定不是这样的,现在的人解释:这个言有宗,事有君,字面上的意思是说我们做事都要言有宗,事有君。但是,老子完全不是这意思,和我们理解的刚好相反。但是我们这样理解有错吗?也没有错,我们理解的都对。

我们不知道天道,我们不懂得天道。那如果我们再不按我们的经验,再不去读书,再不去按别人的,那该按什么呢?所以言有宗,事有君。作为正常人也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作为帝王,作为真正的精英,就不存在言有宗,事有君。这点非常重要,同学们。对帝王来讲,一切失败都来自于你,说话一套一套的,谁也驳不过你,对不起,一治国,国家就乱,一打仗,仗就打败!我做事我都有我自己的主意和标准,不按我这个主意的一律不行,砍头!你看这个周厉王,周武王,本来就是很厉害的人,但是就能够把献和氏璧的卞和两只脚砍掉,厉害不厉害?最后把玉石打开,太简单了,切一层不就完了,你干什么非要坎人家脚呢?用砍人家脚的功夫把玉石皮切开不就知道了吗?像文王、武王、厉王都是很厉害的人,通过他们办这个事,我们就知道圣人也伤人,帝王也伤人。那么帝王如何才能不伤人?那就是披褐怀玉!

言无言,我们说话是以不说为好。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这叫言无言,事无事。这是开的天道,但是开人道呢?开人道则言有宗,事有君。天道开了就是天眼开了,人通了。天道是天无言以成道。人道是人有言而成道,成的是人道。前面那个成的天道,天道善胜,而且不争而善胜。人道就是按你的想法去做,对不起,最后怠之宗。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这个历来、特别是现在这些老师的解释,如河上公、王弼他们的解释也能通,但是现在的老师打死也解释不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版本原因。老百姓因为他们无知,所以他们才不知道我,正常都是这么讲,明显是错误的。你想老子会说这样的话吗?老子说,你看,我老聃多能啊,我讲的东西你居然听不懂!为什么听不懂呢?是因为你无知。如果这么说的话,我们现在这些同学基本上会拂袖而去。我要有知还听你瞎啰嗦吗?不是这样子的。是什么?夫唯无知,就是刚才说的正是因为人道进去,天道来复。就是因为圣人无知,没有智巧、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相就会得什么?夫唯无知,就是因为没有我执,所以没有我知。因为没有自己的想法,你的心是长在天心之上的,所以你就没有执见。东方虚空,西方虚空,南方北方中间,可思量否?不可思量。既然不可思量,那么你的心,你的那点智慧,你从书本上道听途说的那个东西怎么能堪称大道呢?所以,只有这个无知是没有眼耳鼻舌身意,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然后你才可以得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后你才能破除执见,愚见,妄见,复见三宝,复又无知。

夫唯无知,人道既去,天道来复。是以不我知,天道既复,人道不开,一下就明白了。只有明白,道不可达于知,这个道不可能达你的智慧,也是说不清楚这个真正的道的。可是道呢?又道不远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只有心中明白道不可达于知,才能不以言求道,不以知来攀道,来圆道,不以信来行道。言不足焉,有不信焉。你用说话,轻诺必寡信。这一切都源于什么呢?一切都源于我们太有自己的执见,虽然有的你认为是正见,其实你有的都是偏见,不是正等正觉,不是正言、正思维,那么这种正到哪里去求呢?在虚极静笃当中开天道,开天眼。所以,只有无知,才有不我知。而不是说你们为什么不知道我呢?就是因为你们太无知了。你看老子说的这话,跟农村骂架的那些女子不一样吗?老子是不可能用这种口气说话的。所以我们从字面上理解,没有这种一等于一加一的思维,我们在评判的时候都会踏入一个思维的泥潭。如果不是这样,天底下谁还能给我们吵架?或者说我们还足以和任何人吵架吗?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等到你有了不我知的时候,对那些愚蠢的人就不会再计较。因为,他也没有错,或者说正是因为别人弱,你才可以成为强者去呵护人家。等于是你有爱心要在街头施粥,如果没有那些懒的、馋的、不能干的,没有那些坏蛋,你的爱心也施展不出去。所以,知者不辩,辩者不知。来源于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接着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只有那些无知无欲的人才不会到处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厉害。但是现在多少人都被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冲昏了大脑,都是自以为很厉害。现在网上说,你能你咋不上天呢?只有无知无为的人才不会到处去显摆,到处去让人家知道自己多厉害。现在人不都是这样到处去想让人家知道他有多厉害吗?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有多大能耐吗?你不相信那就出手试试看,是马是骡子拉出来遛遛!基本都是这种。这种人离道很远,你基本不用花时间去跟他打交道,他连下士都不如,因为下士听完以后也就是大笑而已。但是他不会笑,完全违反了道,到处炫耀、到处显摆、到处张狂、到处卖弄,唯恐人家不知道自己多厉害。老子如果活到现在,我相信他还会躲在深山里不愿意出来。唯有那种无知无欲才会不为人知,当别人都不理解的时候,我干什么要让他知道我呢?

