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听题:
问题一: 下面的两个机会你会选哪一个
A. 直接获得900元,B. 90%的机会获得1000元
问题二:下面的两个机会你会选哪一个
A.直接损失900元,B. 90%的机会损失1000元
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两个题中的A选项和B选项从概率的角度来讲实际上是同样的机会。无论你选哪一个,最后的期望收益都是一致的——第一个题获得900元,第二个题损失900元。但是相信大部分人的直觉,跟我一样,在面对这两个问题时是有明确的倾向性的。
我的选择是:第一题:A, 第二题:B
问题一选A应该很好理解。选项A可以稳稳的拿900元,落袋为安。相反,选项B还有10%的机会啥都得不到。既然两个选项的期望收益一样,肯定选没风险的。
基于问题一的判断,在问题二中我们应该也选A,稳稳的丢900元。可是我的眼睛总是要瞄着B选项里那个90%,心理憧憬着那个侥幸一分钱不损失的画面。慢慢的侥幸战胜了理性,导致选择了B,选则了冒风险。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为啥有的时候我们讨厌风险,有的时候想要风险呢?
在进入无聊的定理之前,再来说一个发生在我生活中真实的选择。
本着小赌怡情的想法,我每次去拉斯维加斯的时候都会适当的参与一下。找个最小赌注为5元的21点桌子,买上10个筹码,小玩几把。虽然嘴上说着输光了也不心痛,可是心理上还是憋着一股劲想用刚看的21点玩法大全里的招数赚点路费。几轮激战下来,结果当然是筹码越玩越少。。。数一数筹码,还剩5个(25元),再看一眼表,太阳马戏团的秀马上就要开始了。。。那么问题来了,是拿着剩下的筹码走人,还是再来一把扳回损失呢?
我掐指一算,又看了一眼一身衰气的荷官,深信捞回本的机会就在眼前,必须破釜沉舟,一鼓作气,最后一搏,迎来全身而退。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默默的把一双空手揣在兜里去看太阳马戏团了。
我向大家坦白,真的是过了好久我才意识到这个决策问题跟上面的问题二一样:
A. 直接损失5个筹码 B. 51%机会损失10个筹码
更糟糕的是,这两个选项的期望损失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是A选项的期望损失更少。。。每次想起这个事就感觉无地自容。。。不过这姑且就当作学习这个理论的学费了。下面,咱们一起看看诺贝奖学者对这个时而厌恶风险,时而喜好风险的特性是怎么理解的。
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
展望理论(英文:prospect theory,也作前景理论),是一个行为经济学的理论,为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内曼和阿摩司·特沃斯基提出的。这个理论的假设之一是,每个人基于初始状况(参考点位置)的不同,对风险会有不同的态度。
。。。 此处略过无数让人头痛的数学公式,直接上结论。。。
1.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利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
2.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喜好的;
*大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考点决定;
引用链接
好了,痛苦的部分结束了。
总的来说,这个展望理论的精髓是以下两个结论:
- 在讨论分得几个馒头时,人们更喜欢落袋为安,厌恶风险。在讨论每个人出让几个馒头时,人们更希望侥幸躲过一劫,原意冒险。
- 当比较捡到一个馒头和丢了一个馒头时,丢了一个馒头的伤感远大于获得一个馒头的喜悦(比率为 2倍左右)。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两个倾向呢?
结论一的精髓在于,我们对于每个馒头的心理价值是不一样的。吃第一个馒头时,总是柔软,美味,恨不得一口一个。等到吃第十个馒头时,就变成了又干,又没味儿,能噎死人。即我们对于同一类的事物的心理价值随着数量的增加,是逐渐递减的。人生的第一个1万会让你兴奋不已。等你有了一亿,1万的年终奖都不见得能让你高兴起来。
在第一个问题中的几个钱对应的心理价位可以粗略的理解为
钱数 | 心理价值 |
---|---|
100 | 10 |
200 | 30 |
300 | 48 |
400 | 60 |
500 | 70 |
600 | 78 |
700 | 84 |
800 | 90 |
900 | 96 |
1000 | 100 |
根据这个表格我们再来看看一开始的问题
问题一
A选项的900对应心理价值就是 96
B选项对应的心理价值就是 10090% = 90*
问题二
A选项的损失900对应的心理价值就是-96
B选项对应的心理价值就是 -10090%=-90*
基于这组新的数字,第一题选A,第二题选B也就无可厚非了。(拉斯维加斯的故事就不再解释了)。
结论二就更好理解了。相对于得到额外的东西,我们肯定是更怕失去已经拥有的。咱们祖先能存活下来繁衍到现在,主要靠的就是这个技能。长远来看,那些更警惕危险的物种会有更大的机会存活下来。
理论懂了,接着怎么操作呢?
