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今日夏至。夏为大,至为极。
《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大意是说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夏
至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烈日当头,正午时,甚至会出现“立竿无影”的景象。
夏至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
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万物此时繁盛至极。
蝉鸣鸟啼,草木青葱,夏花绚烂,晕染铺陈出生命盎然的夏日风光。
一年里最炎热的时节也由夏至而始。炎炎赤日,暑气正盛,绝不可与它正面切磋,只能避其锋芒,想些法子避暑消夏。消,避也。古人消夏,或栖于山林树阴之下,或倚靠亭台水榭,或泛舟湖上,享受几缕清风。
旷达潇洒如李白,直接解了头巾,脱了衣裳,“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多么凉爽!辛弃疾的夏日生活则多了几分闲适,浮世喧嚣与我何干,不如看看风景,买点酒,小酌几杯,再睡上一觉,“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当然,如果连山林也被暑气侵袭,一切就全靠天意了。火辣辣的日光下,慷慨的热浪此起彼伏。这种时候,多想要一阵清凉的雨哗哗啦啦落下来啊!只是,六月的雨可遇不可求。
午后至傍晚虽然常有骤来疾去的雷阵雨,但雨的范围太小,可能只是隔着一道田坎的距离,这边滴雨未落,那边却是大雨滂沱。刘禹锡在一首《竹枝词》里就写道: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夏至时节,我想赠与你的,也是一个 “雨”字。
天要下雨。甲骨文中的“雨”正是作动词用,颇有趣味。上边的一横像天空,其下的短竖或长竖是水滴,从天空中滴下的水便是雨了。
按理说,自小在南方长大的人,多是不喜欢雨的,易泛滥、易成灾。
可是,酷热难捱,汗流浃背的时节,没有比一阵雨更让人畅快、舒适的了。最好是阵雨,来得明亮、轻快,可以消暑,可以润物。
起初只是风起云涌,给人一些躲雨的时间。一阵疾风骤雨之后,暑气消解,云开雾散,十分惬意。草木枝叶,也晶莹明亮,生机勃勃。
也但愿你有听雨的心情。
在清凉的夏天里,在循梦而行的间隙,留出一点时间,不必着急赶路,该慵懒时慵懒,该自在时自在。
摘自为你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