所以他们不了解我讲话的用意是什么,也不会冷静地去面对我所说的话。我为什么要跟离道越来越远的人为伍呢?一般人好求知识,但是不明道,这是老子反复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那些越有学问的人听到道以后,老是说这个我知道那个我也知道,前几天我刚看了那本书,前几天我刚听一个朋友说了这个事,其实他什么都不知道,天天说这事我知道那事我也知道,最后他什么也不知道。

用我们老家话:你还不如少说一句话暖暖心口窝,你说那么多干什么?

接着往下论述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什么叫知我者希?世上之人没有不想得道的,但是又鲜有人得道,为什么?我们刚才讲了,以人之道,谋天之道,求之愈厚,失之愈多,得到的也就越薄,因为全是人道。比如开个玩笑,我想用我的小聪明怎么赚一个亿,赚了一个亿,我在济南买二十套房子,然后找二十个媳妇,天天都过今天的情人节。你去谋吧,最后就一个字,死,死了!以你的人道还想找二十个媳妇?就凭你的智慧两个媳妇也能把你缠磨死了。所以,以人之道谋天之道,你得到的越多,你失去的就越多,所以没有那一个亿,你还能多活两天,有了一个亿,死矣。现在的亿万富翁太多了,你看他是怎么死的。

闺蜜有一千万,要借一万元,打死也不给,为什么?因为,如果借给她钱,我就会以舍钱的方式还把朋友都失去了。你想吧,所以她求的财越多离道越远,她越失意。孤独寂寞冷,羡慕嫉妒恨,横批就是忐忑。

则我者贵什么意思?去人道而恢复天道方能合于道。合于道则无不应,无不通,无不顺,无不成,无不克,无不善。不以人用天,而是以天用天,故能执一而尊道贵德。不以人用天下,而以天用天下,方成天下至尊贵。所以,吾道甚易知,甚易行。但是都不知道,都不能这么做。因为他们有太多所谓的智慧了,因为他们有太多所谓的知识了。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两条是用人道谋天,还是用天道来谋天,还是用天道来让自己所有的所做所为都合于天道。合于天道则成天下之至尊贵;以人道谋天道,越谋越薄;钱越多死得越快,现在不都让老子说中了吗?我们看身边的一切非常明了。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被褐怀玉是什么意思?和光同尘、上善若水,和被褐怀玉基本上可以划等号。上善若水就是被褐怀玉吗?对;和光同尘,和其光,同其尘,就是被褐怀玉吗?对。这三个基本可以划等号。这三个比褐怀玉更加生动形象。这些词都被很多人解读的庸俗化了,因为不管和光同尘还是被褐怀玉都成了世俗的明哲保身之道。

被褐怀玉就是你有宝贝赶紧藏起来,千万别给别人看见了,以免别人嫉妒,把宝贝给抢去了,弄不好把命还搭进去。老子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不论是和光同尘还是被褐怀玉,他们所指的都是针对有道的圣人而言。老子所说的圣人都是精通天伦者,淳于天道之人而非世俗之人。在上古时期,这样的人要么是帝王,要么是帝王之师。所以《道德经》的有些思想不是谁想用就可以用的,谁想套也能套上的。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获过什么奖受过什么奖励不写,你在哪个地方实习过也不写,那就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吧。这样的大学生你真被褐怀玉,那简历都没人收,工作都找不到。

