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时代,安全感是一个被妈妈们无数次提起的概念。孩子哭着不去幼儿园,被认为是没有安全感;孩子不跟陌生人打招呼,被认为是没有安全感;孩子太黏糊妈妈,被认为是没有安全感……等等各种孩子不尽如人意的表现,都会被扣上安全感的帽子。
其实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妈妈们并不了解孩子依恋关系的发展。婴儿在出生的后的第一年与主要的抚养者形成了依恋关系,依恋关系是在动态的亲子互动中建立的,是一种双向的关系。早期的依恋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6周前的非社会性阶段;6周——7个月的未分化的的依恋阶段;7——9个月分化的依恋阶段;9个月后的多重依恋阶段。我的理解是婴儿的依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明确的指向性,半岁以后越来越指向主要的养育着,一般都是妈妈。一岁左右,在多重的家庭抚养环境中,随着婴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婴儿会逐渐建立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其他依恋关系。
我的小女儿马上就要满7个月了,她已经对妈妈表现出特殊的依恋,最喜欢的人就是妈妈。当她睡醒吃饱后,她可以独自一人或者跟其他的家庭成员愉快地玩耍,但是当她有一段时间不见妈妈,或者困了饿了,其他的家人就不能照看了,她会哭着找妈妈,或者听到我的声音,看到我出现,都会用眼睛看着我发出求助的哭声。完全不受其他的东西吸引。而当我的手刚刚触碰到她,她马上就会停止哭泣,露出笑脸,身体愉快地扭动。
我也已经可以作为她自由探索的安全基地。我常常带着她去一些陌生的环境,与一些陌生人共处。在我的怀里,或者是在我的身旁,她会非常安静地独自玩耍,专注地听人说话,有时候也接受陌生人的好意,让别人抱抱。
她对陌生人,或者是不熟悉的人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有一天,她独自一人坐在小车里,我在她身边吃晚饭。这时候邻居来串门,刚开始邻居坐在她对面看着她,逗她玩。她很友好地报以微笑。两个人互动了一段时间后,邻居想让她离开小车,跟自己坐在一起,便将女儿抱出小车安放在自己身边。这时候,小家伙变得紧张起来,不再微笑。我仍然坐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动。过了一会儿,孩子开始哭起来,用眼睛看着我求助。这时候我一下子意识到,她在紧张,她害怕邻居离她这么近。有时候,一些完全陌生的人来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她会长时间凝视陌生人的脸,收起笑容和互动,保持高度的警惕。(但是同院里与她同龄的一个小男孩,就不会这样。小男孩乐意接受任何人的善意拥抱,而不需要妈妈在场。)
有了对依恋关系的认识,我会自信地告诉自己。我的孩子“认生”,不愿意让其他人抱着,并不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而是非常正常的依恋反应,可以帮助她避免危险处境。
接下来再说大宝。老大这个月四岁了,由于是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大宝一直是我和奶奶一起看护的,甚至奶奶看护的时间更多。产假五个月里,我和奶奶一起照顾他,晚上喂奶后,睡觉的时间都是奶奶照看。五个月后我去上班,都是奶奶在照看。一岁半时,我离职,大部分时间回归家庭,与大宝有了更多的亲子陪伴。我觉得大宝与我之间也是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虽然相比而言,他更加希望与奶奶形影不离。尤其是晚上,他必须要跟奶奶一起睡觉。有时候我出差外地,他好像不受任何影响,不需要给我打电话保持联系。这一点我目前的态度是欣然接受。
两三岁的时候,我常常带着他去早教中心里面工作。我自己待在工作的地方,他会离开我去探索。两岁的时候会理我很近,三岁的时候,会离开我去其他的教室里玩耍。有时候会回来确认我还在原来的地方。有时候现场人很多,他找不到我时,也会哭起来。后来满3周岁后,他开始去上幼儿园。结果刚开始的两三个月,他每天都是哭着去的,非常不愿意去。我当时的反应也是欣然接受,我觉得这样的反应是很正常的,离开家庭去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一天,而且班级里孩子非常多,老师不可能很好地照顾到,孩子抗拒是很正常的。
其实在带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因为自己各方面知识技能跟不上,手忙脚乱地出了很多差错。甚至大宝频繁夜醒的那段时间,我的状态非常的焦躁,恨不得立马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是一个白天基本不睡觉的孩子,晚上再不好好睡,我简直就无法接受。因为睡觉的事情,我跟他生了很多的气,很多次都没有好好地回应他。而且,生大宝后的前两年,我和老公的关系急剧恶化,吵架冷战是常态化。现在回顾这些,我都无法估量这些负面事件和情绪对大宝的影响。
