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凿壁借光,今有隔壁蹭网。”没错,我就是蹭网的那一个。
说出来,你或许不信,我连电脑都不会用。在我家,永远(至少到现在)都不会发生我与孩子抢电脑的战争。虽然电脑也是蹭的网,孩子们偶尔偷偷地玩上两把游戏,我也不屑去理会。
我知道,自己真的落伍了,不是不学,压根就没有想学的欲望。我也纳闷,自己也不算愚笨之人,怎么硬生生对学电脑如此生厌呢?说到底,该与二十年前的那场“艳遇”有关吧。
二十年前,高中刚毕业那会儿,电脑在农村是个稀罕物儿,信息相对闭塞许多。那时候,身边有邻居去城里学电脑技术的。一天,朋友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说是省会一所学校招收电脑学员,学费1500元,学期两个月,推荐工作。她有意去学,问我是否愿意一同前往。我和父母一商量,他们居然答应了。
收拾好行李,揣着父母省吃俭用积攒的学费,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们愉快而又忐忑地踏上了北去的列车。那是人生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一切都是新鲜的,我们忘了旅途的劳累,一路颠簸后,终于到达目的地。
我被眼前的世界惊呆了,高高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整洁的校园,庾澄庆的《情非得已》此起彼伏地传入耳膜。因生病而意外落榜的那颗失落的心,瞬间变得明亮起来,感觉一下子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浑身充满了力量。
待到第二天上课后,事实并非我想象般美好。三个人和用一台电脑,由于我们这拨人是最后一批去的,所以总会受到“学姐”们的挤兑与刁难。人生地不熟,不敢声张,心中很是郁闷。突然很想念在家无所事事的悠闲日子,落寞极了。真真体会到“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的感觉。
吃的也特别差劲。说是小米粥,其实是白水煮小米,连几粒米都能数得清。小小的一盘咸菜就要两元钱,想想家里吃不完倒掉的剩饭,比这都强一百倍了,一边想起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一边又心疼起父母的血汗钱来,所以将生活开支降到最低。
一连几天都是这个样子,学也学不好,吃也吃不好,住也住不惯。我渐渐变得灰心起来,朋友却一点没有懈怠的意思。我又自责起来,生怕自己毕业时一事无成,白白浪费父母的血汗钱,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努力,坚持到最后。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时没有放弃,或许结局会完全不同。发生改变,缘与我和朋友之间的矛盾。原来,朋友平静的心下面,也是波涛汹涌的犹豫与煎熬。基于矛盾,她没有告诉我。直到她决定放弃学习,准备离开时,我才感到自己的无助。学费一分钱都不退,我心疼那些带着父母汉味的钞票,在当时,1500元,真的不是小数目。说不要就不要了吗?我怎能对得起父母的教导与厚爱?若真的回去了,我又该如何向父母交代呢?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还是决定留下来。并千叮咛万嘱咐朋友,回去后别告诉父母这里的情况,只说我在这里一切安好,让父母放心。那时,父母没有手机,连电话也只是村大队才有唯一的一部。
父亲听说朋友回去了,便去打听我的情况。得知真相的他,说什么都不肯让我再学下去,终于在事先约定好的朋友回家的第二天,我给父亲打电话时,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钱没了,可以再挣,他不舍得我受那样的磨难,无论如何,都要我坐转天的火车回家,他在家等我。
听着父亲的话语,想着父母的钱,我不禁泪如雨下。那泪水冲刷着我所有的坚持与委屈,还有对家深深的眷恋,也一并冲刷着我仅存的对学习电脑的希望。我想我是真的糊涂了,竟忘了告诉父亲,我乘坐的车下午才能到家,结果害的父亲一大早就到站牌下,从早上等到晚上,发了疯似的冲上去每一辆停站的汽车,一遍遍找寻我的身影……待我安全下车,父亲见到我后,我分明看到父亲焦急的神情。没有责骂,没有抱怨,简单的一句“你终于回来了”就足以让我泪奔。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离开家乡。父亲托人在老家给我找了一份教学的差事,一晃便是八年。直到婚后,我随老公离开家,离开父亲那份沉甸甸的牵挂。
作者简介:王双凤。邯郸临漳人,一个勇于追梦的女子。文章散见于《遇见吧啦》,《文学微刊》,《学说》,《微爱小筑》,《石头传媒》,《爱有阳光味》,《时花文学》,《小城书房》,《睿特写作》,《邺城文学》等微刊。2016年《幸福的味道》入选《当代文学精品选》,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