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一个周末,公司组织我们去游览杭州的西湖景区。
早晨七点左右,我们就从四面八方赶到海关大楼前集合。五六辆旅游大巴早已停在那里等候。七点十分,大家都到齐了,于是我们就出发。天公不作美,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会下起雨来。我们一路说说笑笑,两个多小时后,汽车就驶入杭州城了。只见高架桥两旁,一排排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行云流水般地纷纷向两旁退去……大约过了二十分钟,汽车下高架了。渐渐的,公路两旁的绿化越来越多,一棵棵古树的树干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它们的沧桑。虽然时至初冬,但到处还是可见枝繁叶茂,苍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绿叶的芬芳。
“我们已经进入西湖风景区了。一会就到景区停车场。”导游说道。下车后,大家列队点数,然后一行五十多人,跟着导游,浩浩荡荡,向西湖进发了。
我们驻足拍照,然后往北走几十米,就到了雷峰塔景区门口。有些同事进去玩了,我们没进去。在附近溜达一圈后,我们继续向西。没多会,我们又豁然开朗了——因为我们走到了西湖的主湖边上。只见苍穹之下,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湖面上由近及远,零星飘着几叶小舟。不时还有游艇、画舫开过。
岸边,停泊着许多供游客乘坐的小木船。这时,同事密姐提议:“我们去坐船吧!”于是,我们招呼了八个人,一起坐上了一条木船。伴随着”吱呀吱呀”的摇橹声响起,我们的船驶离了岸,向湖中心进发。大家都很兴奋,有说有笑,不停地拍照、录视频。我们的小船漂在湖中,伴随着船夫摇橹的节奏,不停地摇啊摇,晃啊晃,感觉就像坐在一个大摇篮里面,很是惬意。四周湖水微波荡漾,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
远处的小山,一重隔着一重,由近及远,轮廓越来越模糊;加上又是阴天,所以感觉山色愈发朦胧。这不由让我想起了苏东坡的著名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尽管还没下雨。
船越来越靠近湖心岛了。此时,我们能清楚看到石塔的样貌了。只见在最近一个石塔的顶部,栖息着两只很大的水鸟(后来船夫告诉我们那是鸬鹚),样子很悠闲,对于我们的靠近,丝毫没有慌乱。
我们问船夫,这里为什么叫“三潭印月”,还有那三个石塔有什么用途?船夫向我们娓娓道来:宋朝的苏轼在疏浚了西湖后,为了方便以后查看湖泥的再次淤积情况,特命人造了这三座瓶形石塔,矗立在三个湖水最深处(即三潭),以用来在水下作参照、标识。每年的中秋月圆之夜,会有人划船来到这里,在每个石塔里面点上一支蜡烛,然后把石塔外面的圆孔用纸蒙上。烛光从每个圆孔透射出来,远看就跟月亮一样。而每个石塔上有五个圆孔,三个石塔一共十五个,加上十五个倒影,一共就三十个月亮了;还有天上一个,水中一个,还有游客心中的那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总共能够看到三十三个月亮!当然,三十三个月亮的奇异景致,只能在月朗天清的中秋之夜才能欣赏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灯光从塔中透出,倒映在湖水中,宛如一轮轮明月。皓月当空时,月光、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天上月、水中月、塔中月、还有赏月人的心中月相辉映,让人流连忘返,陶醉不已……“三潭映月”因此而得名。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十一点了,距离集合的时间所剩无几。大家都觉得该返回了。于是船夫调转了船头,开始返航。下了船,我们就朝集合地赶去。吃过中午饭,差不多一点钟了。导游说,下午带我们去西湖景区的另一个著名景点——“九溪十八涧”。于是大家就上车出发了。“九溪十八涧”位于西湖以西的群山之中,从龙井村算起,蜿蜒7公里入钱塘江。它的发源地除了龙井村这边,还有杨梅岭方向,所以成“Y”形,有九溪十八涧。左上是龙井村,右上是杨梅岭,中间是“溪中溪”,下面是入江口。我们当天要走的路线,先是汽车从北边沿着公路带我们上山,到达龙井村后,我们就下车徒步,一直往南边走,经过中间的“溪中溪”,再往南沿着九溪路一直走到山下,最后到山下的“九溪”公交站集合。全程都是沿着溪边的路走。至于为什么称为“九溪十八涧”,据说自杨梅岭起,有九个山坞的涓涓细流,汇成了九溪;而起源于龙井村穿绕山林的也是由多股细流汇聚,汇成了十八涧。于是就有了“九溪十八涧”的美名。
