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Zero to one》的英文版,说实在的,确实不太容易。读书的时候英文文章看得多,英文教材也看过,但断断续续,像这样能一口气读完完整的著作的,《Zero to one》算是第一本了。
按照惯例,先写结论。我认为《Zero to one》是本好书,但没有超越其它所有讲创业的书籍。了解一下牛人的思路和观点可以,但是指望它能带来很多的指导或者启示,恐怕就难说了。
下面是总结书里好的地方,以及我觉得不足的地方。能把这么厚本英文书看完再用中文来进行精华总结,不容易了,总结得不到位的地方,大家见谅。
好的地方##
我之前其实也写过关于《Zero to one》的一些看法,首先,我认为这本书其实是不错的,只是书中的很多观点,你在其它任何一本讲创新或者创业的书中,都可以看到。基本上是说道理,问题如何解决,no one konws。我整理了一下,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书中提到的,你要问自己的7个问题:
engineering
工程问题。也就是你的技术是否过硬?如果你不能有10倍的技术优势,即便只有3倍于你的现有的竞争对手,或者3倍于现有的解决方案,用户很可能都是不买帐的。timing
时机是否正确。people
是不是有对的人。包括从创始人,ceo到员工。书里尤其提到了ceo,如果科技公司的ceo是一个从华尔街出来的人,那多半是不对的。其实这个观点在很多别的书籍或者文章里也有人提到过了。big share of a small market
你正在从一个相对小的市场里占据垄断么?如果不是,而是从一个很大的市场里,试图去争取一个小份额,那你要重新考虑了。这个观点,是本书的一个精华。原因是,现在很多人说,要做就做最大的市场,1万亿里分1%那也有100亿。但是这本书告诉你,如果你一上来就玩1万亿的市场,最后很可能被市场玩死。看看亚马逊的成功例子,你就知道了,应该先从小市场开始。durable
是否可持续。distribution
发行渠道。书中特别强调不要忽略了发行渠道。again,道理谁都知道,问题是怎么样获得渠道,书里不会告诉你。secret
你是否发现了尚未有人发现的秘密 -- 未被挖掘的需求。
不足的地方##
正如前文所说,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和道理都是对的,但问题是,这些观点和道理,你不看这本书,其实你也懂。
发行不重要么?重要。这个谁都知道。问题是怎么解决?不知道。
时机不重要么?时机当然重要,这个更是谁都知道。可是什么时候才是好时机?眼下是大举进发可穿戴的好时机么?虚拟现实的好时机是在什么时候?这本书不会有答案,甚至不会有启发。
应该说,许多英文的商业著作,都有一个共通点:抛出一个显而易见的观点,然后整本书在论证这个观点。不是说这种方式不好,而是说,你会发现你花了一周看完这本书,跟你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看了第一页时,收获是一样的。
但是彼得蒂尔确实是个牛人,虽然他的这本书,没有讲什么太新的东西,但是,至少他是个创过业的人,这本书里经常会讲起他早期创办paypal的案例,这个还是值得借鉴的。
再次思考:类似这样的创业书籍,其实很多都是基于成功案例来描写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当成了成功故事来看。可是,成功的故事各有自己的偶然,我们要学会去发现一些共性的问题。而失败的案例其实都是有共性的,与其看太多成功故事,不如多研究一下失败的案例。多搜集一些失败案例(我下面的书单也有),还有再来网也是个不错的案例集。
《Zero to one》我打算再看一遍,也许再看一遍后,结合实际,我会有新的领悟。我的这篇文章实际上也许只是一个肤浅的判断。另外,我说过,书中的许多观点,别的创业的书里也可能提到。附上我看过的几本和创业有关的书籍链接,有兴趣的大家自己点击看看详细介绍吧。
(本文由电流首发于简书,转载请注明出处)