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南拳妈妈《牡丹亭》
周末参加了豆瓣阅读的征文大赛颁奖礼,在美术馆附近的一个小剧场里。从工作人员到获奖的新锐作家到我们这些凑热闹的吃瓜群众,一水的年轻人,气氛活跃。北京的内核是一群充满欲望的年轻人,鲜得像刚切开的柠檬。这样的一抹青青在家乡是没有的,有识之士都来了北上广,把家乡留给了香樟树下下棋的大爷和城市广场跳舞的大妈。他们除了比拼孩子的处境已无欲无求。可能当我老了,也会加入广场舞的队伍,但仍然可以断言的是,我的家乡真的不再适合奋斗了,也许它压根不打算留给年轻人凭己之力创作创新的空间。老厂拆尽,新企业无法引进,当地人得过且过,他们不再听从成功学的教育,真的开始听从内心的声音,假如你还年轻,还有想法,没关系,至少还有北上广深杭可去。
离开家乡的你,身在北上广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与其说想念家乡,不如说想念家乡的人、食物和年少时走过的路……因此,有关它们的一切都免不了要记挂一番。倘若你和我一样,家乡是一座历史名城,旅游胜地,那想念家乡的几率会大大增加。虽然只相隔1228公里,但生活中的一切都天差地别,细致到人的性情,见缝插针地撕开共性。好在网络通畅,交通便捷,你得以与它无数次擦肩而过,假装成一个过客,为它点赞,转发。却无法再次相拥。看着皎洁的月光,想着1228公里以外,思念的人可能也在举头望明月,这时,乡情溢满心田,可是你不是李白,吟不出浩渺的诗篇。
你在拥挤的地铁、公交里打了个盹,嘈杂的喇叭声不容你做梦,张开嘴贪婪地想吸入更多,可是空气是干臭的,夏天是汗味,冬天则更复杂。旁边站着的女士佯装看着手机,但你的一举一动都尽收她的眼底,随时打算一个回身,抢了你刚空出的位置去。这时的你,想念家乡空荡的车厢,打开窗户穿堂风吹过,也没有柳絮扑面夺了你的鼻息,只有熟悉的乡音。
这里号称首都、魔都,却始终找不到你想要的味道。当地的东西吃不惯,外地的食物众口难调,所有人的味蕾都被辣绑架了,仿佛所有的外地菜都是火锅底料。你偶尔会在《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美食纪录片里看见家乡菜,想用唯一的电锅做出家乡的十八般武艺来,奈何厨艺拙劣,食材也不地道,只学了个皮毛,最后还是忍着不甘心也要吃下去,毕竟这是家乡的味道……
周末,床就成了“家乡”。抱着靠枕,卷着被子,支起平板追剧。回想起往日母亲总把早饭端来床头,你还皱着眉不识好歹,北上广没有心甘情愿为你做饭的人,大家都忙得恨不得少吃一顿是一顿。你也没有亲戚可串,拖鞋扎得像冰刀,碰一下都觉得疼。你想起小时候周末,爸爸总赶早带你去的花鸟市场,整条街的麻油香,路的尽头就是当地最有名的早茶店,你能一口气吃完馄饨再来一屉饺。
这里的风景和家乡不一样,一过夏,满城萧飒,想起家乡的绿意葱葱和微微细雨,仿佛整个童年都融了进去。
身在北上广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也许不是每逢佳节,不是华灯初上,而是从旁人嘴里听说它,你多想义无反顾地回去,却无车票在手,望着家乡的火车一再离去,而你还在原地,望不到尽头。曾经的亲密无间,近在咫尺,如今回不去场景,也找不到初衷,这大概是“最痛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