车行了半小时左右,我们就到达了山上的龙井村,大家都下了车。一下车,看到有很多游客汇聚于此,人头攒动。还有不少老外。路边有几个村民摆了摊,卖当地的特产,有龙井茶叶、野山柿子……山上的空气就是不一样,格外的清新。我们跟在导游后面,开始了徒步之旅。龙井村的民房很漂亮,一幢幢跟小别墅似的,依着山势而建,高低错落。龙井村是西湖龙井茶的主产地之一,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一个“茶”字,有印在布上的,有写在纸板上的,还有的写在大竹匾上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几户人家还在纸板上写了一串英语,大意是请客人来家中小憩、品茶的意思。我们一路走马观花。路边的一块巨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只见一人多高的石头上,描着“全国文明村”五个鲜红的大字。沿路两旁的村民家门口,都摆了一个小摊,上面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罐装茶叶,都是西湖龙井茶;还有几户人家边卖茶边手工炒着茶,醉人的茶香扑鼻而来……
渐渐的,我们已经离开了龙井村。原来平坦宽阔的路变成了山路,路面上铺着大小不一的石块,脚踩上去,有些凹凸不平。路面也渐渐地收窄了。我们开始穿行在山谷之间。除了溪流的干道和我们脚下的小路,山谷两旁都是漫山遍野的碧绿——一圈一圈往上盘旋的茶地,郁郁葱葱,井然有序,远看像是通往山顶的梯子,又好像是在沙场点兵。
峰回路转。“潺潺”的流水声在前面响起,只见一条很小的溪流穿路而过,挡在我们面前。我想,这应该就是“十八涧”之一的“涧”了!古语有云:水未入溪者,皆称“涧”。水很清澈,要是在炎炎夏日,我一定会掬一捧洒在脸上,那感觉一定是透心儿凉;我甚至还会掬一捧入口,一定是甜甜的!水上整齐地码着一行比较大的石头,可供游人踏过。你要是不怕湿鞋的话,也可以直接踩着水面上(或水面下)的小石块而过,因为这个季节的水确实很浅。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走上几百米,就会遇到一个“涧”。近的甚至也不过相隔两三百米。我们不禁感叹道:“果然名不虚传,十八涧!”每个涧大同小异,或宽或窄,或浅或深。
我们继续往南走。过了不到半小时,我们到了“溪中溪”。这里是两个起源地(龙井村和杨梅岭)的溪水交汇的地方。四周的树木愈发的茂盛、葱郁,一些枫树夹杂其中,火红的枫叶点缀了单调的绿,创造了视觉的唯美。水面很开阔,地形又低,站在溪边的石涯上,有如临深渊的感觉;四周葱郁的植被倒映在水中,似乎使这一湾碧水变得更深不见底了。水几乎看不见在流淌,所以平静得像湖面一样。对面的山上有一瀑布飞流而下,附近有座拱形小桥,一些游客在桥上观赏瀑布。
我被这里的美景深深陶醉了,如痴如梦……特别是当我站在溪边眺望对面时,青山、碧水、飞瀑、拱桥、游人,还有枫叶……如此美景让我产生了幻觉,觉得眼前根本不是什么实景,而是一幅灵动、秀美的山水画。虽然一路走来,欣赏了美景无数,但要数这里为最了!难怪听到有人说:“这不是到了九寨沟吗!”游客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大家不停地拍照,拍了还想拍,仿佛怎么也拍不够了……嬉笑声、赞美声、感叹声,不绝于耳,游览兴致似乎都达到了高潮。
旁边不远处,是“九溪烟树”公园。“九溪烟树”是“九溪十八涧”这个景点的另一雅称。据说刚下完雨后,附近的群山云蒸雾绕,宛如仙境,山上的树也若隐若现,雾气腾腾,好像会冒烟一样,故曰“烟树”。“九溪烟树”因此得名。
“快走吧!不早了!”同事催促道。我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由于快到约定的集合时间了,我们加快了步伐,一直朝山下走去。4点钟不到,我们到达了山下的“九溪”公交站。之前的大巴车早已在那里等候。我们马上就要启程回苏州了。
别了!美丽的西湖;再见了!迷人的“九溪烟树”。我们一定会再来看你们的。虽然一天的时间有些仓促,大家跑得有些累,但是大家心情愉悦,收获满满,非常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