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好的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大大提高职业发展的速度。毕竟,“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从事一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仅回报达不到预期,对心灵也是一种折磨。可是很多人不太清楚如何去制定职业规划,现在就介绍一个职业规划的方法,分为七个步骤,就叫做“七步成诗”吧!无论你是将要毕业的学生,还是想要有所改变的职场中人,快尝试一下吧。
第一步:明确人生目标
工作只是漫长人生的一部分。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最终都是要有助于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一个对人生没有什么思考的人,对职业也不会有什么追求。虽然我们从小就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很少有人严肃去思考这些问题:我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然而,在制定职业规划的时候我们无法回避这些问题。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我们才能激发内在动力,驱动我们一步一步前进。不然,规划也就仅仅是写在纸上的东西了。
那么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畅想一下我们十年后的生活。十年后,我们究竟想要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是获得充裕的财富、有车有房,还是在职位上取得突破、做到公司的高管,亦或是工作生活平衡,伴侣孩子两旁,还有一条狗相伴?
当然,十年不是一个固定的时间。短则3-5年,长则10-20年都可以。史蒂芬·柯维甚至认为需要从一生的长度去思考:你想在基碑上刻上怎样的墓志铭?你想在死后给人们留下怎样的记忆?你希望死后人们怎样评价你,以及你的一生如何让世界变得不同?
确定人生目标很难,但却是职业规划的基础。
第二步:制定职业目标
假设第一步我们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选择匹配人生目标的职业目标了。一个完整的职业目标包括三个部分:时间+领域+结果。例如,“五年内成为大数据的行业专家,年薪40万”就是一个比较具象的目标。
首先是时间。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对于人生目标来说,时间应该放长远一点,因此有时候我们也称之为“人生愿景”;对于职业目标来说,时间定在3-5年最好。3-5年既没有长到让人感觉遥遥无期,也给职业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给我们进行调整留有余地。如果3-5年我们发现不适合目前的职业,或者出现了更好的职业,我们还可以转行。
其次是工作领域。如果我们想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很高的成就,那么去企业就不是好的选择;如果我们想获得物质上的满足,那么就要看看那些行业比较容易“掘金”了;如果我们追求工作生活平衡,那么就要选择那些工作稳定、加班少、离家近的工作了。
最后是结果。是在专业上发展,还是走管理路线?对于任何一份工作而言,薪酬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工资收入,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满足我们的人生目标?
第三步:分析潜在对象
确定了职业目标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哪些行业、哪些企业和那些岗位是我们的潜在对象了。
对于行业而言,选择具有广大发展前景的行业不会错。当然,这涉及到对未来的准确判断,同时也意味着存在激烈的竞争。我们可以从一些报告中找到行业的分析。例如下图对中美500强最会挣钱的行业分析,目前来看选择银行保险、互联网、计算机等行业不会错。
对于企业来说,一般存在国企(集体企业)、外企、私企等类型。国企一般工作较为稳定,收入相对较少,一些岗位只招聘党员;外企工作环境较好,收入也相对较高,但对沟通能力、外语水平有较高要求;私企发展空间大,可能管理不太规范。当然,现在国企、外企、私企互相之间的学习交流很多,差异也在慢慢变小。
对于岗位来说,非程序化的岗位要比程序化的岗位更有潜力。程序化的岗位(银行柜员、财务出纳等)往往工作内容单一重复,对能力提升不大,未来容易被智能化工具取代;非程序化岗位(设计师、工程师、市场运营等)则反之。
第四步:分析个人条件
确定了我们心仪的对象后,那么接下来就要看看工作是不是能看上我们了。我们可以在招聘网站上找到各个企业各个岗位的任职要求,然后与我们的个人条件进行比对。一方面是根据硬性条件进行排除,例如对口专业、工作年限等等;另一方面也是明确我们的定位,目前我们的个人条件是否具有竞争力?
第五步:考察和尝试
假设我们已经圈定了几个合适的对象,接下来就是考察和尝试。一方面是对企业做进一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看看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这份工作。具体的方式因人而异。对于在校学生,可以通过实习的方式去企业实地了解和熟悉工作;对于已经工作想转行的职场中人,可以通过熟人了解或网上搜寻信息。
第六步:做出职业决定
第六步就是在几个合适的选择中确定最好的选择。影响选择的因素包括很多。可以分为几类:一是薪酬回报,包括基本工资、福利、奖金、假期等;二是工作条件,包括工作地点、硬件环境、文化氛围、工作强度等;三是发展空间,包括行业发展前景、晋升空间、培训机会等。
不同的人关注的因素不一样。为了更好地做出选择,我们要做的就是确定这些因素在自己心中的价值,最好根据一个标准进行量化。首先是对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按照我们心中的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从10到0分别赋值,可以并列。例如最看重“收入”,就是10分;不介意经常加班,“工作强度”就是0分或1分。然后是比较各个因素的实际水平和自己的期望,按照满意度从高到低,从10-0进行赋分。例如,基本工资一万,超出预期一点,为6分;离家较远,为2分。最后用重要性得分乘以满意度得分,得出各个要素的最终得分,并进行加总,形成每个工作的总分。最后的选择就是总分最高的那个。
第七部:目标任务分解
确定我们的工作选择后,职业规划还没有结束。最后要做的就是对目标和任务进行倒推、分解,形成个人的职业路径和提升计划。毕竟,如今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例如,我们的职业目标是“八年内成为X公司部门经理,年薪30万”。那么我们就可以分解成为:第一,五年内要成为部门主管。从部门主管到部门经理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如何在三年内实现这一提升?第二,2-3年要成为骨干员工。如何才能成为骨干员工?
最细致的分解是我们可以明确明天需要做什么。当然这并没有必要。我们一般只要制定年度和月度计划就可以了。毕竟未来是会变化的,职业发展也很难完全符合我们的设想,所以需要对职业路径和提升计划进行动态的更新迭代,形成一个目标和方向不变、但是前进轨迹持续调整的职业发展路径。当然,如果感觉工作不适合,可以重新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总体而言,职业发展规划既要考虑外部发展趋势,也要考虑自身条件;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长远;既要有明确的目标,也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