对寻常人来讲,要保身不难:虚心,虚其心实其腹。积,积德行善就行。一个人正气充盈身体,行于圆而止于方,恶事自然少。反过来,阴邪淫僻之气甚行,那么你凶事则无穷。褐,一种麻布衣服,就是老百姓穿着衣服。这个褐就是外以人之道,用人之道入其俗而合其俗。就是说,我有宝贝不是怕别人看见,而是我只有把自己打扮穿戴的和普通人一样,我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我才能去教化他们。只有他们接近我、亲近我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如果君子做得很像君子,圣人做的很像圣人,那就不叫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光而不耀。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光而燿,方而割,廉而刿。我们就知道,不是怕人家看见我宝贝拿走了。我的宝贝是什么?我的宝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先;柔弱处下,上善若水。

用这个道去治国,国胜;去打仗,不战而屈人之兵。可是你高高在上,让别人看见你就吓跑了。那么你想过吗?你心中的那个道到哪里去传呢?我用英文给大家讲《道德经》,起码我们班上的同学,最多能留下来两个,是不是这样子呢?我只有用普通话,大家都听得懂,我才能把《道德经》这块真正的美玉慢慢地传给大家。你琢磨着是不是这样子呢?所以,他的深意在于和光同尘,深意在于我亲民。不管你胸中有多少个百万雄兵,你必须言以下处之,你必须是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更重要的是让百姓来亲近,如果不亲近你就完了。所以,老子将自我完全融入到了世界当中,因为道法自然,而人类却失于自然。同时,大道又是寂寥幽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看穿道的本质。这样看来,得道者是孤独的,得不到众人的赞同与追捧。但是,只要你被褐,只要你心中真的与道为伍,你就永远不孤独。老子所说的知人者和胜人者的智慧和力量看似强大实则微不足道。当你言有宗,事有君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你极有可能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而微不足道,淡而无味,这个大道看似无能,却无所不能。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它的本意在于启迪后人永远保持虚怀若谷的心态。孔子《论语》开篇就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和自己内心相处不孤独。而怎么才能不孤独呢?把自己的心和道在一起,人不知,根本就不知道你心中的快乐,难于追述,说也说不清楚。

《易经》上讲的遁世无闷,独立无惧和人不知己不愠等同。遁是隐世,说没人跟我接触,我也不郁闷,不孤独;我一个人独立,也没有什么害怕的。其实这也是老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道永远保持它无名的质朴状态,孕育滋养着万物,从不谋求主宰万物。老子也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来看待道不为人知的状态。

无论如何,老子在中国的哲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老子与道合一,并不是为了神化自己,因为道法自然!他的用意很明显,保持一颗平常心。老子鄙弃那些整日玩弄权术,投机取巧来标榜自己智慧的所谓圣人。开篇就是圣人有言,君子有道,遵圣人训,基本上这些王都是无道的,都是伤害百姓的,都是用他们所谓的智慧来替天行道的。结果行的都是豆腐渣工程,都是烂尾工程。他否定掺入了太多虚伪成分的“智慧”。认为真正的智者是大智若愚,就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其实他知道,但是他心灵、心里自我过滤,自我屏蔽那些投机的机巧。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道的无知,不同于凡夫俗子这种无知,道意无穷,而凡夫俗子则自以为智慧,因而无法领悟大道的真谛。所以,一个真正的得道者,他穿什么衣服出门?今天的课题就是:圣人的行头,穿什么衣服出门呢?被褐怀玉!

我们今天的作业:为什么真正有道行的人要深藏不露。他的深意是什么?其实给大家讲了,意思是让大家在生活中参照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交友乃至自己的家庭、夫妻来参悟为什么要被褐怀玉?为什么要藏而不露,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光而不耀?是以圣人,披褐怀玉。

我们今天的课讲到这理啦,亲爱的同学们,晚安!我们明天不见不散,谢谢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80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78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868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9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9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21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0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9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9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9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42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4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3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50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1,264评论 3 81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1,118评论 0 1
  • 圣人病病,是以不病 2017-10-11 洪涛读经 新国学新儒家 第七十一讲 圣人病病,是以不病 窦洪涛 2017...
    暖阳_1332阅读 504评论 0 0
  • 画完这幅相机,我的魂好像一点点回来了。刚才我去了哪里?游走在光影中,在辨别在深浅灰白中。我爸问,你画这些有什么用?...
    黎思岐阅读 443评论 6 9
  • 窗外,明月悬挂东南 我又在想你 想我们第一次见面时 你说我们先拥抱一下吧 第一眼看到你 我就已经完全接受了你 我们...
    虎笨笨阅读 9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