钱,筹码和馒头都是我们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既然这个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我们对于钱,筹码和馒头的态度,那么我就非常有理由相信它也能适用于其他一切抽象概念(钱),被赋予特殊意义的物品(筹码)和实实在在的生命必需品(馒头)。在我看来这个理论反映出了我们人的一种本能,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它会悄悄地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中。
尽管,这些本能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慢慢养成的,他们不一定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社会(肯定是不适用于拉斯维加斯)。那怎么办呢?
第一反应是干掉它。可是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这个本能怎么看都属于这个“秉性”范畴的。咱是普通人,还是听俗话的吧。既然不能除掉它,那么就剩一个办法了,让它为我所用,扬长避短。
冷静的想一想,你会发现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已经有意无意的在利用咱们这个本能了。
为什么做事讲究设定目标?
是否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改变你对结果的看法。举个例子,年初你计划减肥20斤。快到年底的时候如果你减了10斤。那么你得感觉就是还差10斤(损失),就会更有动力完成剩下的。如果没有目标的话,你会觉得已经减了10斤(收获),还不错,就这样吧。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咱们为什么这么讨厌设定目标。是为了躲避完不成目标的痛苦。
为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最好提前打招呼?
还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事先告诉别人你需要占用别人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对于这个人来说就是实现安排好的时间。等到实际帮忙的时候就不会感觉是损失了两个小时。
为什么我们讲究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我们以物质帮助其他人时候,给予方和受赠方的心境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万元,对于给钱的来说,感觉上像是损失了两万元。而对于受赠的人来说,则只是收到了一万元。收钱的人会表示感激,但是只是一万元的感激。给钱的一方却会期待两万元的感激,总觉得差点什么。慢慢的两方就忘了实际钱数,只剩下感觉上的不对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双方的心理落差。一个觉得对方不领情,一个觉得对方太拿一点钱当回事。。。
授人以渔则不然。虽说教抓鱼的人损失了一定的时间,少抓了两条鱼,但是受赠的人学会了抓鱼,通常最后能抓到不止四条鱼。一个助人为乐,一个感恩不尽。两个人的心理落差也就不会产生了。
说了半天都是基于结论二的启发。下面说一个基于结论一的启发,也是我基于这个理论的终极启发。
认知的增长速度是递减的;其最终高度受制于见识的广度
我们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知识,像我们对馒头的感性认识一样,是逐渐递减的。这个类比有点烧脑。换两个角度可以帮助理解:
- 随着知识的储备增加,我们在新事物上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每天提高的认知越来越少。
如上图,随着时间逐渐逼近X,我们会逐渐达到我们认知的天花板。就是那种再怎么努力也提高不了的感觉。这个认知的天花板,我觉得就是我们常说的境界。
天花板就在那里,动也不动。似乎是我们每个人的宿命。这里除了认命,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么?
我认为办法还是有的。
再来看这个认知vs.时间的图。在不动X的情况下,想要提高认知天花板的另一个途径是增加这个曲线的弧度。也就是放大时间的作用,提高认知能力。而提高认知能力的最根本有效办法是不断学习,增长见识。所以——学习的最终极作用是提高我们的境界。
这里把”认知“替换成”成就",即“成就的增长速度是递减的;其最终高度受制于见识的广度”,同样可行!如果你不学习,不提高认知能力,那么你的事业天花板就在那里等着你。无论你怎么加班,努力,你只能越跑越慢。最终停在某一个点上,仰头看着高处,想要继续做点什么,却又无能为力。
在这个图里面,我故意没有画出认知的天花板的刻度。希望你能通过终生学习,提升认知能力,画下你自己满意的高度。
©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自本人微信公共帐号:思故是(sikaoguwozai);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