不过我还是愿意积极地认为,我与大宝之间是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一方面是我与大宝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一种较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也就是一种良好的抚养方式;另一方面,大宝是一个温和的宝宝,对人友好,懂得沟通和交流,充满了好奇心。
我觉得良好的抚养方式确实能够促进孩子安全依恋的形成,而且也是我们能够努力做得更好的地方。良好的抚养方式的六个特征分别是:
敏感性。即母亲是否能够对婴儿的需求迅速,正确地做出回应。这一点尤其需要新手妈妈知晓。因为太多的妈妈被告知,在婴儿最小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哭就抱,否则会“惯坏”孩子。听说这也是一个科学家提出的,我觉得这简直太不科学了。不管孩子大还是小,妈妈(照顾者)的敏感回应都是必须的,这会让婴儿对“我是受关注的,被爱的”这件事情有信心。
积极态度。对婴儿表现出积极地关心和爱。我将这里理解为由衷地对孩子的喜爱和照料。这一点我做到了,虽然过程中我犯过错。这让我体会到照料孩子的过程确实不容易,尤其是还要面临其他的压力的妈妈。新妈妈们往往在情绪和身体方面很多不如意,这时候最需要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同步性。与婴儿建立默契,双向的交往。婴儿是在与妈妈的互动中理解和学会交往的,因此母亲的示范意义重大。以后我要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中做得更好。
交互性。与婴儿注意同一件事情。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这要求我们专注地与孩子交流。
支持性。对婴儿的活动给予密切的注意和情感支持。孩子必须要经过自己的探索来理解这个世界。在早期,我们常常犯一些阻碍婴儿探索的错误,我们担心这个不干净,担心那个危险。在二宝的探索开始前,我觉得自己的支持有必要从构建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开始,过程中也要克制自己想要帮忙或者“给出答案”的冲动,而是改为一种态度上的支持。
激发性。常常引导婴儿的行为。一个好的看护着是一个好的引导者。这一点做到很不容易,支持与激发对照看者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激发性不仅可以启发孩子的成长,也要求家长不断成长。在一组富有启发和共同成长的亲子关系中,家长才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良好的依恋关系,让孩子感到被爱被保护,拥有自己的安全基地,一开始是妈妈这个具体的人,到后来就是“妈妈无论如何都爱我”这个安全的依恋关系。安全感是人最基础的需求,有了安全的依恋,就有了安全感,就可以面对未知世界,带着自己的好奇去探索。这是孩子幸福成长最坚实的基础。
亲子关系指向的是分离,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与父母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孩子在成长,父母在经历。虽然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婴儿与妈妈形成了依恋关系,但依恋关系的发展是动态的,持续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抚养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我发现对能力很弱的婴儿做到无条件接纳和积极关注是很容易的,但是对已经三四岁,会说话明白事的大孩子做到会很难。当妈妈的积累不足以满足抚养要求的时候,焦虑就产生了。
很幸运,在大宝四岁,小宝很小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心理学的学习,在少儿成长教练中学到了助益性的关系,重新理解了积极关注和共情,也积极在生活中践行所学。我相信当自己可以更好处理与自己的关系,更好地与孩子亲子互动,我会少犯一些错误,抓住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任务,去与孩子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在依恋关系的建立中,做到更加自觉自发,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随意和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