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薛毅然老师的《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人脉链接》课程,听完后进行了梳理,一年来在思考的很多问题,更加清晰和体系。
2016年,我给自己的目标就是自我认知,希望更加了解自己顺势而为。为了这个目标,我做了很多专业的型格测试,从客观数据来给自己定性;我也见了很多行家,比如薛老师,也是希望从和专业人士的沟通和建议中来认识自己和寻找方向;我还见过心理咨询师和占星师。
客观测试
我做过的测试包括Disc,4D,mbti,九型人格。mbti是第一次做,我是管家型。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管理和风险控制意识都比较强,现实团队中,也确实擅长有效利用资源,负责分析,跟进,分析,总结和坚持。
Disc和4D我都不是第一次做。两次做的时间相隔比较远,结果变化比较大。Disc测试,我在以前是个大S,这次做开始sic平均分,我估计这和我的法律专业和参与团队工作的经历有关,前者需要严谨和风控,后者需要长期作为leader的角色,频繁站在舞台前。
4D测试我开始从黄橙色转变到了蓝橙色,橙色特征开始变得明显。
通过这些测试我大概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些是我的优势,哪些是弱势,在我选定的职业方向里,如何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哪些弱势限制了职业发展,如何弥补这些弱势,去有意地培养和改变一些性格,我基本上有了一定地认识和了解。
定位自己
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我希望自己在任何一个角色中是什么样的形象。我的工作和读书会两个领域完全不同,我也对自己的形象做了不同定位,这很难说哪一个更倾向于本我。
我的目标仅仅是希望在任何一个领域里,都有鲜明的特征,绝对的优势,以及让自己明确,为了塑造这样的形象,我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这一年,无论是和前辈和行家交流,还是还是自己读书,或者亲身经历,我完全领会到了价值交换的意义。每个人都必须让自己有价值,这种价值越大越有特色越好,当别人在需要这种价值时,能够马上想起,你就是具备这种价值的人。
薛老师昨天谈到了文件夹的概念,让我更加深刻地内化了我的思考。每一次和人交流,都应该努力在他人心中插入一个文件夹,这个文件夹就储藏着你的价值,当他有这种价值需求时,能够马上调取出你的文件夹。
如何塑造的自己品牌
这一年里,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针对自己的思考。
第一,主动去认识人,去接触资源和提供价值。
我不是个天生嗨的人,和人之间沟通进入高潮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主动对我有一定难度。但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旦熟络起来会非常容易拉近关系。
我在在行约了AYU老师,在如何和人沟通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多听,多问,而且问的要让别人有话可说;真诚的赞美别人,这些都对我极其有效。
昨天薛老师也讲到了如何破冰,真诚善意,主动链接,找到共鸣,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十年的专业训练让我天生有着质疑的能力,所以我经常会有评判性思维,用思维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情感,对事不对人。但对于初次接触或者并不熟悉的人,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我曾经在接受心理咨询时,不断地质疑和提问,心理咨询时评价我时,说我独立性太强,咨询难度会较大。
第二,勇敢推销自己。
自己有的东西,如果总是藏着掖着,别人永远也不会知道你有。现在的社会规则和节奏模式,基本没有怀才不遇这种事。
这半年,我在主动创造机会,适度推销自己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到这种进步仅仅限制在尝试和努力阶段。而且我的推销模式,还是倾向于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
以前我为读书会请嘉宾,我会主动去邀请我喜欢的嘉宾,接不接受邀请在于嘉宾。这半年多,我开始转变策略。如果我想邀请一个嘉宾,我会不断地多次和他发生链接,微信和朋友圈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我不会瞎聊,我会思考嘉宾的痛点在哪里。我会有意无意的适度表现出我有什么,我能提供什么。自卖自夸的方法,根据嘉宾的不同,也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我想做的,是希望嘉宾能够看到我的价值,主动想到我,能够和我合作。与主动邀请相比,这也是一种主动,而且需要付出更多,对于推销我自己,是一种培训和进步。
第三,打造自己的绝对优势和专业度。
主动推销自己的前提,还是得有货真价实的价值。我针对工作和读书会的不同特点,列出了我应该具备的技能,如果已经是优势的,不断加强它,巩固它,培养成无可替代。如果我还不具备的,花时间集中攻克。
每一次需要呈现这些价值时,我要求自己不仅要表现出我有,而且我懂。
而且,优势和定位还需要讨巧,具有别人没有的优势,才能有无可替代的定位。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还没有结束。这只是我一年来思考的大概思路,但是对于职业的定位和深耕的方向已经有了清晰的框架,在这个大方向里,如何去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会继续思考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