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读罢让人莞尔一笑、浮想联翩的自传,来自英国著名编辑戴安娜·阿西尔的《暮色将尽》。
只说作者是20世纪的英国知名编辑,很多朋友可能不了解,可知悉是她发掘了《简·爱》前传的作者简·里斯、著名的女性主义小说《藻海无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大家或许会发出“哦!原来是她”的后知后觉感慨。
再知晓这本书是一位获英国科斯塔传记奖的一个老太太写的自传,老太太出生于1917年,在见证了波澜壮阔的一整个世纪后,于89岁时写下的。是不是更震惊呢?甚至于,《暮色将尽》出版后,她还开开心心地活了十二年,直到101岁寿终。
工作了大半辈子,直到76岁才退休的阿西尔,退休后她从一名编辑转变成写作者,或许是因为写作时已年近90,没有太多牵绊,也根本无意顾及其他,阿西尔的讲述足够坦诚和直率,有一种洒脱和随性,常常令读书的人心头一颤,又不由露出会心的笑。
在短短七万多字中,她回忆了自己看似“特立独行”的大半生,不结婚、没孩子、一个人担负起照顾老母亲的责任,她还思想开放……八十岁还在谈恋爱,淡然应对每日都更迫近的死亡阴影……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注脚和线条来联系并展开,揭露种种到了这个年纪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本讲老年的书并不一定要以鸣咽收场,当然也不可能锣鼓喧天。书中找不到什么可供汲取的教训,没什么新发现,也没看到什么解决方案。可喜的是,她并非事无巨细地描写以自己为主角的生活,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对人生发表看法。阿西尔认为自己的经验是有趣的,但并不宝贵。这也是这本书最亲近人的地方。
正如作者说的“止于此就行了吧,因为天天看着不好的一面是相当无聊的事”。可以看出,阿西尔一直强调关注好的事情,因为关注不好的事情也没什么意义,尤其到了现在的年龄更是如此。
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我就一直想像:是不是一个女人活到这个年纪就应该有的样子?真的要活到的阿西尔这把年纪,历经了生活的磨砺后才能通透吗?这样的智慧和感悟,如果我在当下、在四十岁时,甚至更早的年纪就能了解并体会,是不是会过的更愉悦呢?
人的生命与宇宙相比如白驹过隙,但从自身的角度,它却依然令人惊异地宽阔无比,能容下许多相互对立的不同侧面。
她说“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同时包含宁静和骚动,心碎和幸福,冷酷和温暖,攫取和给予。”她始终把追求自我放在首位,在逐渐走向下坡的老年,也能保有一份乐观和洒脱。
“生命历程中的不幸,意味着命运的钟摆从较好的位置荡到了较差的位置,并停留不变,一个人快乐的安全感遇难终结;而大部分人的生命经历着命运的跌宕起伏,并非一味朝向幸或不幸的极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其终点距起点并不遥远,好像一开始就设置了基准,永远停在那里,不论你怎么绕,最后终将返回原地。”
“生命是美丽的,如此美丽。而一个人越老,就越能察觉到这一点。当你老了,你思考,你记忆,你关切,你明了。你因为一切而深怀感激,为一切。”
这是作者作为一位老年人的智慧。因为她是真的通过岁月得来的体悟,可不只是灵光一闪而已。
不知不觉中读完了整本书,阿西尔最后说的是“没关系,不必担心未知”。
确实,与其担心,不如洒脱与理性地看待生命轨迹,在衰老和死亡到来之前,让自己好好地成长,也让自己好好地变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