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第5章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复姓公山,名不狃(也作弗扰、不扰),字子泄,春秋时期鲁国人。
公山不狃和阳虎,都曾是季桓子的家臣。还曾经与阳虎等一起操办过季平子的丧事,深得季桓子的信任和器重。
鲁定公五年(前505年,时年孔子46岁)季氏派他担任季孙氏的私邑——费邑(今山东费县)的邑宰。而阳虎则依然在国都的季府做府宰。
然而仅仅过了三年,公山不狃的费邑简直成了独立王国,还联合阳虎一同反对季氏,抓住了季桓子,季桓子用计逃脱,阳虎兵败逃亡齐国。
而公山弗扰却依旧盘踞在费地,岿然不动。费地人口稠密,兵强马壮,城墙高大结实,季氏对它束手无策。
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向鲁定公建议隳️三都:“家不藏甲,邑无百雉(zhì,三百丈)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
孔子“隳三都”的目的,就是抑私家、强公室。叔孙氏、季孙氏吃尽了邑宰叛乱的苦头,支持孔子的这一主张,叔孙氏的郈邑被顺利地拆毁。
隳季孙氏的费邑时,却遭到了公山不狃的顽强抵抗。公山不狃看到郈邑被拆,做了应战准备,当季桓子率领大军前来隳费邑时,公山不狃和叔孙辄(叔孙家务的叛臣)带领费人避实就虚,直捣鲁国都城曲阜,鲁定公仓皇逃到季孙氏家中躲藏。
这时,身为大司寇的孔子,沉着冷静,率兵反击,击败费人,公山不狃带着叔孙辄逃到齐国,费邑终被拆毁。
但是,孟孙氏出尔反尔,暗中支持自己封邑的邑宰公敛处父抵抗“隳三都”,“堕三都”半途而废。孔子被迫周游列国。
公山弗扰和叔孙辄后又逃往吴国,吴国要攻打鲁国时,曾想拉拢他们,被公山弗扰拒绝,他提出“不以所恶废乡”。
这充分体现了公山不狃的爱国情操。作为一名政治人物,可以有不同的政治主张,可以逃亡国外,但不可以因为有怨恨而祸害自己的祖国。他的做法,给如今身在国外的政治流亡者们做了表率。
公山姓大部分改为“公”或者“山”姓,如今的“公山”已成为稀有姓氏,全国不足千人。
畔:通叛,叛乱的意思。
召:呼也,从口刀声。召的原义就是召唤、呼唤、用言语来叫人,如“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由“呼唤”、“招来”延伸指征召来授予官职或者另有调用,如《史记·李将军列传》:“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
召用作地名和姓氏时,读作shao,如古邑召陵、《诗经》之一的“召南”。召也写作邵。
末之:《论语》中有两次出现“末之”一词,另一个“末之难矣”,其中的“末之”是“坚持到最后”的意思。
这里的“末之”意为“无处可去”之意。
之之:前面的之为助词,无义,后面一个之是“到”的意思。
东周:一般认为,周朝因国都的变迁,被史学家分为西周和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历时514年。
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名字源于孔子编著的《春秋》),历时317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战国末期,周王室在王畿之地又分封了两个诸侯国:东周国(公元前367建立,国都在今河南的巩义县)、西周国(公元前440年,国都就是洛阳王城)。
东周国和西周国的爵位都是公爵,所以属于公国,公元前249年,东周被吕不韦所灭,历118年。
西周国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历时184年。
关于本文的“东周”,争议比较大,三国时期的何晏注云:“兴周道于东方,故曰东周。”
元初的陈天祥却反对曰:“使之去逆从顺,复归于鲁而已。其意不过如此,岂有与兴周道之理?”
隋代的王通在他的《中说·录关子明事》中说:“仲尼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此有臣而无君也。”此言有“革命”的意思。
北宋大儒们也持有“革命”说的,近代哲学家熊十力也持这观点。
熊十力认为,汉代儒生就认为孔子有“革命”思想,《史记》有记载孔子作《春秋》就是为了“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熊十力还认为《论语》中的“雍也可使南面”就有革命的意思。
全文理解为:
公山弗扰盘踞费邑叛变季氏,召孔子去他那里,孔子想去。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么非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那个召我的人,难道就平白无故吗?如果他会用我,我将借机在东方治理出一个周朝来。”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天下有道”,恢复周礼,他反对诸侯的僭越行为,反对陪臣执国命。
如今,一个叛臣邀请他“入伙”,他竟然心动了,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呢?所以几千年以来,对于这件事争议不断。
有人怀疑本文是后人加进去的伪作。
《论语》中还记载了一件类似的事:晋国的一个叫佛肸(bi xi)的陪臣在中牟叛乱,也邀请孔子前往,也是子路反对,也是孔子有一番辩解,最终也是因故没有去成。
都是陪臣叛乱,都是子路反对,都是想去而没去成,故事情节如出一辙,很有杜撰的嫌疑。
周代的礼崩乐坏始于迁都
西周末年,周幽王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宠妾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嗣。周幽王荒淫无道,“烽火戏诸侯”,加上当时旱灾、地震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公元前771年,屡受迫害的宜臼逃至申国(今陕西眉县)母舅家后,申侯联合缯国(今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和犬戎伐周,杀幽王、伯服于骊山下,西周覆灭。
周幽王死后,申侯、鲁侯与许文公拥立原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国、秦国、晋国等诸侯的护卫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了东周。
周平王东迁以后,西土被秦国所占有。秦国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戎族部落,成为西方强国。
姬宜臼登基的同时,虢公翰(西虢国第8任君主,虢石父的儿子)也在携地(西周首都镐京附近)拥立王子姬余臣为王,称携王。
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平王得到郑、晋、秦、卫等诸侯国的拥护,被认作是周王室的正统,携王则相对孤立。
公元前760年,晋文侯帮助周平王攻杀携王,分裂了十年的周王室由周平王姬宜臼统一。
然而,这次迁都事件,竟引发了中国几千年的王位争夺序幕。
郑国的迁徙早于周王室,在周平王东迁以后,郑庄公在周王室任职,积极服侍周王,同时,在解决郑国内部矛盾的同时,积极扩充军队,广开疆土,俨然以小霸自居,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满。
公元前719年,周平王驾崩,其孙姬林即位,为周桓王。桓王对郑庄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取代庄公在朝之职。郑庄公不满,便不再朝觐周桓王。而且还派人将王室的庄稼给收割了。
郑庄公不循礼法开了先例,后周王室又与郑国交换人质,即“周郑交质”,从此王纲坠地,天子权威骤降。
一年秋季,周桓王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周军大败,郑国大将祝聃发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让周天子的威信完全扫地,礼崩乐坏正式开始。
周朝规定,诸侯去世,其儿子在继位和治丧完毕后,必须赶往都城接受周天子的册封,以求得合法地位。
周桓王八年(公元前712年),鲁桓公谋杀其兄鲁隐公,自立为君,不向周桓王请求册封。从此,诸侯由周天子册封的制度遭到破坏。
早在西周夷王之时(公元前913年前后),楚国就曾经称王,后来因为畏惧周天子去掉王号。
公元前704年,楚国第二次称王。楚武王熊通打败随国,让随国在周桓王面前说情,令楚国称王。周桓王不同意。熊通就自立为“楚武王”。
楚武王第一个打破了周礼分封制,楚国兼并权国(商王武丁的后裔建立)后,将权国设置为县。
自从齐桓公称霸之后,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从此礼乐征伐不再自天子出。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害,有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45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